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419 道试题

1 . 20244月,在金华东阳市,首次发现小型兽脚类食肉恐龙足迹,系浙江省首次。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恐龙活动时期,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铁矿形成时期B.裸子植物繁盛C.人类开始出现D.三叶虫分布广
2.恐龙化石形成,可推测当时的环境为(     
A.氧化环境B.还原环境C.侵蚀环境D.沉积环境
7日内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练——专题02-2 地球的演化历史与圈层结构

2 . 如图为局部经纬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70°N,170°EB.70°N,170°WC.70°S,170°ED.70°S,170°W
2.①②③④均位于(     
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位于低纬度地区B.图中阴影区面积A大于B
C.③地位于②地的正南方向D.④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7日内更新 | 337次组卷 | 2卷引用:测——专题01 地球与地图(B卷)

3 . 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N点关于赤道对称的坐标为(     
A.(60°N,20°E)B.(60°N,160°W)
C.(60°S,20°E)D.(60°S,160°W)
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南方向
B.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4倍
C.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
D.甲区域的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
3.一架飞艇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各走1110千米,他最后位于(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东北D.出发点以东
7日内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测——专题01 地球与地图(A卷)

4 . 大鹏湾是一个位于中国香港和内地之间的半封闭海湾,西邻珠江口。可溶性无机磷(DIP)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排放、含磷矿物与气溶胶溶解。某海洋研究团队对大鹏湾西侧表、中、底层海水中的可溶性无机磷进行研究。下图为研究团队绘制的大鹏湾西侧各层海水可溶性无机磷(DIP)含量多年月均值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鹏湾西侧各层海水可溶性无机磷含量多年月均值特征是(     
A.冬季总含量大于夏季B.表层含量高于其他层
C.春秋两季含量较平稳D.夏季海水垂直差异大
2.冬季大鹏湾西侧海水可溶性无机磷含量各层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流扰动B.表层温度高C.人为排放少D.大气降水多
7日内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高级中学高三选考科目模拟联考(三)地理试题

5 . 城市路灯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之一,也是保证市民夜间和起早出行的安全措施之一。北京市(40°N116°E)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校园内南、北两栋教学楼之间的太阳能路灯发电板安装朝向明显不同,甲灯朝南,乙灯朝西。下图为学生手绘的校园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灯和乙灯的太阳能发电板安装朝向不同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灯距离南楼较远,受南楼遮挡时间较短②乙灯距离南楼较近,受南楼遮挡时间较长
③甲灯西侧植被茂密,上午可获得太阳辐射少④乙灯西侧植被稀疏,下午可获得太阳辐射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城市中心区路灯较少采用太阳能供电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力供应充足B.照明需求不大C.建筑高大密集D.休憩用地偏多
3.太阳能发电板安装的理想倾角是太阳能发电板年发电量尽可能大,且冬季和夏季发电量差要尽可能小。图中甲灯太阳能发电板最适宜的倾角约为(     
A.40°B.50°C.60°D.70°

6 . 2024年1月1日,日本本州西岸近海海域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9千米。读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此次地震引发的现象中,主要反映岩石圈对大气圈影响的是(     
A.火山灰大量喷出B.海洋生物死亡C.建筑倒塌并起火D.小规模的海啸
3.可为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数字地球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7日内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测——专题02 宇宙中的地球(A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美洲的卡西基亚雷河(以下简称“卡河”)是奥里诺科河(以下简称“奥河”)上游的一条河,经内格罗河流入亚马孙河(如图)。奥河在分汊口附近堆积有大量沉积物。自分汊口向下游方向,相比较而言,奥河河道宽而浅,卡河河道窄而深,卡河河床纵剖面坡度明显大于奥河。目前该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到卡河,专家预测卡河未来将成为主要河道。

(1)说明分汊口处堆积体的形成过程。
(2)分析卡河未来可能成为主要河道的原因。
(3)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分析其对内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3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真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沿海某区域某时段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浓雾天气,给当地交通带来了较大影响。气象部门指出,此次浓雾为平流雾,是由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形成的。如图示意该区域0时(雾过程初期)近地面主要气象要素的分布。

(1)分析此次浓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
(2)夜间,该区域被厚厚的云层覆盖,低层的雾逐渐发展增强,形成了“上云下雾、云雾共存”的特征。说明在夜间,云对雾发展快慢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5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

9 . “沃克环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成为赤道信风的一部分,当信风到达西太平洋时,受到较暖洋面的影响而上升再向东运行,如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赤道和极地之间由于冷热不均形成了三圈环流,沃克环流却形成了单圈环流,主要原因是(     
A.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冷热差异不大B.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空间距离不大
C.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表面摩擦力小D.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地转偏向力小
2.沃克环流较强时,反映该年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出现(     
A.厄尔尼诺现象B.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C.拉尼娜现象D.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3.沃克环流加强时,易出现(     
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B.中国沿海海平面偏高
C.秘鲁沿岸积云对流活动增强D.菲律宾野火灾害偏多
7日内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三模联考地理试题

10 . 温跃层是指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左右、水温急剧下降的海水层,其上为厚度一定、水温均一的海洋混合层。调查发现,台湾岛西南海域温跃层深度和厚度受季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其混合层和温跃层深度会出现明显变化。下图示意台湾岛西南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岛西南海域温跃层上边界深度最大值出现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台湾岛西南海域温跃层上边界深度最大值出现时,影响其深度的季风最可能是(     
A.东南季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
3.厄尔尼诺现象强烈发生时,台湾岛西南海域(     
①混合层深度增加②混合层深度减小③温跃层厚度增加④温跃层厚度减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第五次模拟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