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89 道试题

1 . 山西兴县地处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境内丘陵棋布,沟壑纵横。下图为该县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县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典型自然植被的特征是(     
A.植物垂直结构复杂B.树叶缩小为针状,抗旱抗寒
C.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D.森林常绿,革质叶片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
②林地稀疏,蒸发加剧,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土壤变干
③坡面含水率下降,林地退化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②→④→①→③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
2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4)从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
2024-06-18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热融湖塘是指由突发森林火灾、气候变化和人为原因引起的多年冻土融化深度增大,地面随之下沉后形成热融洼地,积水形成的湖塘。目前热融湖塘的研究工作主要基于现场调查和遥感等技术监测分析。研究发现,热融湖塘的发育和演化具有周期性,不会持续向下或水平扩张,在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发育过程。

材料二:冻土是指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一般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的多年冻结层;多年冻结层中常含有冰楔(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脉状冰),冰楔融化后地表土壤失去支撑而塌陷形成洼地,洼地集水成湖,变成热融湖。近年来,青藏高原的热融湖不断增多。下面左图示意冰楔对热融湖形成的作用,右图示意热融湖的扩张及其对碳元素迁移的影响。

(1)指出多年冻土层中冰楔形成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冰楔的形成过程。
(2)分析热融湖塘形成后引起湖塘继续扩张的主要原因。
(3)推测在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有减少趋势的主要原因。
2024-06-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演化历史既是理解过去区域碳循环过程的基础,也是预测未来陆地碳库(即陆地上碳的储存库,包括土壤碳库、植被碳库等)变化趋势的重要参照。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其流域内现代主要自然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下图示意距今10000年以来渭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距今6000—5000年渭河流域的气候较目前明显(     
A.偏暖B.偏冷C.偏干D.偏湿
2.与土壤碳储量变化相比,植被碳储量变化幅度较大,主要是因为植被条件改善时(     
A.土壤淋溶作用会显著增强B.微生物分解作用加快
C.更多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D.凋落物数量变化不大
3.推测距今1000年以来,渭河流域植被碳库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显著恶化B.人类活动加剧C.植被持续演替D.水土流失加重
2024-03-21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03)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青藏高原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高原出现冻融荒漠化现象,人类活动和高原鼠兔增多也加剧了冻融荒漠化。下图示意藏西-藏北冻融荒漠化的主要分布区及其形成过程。

   

(1)据图说明造成冻融荒漠化的过程。
(2)推测高原鼠兔增多对冻融荒漠化的影响。
(3)针对藏西-藏北冻融荒漠化加剧的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3-11更新 | 149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形成的扇状三角形冲积平原。黄河口海岸线的演变主要取决于黄河入海泥沙的堆积过程与海洋对泥沙的侵蚀过程。下图示意1998-2018年黄河口侵蚀、淤积面积变化。

(1)简述1998——2018年黄河口不同时段的淤积、侵蚀面积变化特征。
(2)指出2006—2016年黄河口面积的变化趋势并推测其可能原因。
2024-01-17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省淄博市早在公元前5100年,当地就以陶土、瓷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成各种陶瓷品。2008年底,淄博地区已有陶瓷企业400多家,500多条生产线,但长期以来,淄博陶瓷产业整体“大而不强”。经过多轮调整, 目前全市仅有48家陶瓷企业,78条生产线。左图为淄博市交通和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2023年度最火的美食之城,疫情结束之后,五一期间“淄博烧烤”成为顶流,短视频的传播促使淄博烧烤持续走红。随着“淄博烧烤公交线路”、“淄博烧烤节”等话题陆续发酵,凭借烧烤频频出圈的淄博,五一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上涨800%。餐饮圈“地摊经济”, 以“地摊、地桌、街头、路边”的形式不断涌现, 大有“万物皆可地摊”的趋势。


材料三 拥有1800余年历史的新疆烧烤可谓是我国烧烤鼻祖,以当地新鲜的羊肉为主要食材,尉犁罗布羊更是肉质紧致、营养价值高。罗布羊适合于在荒漠、半荒漠草场放牧(上右图),盐碱草地的罗布麻、甘草、肉苁蓉等野生中草药是罗布羊的主要食物来源。


(1)分析淄博市陶瓷产业大规模缩减的原因。
(2)分析“淄博烧烤”地摊经济一般发展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
(3)分析罗布羊肉质紧致、营养价值高的原因。
2024-01-16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达里湖(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为内陆构造堰塞湖。某地理研学小组对达里湖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达里湖为咸水湖,湖泊周边有大量火山遗迹,出湖古河道被熔岩填充,湖泊四周的熔岩台地上发育多种湖库地貌景观。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会导致湖面的升降,不同海拔的湖面塑造了不同高度的湖岸地貌。

(1)简述达里湖的形成及其演变为咸水湖的过程。
(2)研学小组认为达里湖水位曾远高于现在,请为其判断提供两条佐证依据。
(3)说明在气候变暖和构造运动两者共同影响下达里湖湖面海拔的变化趋势。
2024-01-12更新 | 48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一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是渤海沿岸风成沙丘发育最典型的区域,其中大圩顶沙丘发育最为典型。近年来,流动沙丘位置整体向陆地移动,移动速率每年10月~次年5月明显比5月~10月大。近几十年来,滦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开发治理,建成了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该自然保护区内未来50年防护林面积、丘间植被面积不断扩大。下图为大圩顶的地理位置、地貌示意及昌黎县气象站各月降水、风速统计图。

(1)从不同沉积物的位置关系,说明大圩顶海岸沙丘的形成过程。
(2)分析海岸沙丘每年10月~次年5月移动速率较大的原因。
(3)推测大圩顶海岸沙丘面积、移动速率的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3-12-04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带来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冻土退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这些变化,使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显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16%。如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

(1)说明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增加的途径。
(3)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径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7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