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50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距今约4.2~1.3ma(ma:百万年)的地质时期内,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系段发生了水系重组事件,从而奠定了现代长江水系的基本格局。图为该时期内三个时段(a→b→c)的水系演替过程。研究表明,该时期内,青藏高原东缘季风及降水强度呈减弱趋势,地壳升降运动也相对平稳,而古昔格达湖的出现和消失主导了该区域的水系重组。

(1)分析河流在PQ段形成两处近直角转弯的原因。
(2)随着古湖泊的消失,古雅砻江在下游段M处发生河道变迁。分析其原因。
2024-06-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教学研究中心高考仿真模拟(一)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融湖塘是指由突发森林火灾、气候变化和人为原因引起的多年冻土融化深度增大,地面随之下沉后形成热融洼地,积水形成的湖塘。目前热融湖塘的研究工作主要基于现场调查和遥感等技术监测分析。研究发现,热融湖塘的发育和演化具有周期性,不会持续向下或水平扩张,在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发育过程。

(1)推测可能诱发热融湖塘形成的气候因素。
(2)分析热融湖塘形成后引起湖塘继续扩张的主要原因。
(3)推测在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有减少趋势的主要原因。
(4)指出遥感技术在热融湖塘研究中的应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德国、西班牙和丹麦是欧洲主要生猪养殖和猪肉出口国,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其养殖饲料由农作物加工而成。2018年德国转变传统猪粪处理方式(贮存池堆肥,腐熟6~9个月还田),推出发酵床技术,在猪舍铺撒干草及添加催化剂,促使粪污在猪舍直接分解后还田。2020年,非洲猪瘟在德国蔓延,其养猪业受巨大冲击。下图为欧洲局部简图及2017~2020年上述三国猪肉出口值柱形统计图(单位:10亿欧元)。

材料二:世界气象组织建议日最高气温超过32°℃,且持续3天以上的天气过程为高温热浪。2017年以来,欧洲乃至全球频繁遭受热浪袭击。下表为德国汉诺威2022717~23日天气统计资料。

日期17181920212223
最高温25313738343133
最低温9141822181620
阴晴状况多云多云
风向西北西南东南西南西南西西北
风力1223321
(1)2022年7月17日~23日期间,汉诺威发生热浪的时段是____,描述热浪时段的天气特征____
(2)说明德国生猪养殖中可能遭遇来自热浪的挑战。
(3)2017~2020年德国猪肉年出口值的变化趋势是____,分析其变化的原因____
(4)与传统粪污处理方式相比,简述德国推行发酵床技术的积极影响。
2024-05-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海南·专题练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自2023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关键海区指数呈现出快速持续增暖趋势,根据预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或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

材料二: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甲图为安第斯山脉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南美洲西海岸一南北走向的洋流,该洋流北侧分布有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渔业易受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乙图为某纬度安第斯山垂直带谱分布图,丙图为南美洲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1)在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分布有南北延长的阿塔卡马沙漠,该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2)试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2023年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对①洋流北侧的气候和渔业产生的影响。
(3)结合丙图,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2024-05-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海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拥有四万多条冰川,总面积接近60000km2,可将其划分为:极大陆性、亚大陆性和海洋性,如图1所示。其中大陆性冰川看起来非常洁白,而海洋性冰川则“脏兮兮”。冰塔林是由成群的塔形冰柱组成的地貌景观,受太阳辐射和风速影响大,只形成于大陆性冰川地区,珠峰(珠穆朗玛峰)北坡具有得天独厚的冰塔林形成条件。图2为珠峰北坡冰塔林景观图。

(1)大陆性冰川看起来非常洁白,而海洋性冰川则“脏兮兮”。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太阳辐射(春夏季节)和风速对珠峰北坡冰塔林景观形成过程的影响。
(3)推测冰塔林景观未来演变趋势。
2024-05-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滩坝主要发育于滨浅海或滨浅湖区,受湖泊的水动力和沿岸流作用形成。青海湖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湖泊,青海湖近岸环湖一周均有滩坝的发育。不同类型滩坝沉积特征不同,垂向沉积物粒度的分布特征与青海湖长期以来的湖退过程相匹配。今后较长时间内,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青海湖南岸郎剑沙嘴等沉积形态会发生明显变化。下图示意青海湖滨岸水动力及滩坝分布。

(1)青海湖布哈河三角洲北侧废弃三角洲区域发育平行湖岸线的滩坝。简述其形成过程。
(2)说明与青海湖湖退过程相匹配的垂向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3)推测青海湖南部郎剑沙嘴的形态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4-05-06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文苑中学高三一模模拟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蚀地貌主要有刃脊、角峰和冰斗三种。冰斗由冰斗壁、盆底、冰斗出口处的冰坎组成。冰斗是三面峭壁的圈椅状洼地,在下方有一短小的冰川舌流出,成为冰川谷的源头,如图所示。在气候长期稳定的条件下,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期当地的雪线(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线)高度基本相当。图中I、Ⅱ、Ⅲ冰斗形成于第四纪冰期的不同阶段,其形成期该山区气候整体呈变暖趋势。

(1)简述雪线附近冰斗的发育过程。
(2)判断该山区I、Ⅱ、Ⅲ冰斗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并分析其理由。
2024-05-10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广市,形成永冻层。永冻层之上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活动层中地下水水量、水位受冻土冻融作用影响明显。下图为黄河源区冻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有研究表明:1960—1980年,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处于稳定阶段;1981年至今,多年冻土处于退化阶段,且活动层中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2001年,黄河源水电站开始运行。下图为黄河源区降水量和河流径流量年内变化图。

(1)在黄河源区的部分冻土分布区,夏季强烈的冻融作用往往使表土形成海绵状多孔层,试解释其形成过程。
(2)研究发现,近年来黄河源区活动层中地下水位下降和冻土退化密切相关,请推测其关联性。
(3)2001—2020年黄河源区的丰水期降水量明显增加,但河流径流量年内变化仍较为平缓。关于河流径流量的年内变化,有学者认为,水电站的影响明显大于冻土退化。请推测其判断依据。
2024-05-10更新 | 40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自2023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关键海区指数呈现出快速持续增暖趋势,根据预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或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

材料二: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甲图为安第斯山脉分布图,图中虚线①表示南美洲西海岸一南北走向的洋流,该洋流北侧分布有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渔业易受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乙图为某纬度安第斯山垂直带谱分布图,丙图为南美洲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1)试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2023年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对①洋流北侧的气候和渔业产生的影响。
(2)结合丙图,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2024-04-22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19题原题及变式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的薄弱部位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薄弱部位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继续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形成连串的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火山岛链。有的火山岛会因内外力作用,沉入海面以下,形成平顶海山。图左示意某海洋的火山岛链分布,图右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阶段。

(1)指出图中“热点”的位置(写序号),并在图中火山岛链西侧画出此板块先后移动方向。
(2)多座相邻的平顶海山会组成海岭,说明其形成过程。
2024-04-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0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