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3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融湖塘是指由突发森林火灾、气候变化和人为原因引起的多年冻土融化深度增大,地面随之下沉后形成热融洼地,积水形成的湖塘。目前热融湖塘的研究工作主要基于现场调查和遥感等技术监测分析。研究发现,热融湖塘的发育和演化具有周期性,不会持续向下或水平扩张,在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发育过程。

(1)推测可能诱发热融湖塘形成的气候因素。
(2)分析热融湖塘形成后引起湖塘继续扩张的主要原因。
(3)推测在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有减少趋势的主要原因。
(4)指出遥感技术在热融湖塘研究中的应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叶尔羌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西北边缘,流域内发育有丰富的冰川。以喀群为界,叶尔羌河分为上、下游:上游河段山高谷深,河谷物质结构疏松;下游河段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流向东北,注入塔里木河,地势相对平坦。下图为叶尔羌河部分河段的分布图。


(1)推测叶尔羌河上游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点。
(2)说出莎车所在位置的地貌名称,并说明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叶尔羌河上游含沙量有增大的趋势。试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暖的角度分析原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示意青海省玛沁县(34°26'N,100°17'E)某日一次降雪过程后无积雪覆盖和有积雪覆盖时浅层(0~20cm)土壤温度梯度(温度随土壤深度增加的变化趋势)的日变化,其中柱状线表示无积雪覆盖,曲线表示有积雪覆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无积雪覆盖时,浅层土壤温度(     
A.白天随深度增加而增加B.夜晚随深度增加而下降
C.凌晨至上午表层温度低D.下午至晚上表层温度低
2.积雪覆盖对浅层土壤的影响表现在(     
A.土壤温度的日最高值升高B.温度梯度日变化幅度减小
C.土壤温度的日最低值降低D.阻断大气与土壤的热交换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历史上曾为我国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但是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造陆速度有迅速减少的趋势。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包括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下图是近百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迁和河道变迁图。


   
(1)描述历史上黄河三角洲每年新增的几十平方千米“年轻”土地的形成过程。
(2)推测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造陆速度明显下降的原因。
(3)分析黄河改道对河口三角洲附近海岸线的影响。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一种温度低于0℃,处于冻结状态且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地下土层,通常被认为是隔水层,可减弱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联系。表层冻土随温度变化出现土层冻结、融化的过程,称为冻融过程。冻土的冻融变化,土壤的水,热过程对植被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植被又通过削弱和保温等作用,影响土壤温度,湿度,反作用于冻土的形成和发展。下表为青藏高原安多河谷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区植被覆盖率。

植被类型藏嵩草沼泽草甸荒漠草地高山垫状植被稀疏草皮
植被覆盖率/%80~9050~8040~5010~2010~20
(1)表中藏嵩草分布区冬夏季冻土冻融过程最不显著,试分析原因。
(2)从冻土角度说明藏嵩草分布区植被生长较好的原因。
(3)随着全球变暖,该地区冻土退化明显。在下图中画出冻土退化导致该区植被覆盖率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6 . 湖沼沉积物中汞含量的垂直分布能够反映古气候演变过程。大气中的汞主要随降水沉降到陆地生态系统,后随径流进入湖泊,并被有机质吸附并沉积。某科研团队对南岭东部大湖沼泽进行钻孔取样,发现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与湖岸植被、湖泊水位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湖沼相沉积序列中汞含量具有指示流域气候变化的作用。图为湖泊沉积物采样点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科研团队通过对所采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某一段沉积岩层自下向上汞含量具有减少的趋势,这说明该沉积岩层形成时期(     
A.湖盆地壳下沉B.大气降水偏少C.湖泊面积扩大D.河流侵蚀减弱
2.湖泊沉积物样品中某一沉积层内出现深黑色有机质层,可推测该沉积层形成时期可能出现(     
A.东南季风减弱B.东北季风减弱C.西南季风增强D.西北季风增强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被视作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器,其进退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我国西北某山地现代冰川分布面积广。研究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不同冰川面积等级有显著差异:冰川面积大小与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成负相关性。下图示意该山地不同面积等级冰川数量和面积。



(1)从面积等级角度概述该山地冰川数量和面积特征。
(2)推测因全球气候变暖,该山地冰川消退后的裸地上土壤发育的过程。
(3)对该山地的小冰川变化趋势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该山地的小冰川会较快消退;观点二:该山地的小冰川有增多的可能。你支持那种观点?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10-12更新 | 409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水热条件适宜橡胶种植,热带季雨林是该地原始植被类型。橡胶种植过程:砍伐烧尽原有森林——土壤挖深重翻——种幼苗——除去再次生长的植物以保证橡胶树健康生长——5~6年后开割橡胶。为了保证橡胶林的产量,需控制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尽量扩大间距。2000年以来,种植天然橡胶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研究表明:橡胶林的水流失量是同面积天然热带雨林的3倍,土流失量是同面积天然热带雨林的53倍,人们称橡胶林为“绿色荒漠”。受多重因素影响,2014~2018年西双版纳橡胶林种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下图为西双版纳及相应市县2014年和2018年橡胶成林种植面积。



(1)西双版纳天然热带雨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请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2)指出西双版纳天然热带雨林变为橡胶林后,说明土壤肥力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西双版纳橡胶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2022-02-1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1999年底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治理成效更加显著,促进了黄流域高质量发展。下图分别为1975~2015年汛期(7~10月)与非汛期(11~6月)黄河下游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最稳定的水文特征是(     
A.汛期径流量B.非汛期径流量C.汛期输沙量D.非汛期输沙量
2.根据1991年黄河下游汛期来水来沙量特点,推测该年汛期时黄河流域(     
A.水土流失强烈B.台风活动频繁C.植被覆盖率高D.受副高影响弱
3.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拓宽,变深B.拓宽,变浅C.缩窄,变深D.缩窄,变浅

10 . “深洼地”又称峰丛洼地,是喀斯特地区的典型地貌。七百弄为岩溶平原,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我国“深洼地”集中分布地区之一。下图示意七百弄“深洼地”剖面及形成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七百弄地区地表形态的变化趋势及其地质作用最相符合的是(     
A.地表起伏加剧堆积作用B.地表逐渐破碎搬运作用
C.洼地扩大加深溶蚀坍塌D.岩层裂隙增多流水下切
2.近一万年以来,七百弄地区地壳无明显抬升,这导致“深洼地”(     
①流水侵蚀、切割能力减弱②流水汇聚,沉积物增多③岩石崩解、风化作用增强④岩石溶蚀,加速垮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下列措施与七百弄地区可持续发展无关的是(     
A.利用深洼地貌,进行旅游开发B.积极拓展交通,发展公路建设
C.扩大水稻种植,实现粮食自给D.实行异地扶贫,进行生态移民
2021-11-06更新 | 1472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