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4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蚀地貌主要有刃脊、角峰和冰斗三种。冰斗由冰斗壁、盆底、冰斗出口处的冰坎组成。冰斗是三面峭壁的圈椅状洼地,在下方有一短小的冰川舌流出,成为冰川谷的源头,如图所示。在气候长期稳定的条件下,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期当地的雪线(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线)高度基本相当。图中I、Ⅱ、Ⅲ冰斗形成于第四纪冰期的不同阶段,其形成期该山区气候整体呈变暖趋势。

(1)简述雪线附近冰斗的发育过程。
(2)判断该山区I、Ⅱ、Ⅲ冰斗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并分析其理由。
2024-05-10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中东沙尘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在2000—2019年都表现为相似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年代际趋势转变,中东沙尘趋势的转变很可能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变率有关。图示意热带北大西洋海温中东沙尘相关机制。



(1)分析热带北大西洋异常增温导致中东沙尘活动增加的过程。
(2)有人认为中东局部灌溉面积的变化对沙尘活动影响更显著,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2-03更新 | 463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7(福建专用)-【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3 .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作答。

183912月,在英国某海岸发生了一次异乎寻常的“山崩”。“山崩”前,沿着海岸分布的山丘顶部盖着一层石灰岩,有许多泉水从厚30多米的砂岩地层里面出露地表“山崩”导致悬崖向海移动了约15米,同时在悬崖前面形成了一排平行于海岸、长约1.6千米、高约12米的新海礁。图示意“山崩”后的地质剖面。

(1)简述该海岸本次“山崩”发生的条件。
(2)分析新海礁的形成过程。
(3)推测新海礁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4-01-22更新 | 83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1)据图1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谷地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坡面以疏林草原为主,坡顶以低矮灌木和草本为主)的原因。
(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
2023-09-03更新 | 3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左图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右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主要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3-07-27更新 | 14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2-13题原题及变式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花江中下游某河段分布有曲流、顺直河道、边滩、江心洲等河流地貌(图1)。在曲流河段(AB段)流速很大的洪水向边滩散流时,由于强烈的下切侵蚀作用,常在边滩上形成逐步加深的沟槽(即串沟),并进而形成曲流串沟型江心洲。松花江流经CD河段时,受到断裂、平原沉降等构造运动等因素影响,形成狭窄的顺直河道。图2I~Ⅲ示意曲流串沟型江心洲的发育过程。

(1)说明AB段曲流串沟型江心洲的形成过程。
(2)简析CD段河道平直、狭窄的原因
(3)推测图9-III中的汊道、原河道的演变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4-03-05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是渤海沿岸风成沙丘发育最典型的区域,其中大圩顶沙丘发育最为典型。近年来,流动沙丘位置整体向陆地移动,移动速率每年10月~次年5月明显比5月~10月大。近几十年来,滦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开发治理,建成了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该自然保护区内未来50年防护林面积、丘间植被面积不断扩大。下图为大圩顶的地理位置、地貌示意及昌黎县气象站各月降水、风速统计图。

(1)从不同沉积物的位置关系,说明大圩顶海岸沙丘的形成过程。
(2)分析海岸沙丘每年10月~次年5月移动速率较大的原因。
(3)推测大圩顶海岸沙丘面积、移动速率的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3-12-04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考前冲刺卷(二)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类型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再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特征,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下图为浙江省海岸线图和海岸地貌示意图。

(1)图中浙江省A处为泥质海岸、B处为基岩海岸,其中形成A处海岸的外力作用是____作用,形成B处海岸的外力作用是____作用。
(2)指出基岩海岸线的进退趋势,并说明原因。
(3)据图文材料说明海蚀柱的形成过程。
2023-03-19更新 | 4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9 . 图左灰色部分为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右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破坏生态平衡。自1999年该区域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但坡面林地土壤出现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生长带来威胁,目前环境需要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所示不同地形部位植被空间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肥力
2.该区域坡面林地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
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水资源短缺
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
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④②③①

10 .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建立和实现高效益的产业结构的过程。下图为我国2000-2017年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成正相关
B.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成负相关
C.老年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成正相关、与少儿抚养比成负相关
D.老年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成负相关、与少儿抚养比成正相关
2.有关我国2000-2017年的人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B.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在2010年最少
C.我国少儿抚养比在2012年后呈显著上升趋势
D.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
2023-01-01更新 | 415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