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54 道试题
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202210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变近B.逐渐变远C.先变远,后变近D.先变近,后变远
2.“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3.下列不是造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可能是(     
A.常年风化B.地壳运动C.风雨侵袭D.海水侵蚀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城市1970年、1992年和2012年相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比较普遍,比较严重,尤其是大城市。城市主城区往往是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流量大。从空间上看,道路比较狭窄,出现拥堵的路段和路口较多。主城区的高架路和城市周边的环路,成为客货流主干道之后,也出现了拥堵路段,进出这些干道的路口也会成为堵车点。从时间上看,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进出城的时间,都会延长。从交通运输方式来看,各种私家车上路,拥堵现象比较常见。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疏通城市交通,也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在主城区较窄的道路实行"单行道"制度,车辆只能沿单一方向行驶。设立公交专用道,发展快速公交。调整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时间,使其适合十字路口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拓宽主城区部分道路,增加车辆可通行量。修建高架道路和地下通道,减轻地面交通压力。限制外地车辆进入城市,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时段进入城市干道。有的城市限制部分车辆上路,有的城市还控制车牌供给。


(1)材料一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人口迅速增加、乡村人口减少,____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____不断扩大,农业用地不断转化为非农业用地。该城市1970-1992年的变化体现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____区(功能区)增加,新出现了____区(功能区)1992-2012年该城市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郊区出现了____城、绿化带和高速公路。该城市未来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
(2)简述城市交通拥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从交通相关利益方考虑,对材料三中提到的某一项措施谈其利弊。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对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生物和环境演变有着重要的作用。树木保存为化石的条件极为苛刻,树木成为化石的几率非常小。新疆木化石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以中晚侏罗纪沉积地层为主。新疆奇台县将军戈壁的石树沟木化石群储量最大,为世界第二大木化石群。现在新疆大面积的森林早已不复存在。左图为奇台县硅化木景区,右图为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地区景观。



(1)根据木化石证据可推断中晚侏罗纪奇台县石树沟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说明当时环境特征:______
(2)现代古尔班通古特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其植物形态和结构能适应长期___的环境特点,叶片___,以减少蒸发;根系___,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3)从侏罗纪到现代,植被类型的变化说明了当地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___。根据植被演变的过程,可以推测当地曾经有段时间出现过大面积的___(植被类型)。

4 .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强调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通过以我国“双碳”为代表的减排行动,实现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下降会导致(     
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加
2.我国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     
A.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④强
C.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强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②弱

5 .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建立和实现高效益的产业结构的过程。下图为我国2000-2017年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成正相关
B.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成负相关
C.老年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成正相关、与少儿抚养比成负相关
D.老年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成负相关、与少儿抚养比成正相关
2.有关我国2000-2017年的人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B.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在2010年最少
C.我国少儿抚养比在2012年后呈显著上升趋势
D.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
2023-01-01更新 | 415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2022年10月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变近B.逐渐变远
C.先变远,后变近D.先变近,后变远
2.“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
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
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3.造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可能是
①常年风化②地壳运动③风雨侵袭④海水侵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11-15更新 | 2001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矿化度是指单位体积湖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主要受入湖与出湖水量的影响。博斯腾湖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者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20世纪50-60年代,博斯腾湖的湖水矿化度约为0.60p/L,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期。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较显著。

(1)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夜晚近地面吹____(湖或陆)风,请补绘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图)_________

(2)判断博斯腾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及博斯腾湖东西部水体矿化度的大小,并说明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3)若图中开都河沿岸大规模发展种植业,说出博斯腾湖矿化度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过程。
2022-03-31更新 | 439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通勤是指从家中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为缓解通勤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北京市设置了多条潮汐车道(可变车道,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随不同时段变化的车道)。下图示意2020年北京市城区人口5km同心圆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北京市的就业人口数量(     
A.与居住人口数相当B.少于居住人口数C.距市中心越远越少D.呈明显增长趋势
2.根据交通流量,北京市潮汐车道较合理的设置是增加(     
①8:00前后出城方向的车道②8:00前后入城方向的车道
③18:00前后出城方向的车道④18:00前后入城方向的车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下左图)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下右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所属植被类型主要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   ②林地稀疏,蒸发加剧,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土壤变干
③坡面含水率下降,林地退化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②→④→①→③B.④→③→①→②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
3.关于该区域植被与环境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山顶主要因气温高,蒸发量大,为灌木草原B.坡面主要因坡度大,土层薄,为疏林草原
C.谷底主要因水土条件好,以中生乔木为主D.光照差异导致谷底到山顶的植被分布差异

10 . 土壤水分是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马尾松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干旱瘠薄的土壤,成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荒山造林首选的先锋树种。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下图示意马尾松覆盖下各层土壤含水率对大雨的响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水分与下列水循环环节相关性较小的是(     
A.降水B.地表水C.地下水D.水汽输送
2.马尾松覆盖下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受降水影响,正确的是(     
A.降雨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同步增长
B.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15、5、30、60 cm
C.强降雨2小时后,5、15、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呈快速下降趋势
D.降雨强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长速率越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