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铃薯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6~18℃,土壤疏松透气。图乙中马铃薯产区采用机械化作业,比人工犁地深,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该地普遍采用薄膜多层覆盖种植马铃薯,比露地种植提前45天左右。春马铃薯2月底播种,4月底至5月初收获,接着播种玉米,玉米地再套种秋马铃薯。市场上马铃薯供应的淡季是4月~8月。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下面三个小题:
①当地的耕作制度是________;
②结合材料一说明机械化耕作对马铃薯种植的有利影响;
③读图甲分析多层薄膜覆盖种植马铃薯的好处。
材料二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的输水干线,为确保其水质达到III类水标准,通向湖泊的排污口全部关闭。截污导流是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中水分别导向洼地、新修水库,确保被拦截的中水、地表径流等在输水期间不进入调水干线。(中水是污水经处理设施净化后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除了不能饮用外,能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再生水,水价比自来水便宜。)

(2)根据上述图文材料,说明截污导流工程所起的主要作用。
(3)图乙中山地滑坡、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为此,人们需具备防灾和治理的基本知识。简要说明山沟泥石流发生时有什么前兆,并且说明治理泥石流的措施。

2 .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成为各大城市的主要任务之一。重庆市某研究院为助力城市防疫工作的开展,基于遥感技术(R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种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分析平台”。该平台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实时的疫情公告、分布图和综合查询等功能。下图为该平台展示的某新冠病例的活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平台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实现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RS获得新冠患者的空间分布数据B.BDS分析出距离最近的核酸检测点
C.GIS绘制出某新冠患者的活动轨迹D.RS和BDS相结合预测疫情扩散方向
2.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疫情防控,其突出作用有(     
①提供智能高效的防疫便民服务②便于政府实施科学精准防控措施
③利于保护新冠患者的个人隐私④避免疫情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根据该平台展示的某新冠病例的活动轨迹,以下响应措施最合理的是(     
A.甲地划为高风险地区,要求居民足不出户B.乙地管制南北方向的交通,禁止车辆通行
C.丁地学校按照常规日程表,师生正常到校D.丙地的商店停止营业,实行临时封闭管理
2022-12-03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飓风是一种兼具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属性的天气系统,热量、水汽和发育空间是该天气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形成于希腊、途经水温高达30℃的地中海后发展成为飓风的“丹尼尔”于2023年9月10日袭击了非洲利比亚的东北部,24小时内给该地区带去了400毫米的降雨量,暴雨引发山洪,造成该地两座大坝垮塌,人员伤亡惨重。此次飓风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接近热带气旋性质的地中海飓风之一。下图示意9月9日地中海飓风登陆利比亚时的卫星遥感影像。



(1)与热带气旋形成的台风相比,简析地中海夏季飓风发生频率低的主要原因。
(2)分析飓风登陆后势力逐渐减弱的主要原因。
(3)简析本次飓风登陆利比亚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
(4)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飓风的危害,请说出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作用。
2024-03-11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扶持宁夏发展,精准扶贫,福建以当地闽宁镇(图1)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图2)。目前,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巨菌草原产于北非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温带地区栽培多不抽穗结籽,种籽发芽率仅千分之二;低于0 ℃时需采取保护措施;栽种一年,可连续收割10年以上。



(1)与福建相比,分析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2)传统菌(菇)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杂木屑用作栽培原料。从成本角度分析闽宁镇利用干草屑代替杂木屑生产菌(菇)的好处。
(3)说明在闽宁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中巨菌草产生的有益作用。
(4)有观点认为在闽宁镇推广巨菌草会造成生物入侵危害,请从自然条件角度说出反驳的理由。
2018-03-14更新 | 540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5 . 位于澜沧江边上的西藏芒康千年古盐田(海拔约2300米),主要为井盐。盐泉沿澜沧江河谷出露(如图左)。盐民垒石、构木,筑成高台进行晒盐(如图右)。两岸盐田一江之隔,同源不同色,西边呈淡红色,俗称桃花盐,东边却为纯白色,俗称雪花盐。完成下面小题。



1.利于此地晒盐的自然因素有(     
①河谷宽广,盐田面积大
②晴天多,光照强,蒸发强
③河谷地带,焚风作用强
④盐田地势高,江水影响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根据材料推测该地产盐的旺季应该是(     
A.12-2月B.3-5月
C.6-8月D.9-11月
3.两岸盐田一江之隔,“同源不同色”的主要原因是(     
A.制盐工艺不同B.含盐量的差异
C.盐田垫土不同D.卤水藻类不同

6 . 黄河流域人均河川径流量473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影响作用下,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黄河流域地表水面积(SWA)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图为1986—2019年各影响要素对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SWA趋势的影响量和相对影响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释:其他因素包括修建水库和淤地坝、引水灌溉、工业和生活供水等。

1.根据各影响要素对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SWA趋势的影响,可推测出1986~2019年黄河流域(     
A.平均降水量增加B.平均温度升高
C.植被覆盖率增加D.水土流失严重化
2.相比黄河子流域区,主河道区(     
A.水利工程措施对SWA的增加作用明显大于人类活动引水对SWA的减小作用
B.人类活动引水对SWA的增加作用明显大于水利工程措施对SWA的减小作用
C.水利工程措施对SWA的减小作用明显大于人类活动引水对SWA的增加作用
D.人类活动引水对SWA的减小作用明显大于水利工程措施对SWA的增加作用
3.为增加黄河流域SWA,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人工降水B.修筑水库
C.南水北调D.植树种草
2022-12-1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耕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在育苗时多采用塑料地膜覆盖的方式,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性最小的是(     
A.风力加大,风沙危害加重B.降低土温,增加土壤墒情
C.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减少D.加剧了土壤的盐渍化程度
2.图中甲地区为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下列调整方式中,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作用最大的是(     
A.耕地→草地B.草地→耕地
C.耕地→建筑用地D.耕地→林地
2021-04-01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地理试题

8 .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区域内张掖地区季节冻土路基的稳定性对亚欧大陆运输通道有重要影响,该地区路基阴阳坡效应显著,在这些地段进行路基修筑时,路基下部的水分会在毛细作用下向路基上部迁移,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造成路基周期性的冻胀,修建路基合理高度,有利于减少冻胀危害,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路基冻胀变形年幅度变化排序正确的是(     
A.阳坡>阴坡>路基中心B.阴坡>阳坡>路基中心
C.阳坡>路基中心>阴坡D.阴坡>路基中心>阳坡
2.影响路基合理高度升降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下水B.土层厚度C.年均温D.土壤类型
3.一年中路基合理高度最低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1-04-12更新 | 47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下左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大西洋海域南极磷虾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2022-01-18更新 | 1462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在我国东北地区,不少路段的涎流冰常常给公路工程施工和养护带来很大困难。高寒地区每当进入冰冻期,地下水以及植物覆盖层下的不冻结水,在其露头的地方,形成延流水漫流于公路上,这种延流水每流入公路一次,就结一层冰。涎流水逐次流向公路,形成大小不一的冰堆,这种冰就叫做延流冰。受结冰期的反复作用,涎流冰产生了一个露头结冰、停止融化、消退以及孕育的连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正常年份,东北地区公路上涎流冰消退的时间是(     
A.2—3月B.4—5月C.8—9月D.11—12月
2.涎流冰公路段在夏季面临的危害是(     
A.路基容易发生滑坡塌方B.涎流冰堵塞桥梁涵洞
C.公路线发生弯曲变形D.公路面沥青层变硬
3.冬季,在路堤的表层下面存在的地下水无露头时,也会产生涎流冰影响公路路堤,对此种情况的养护措施合理的是(     
A.人工刨冰或爆破,清楚涎流冰积水B.覆盖涎流冰的发源地,防止冬季封冻
C.在涎流冰路段挖坑,让地下水流出D.在公路上撒盐,清楚路面冰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