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山东芝罘岛由坚硬岩浆岩和变质岩构成,海岸陡峭。在岛屿西端平坦海床上,形成了水下“近岸凹槽”地貌。受海水侵蚀与沉积影响,海床表层离岸由近及远依次分布砾石、砂砾、砂。下图为芝罘岛西端“近岸凹槽”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床上“近岸凹槽”的形成过程是(     
①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向下流动
②急速海浪涌向海岸,使海岸处海水面抬高
③近岸海底物质长期遭受侵蚀搬运形成凹槽
④向下流动的海水侵蚀近岸海底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2.利于“近岸凹槽”形成的季节主要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近岸凹槽”处砾石、砂砾、砂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是(     
A.海底水流速度差异B.海底物质粒径差异C.海面风速差异D.波浪大小差异

2 .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河道特点,黄河宁蒙(宁夏下河岩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凌汛灾害频发。下图示意1952~2013年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的变化。槽蓄水增量是指凌汛期因冰盖的阻水作用而增蓄在河槽中的水量。宁蒙河段上游众多水库的建成,对防凌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总体变化趋势可能取决于(     
A.水库调蓄B.降水增加C.河床淤积D.冰期延长
2.上游水库建成后,冬季即使不调节流量也有助于防凌,主要得益于(     
A.蒸发损耗增大B.下泄水温提高
C.河床宽度拓宽D.河道落差减小
3.为降低凌汛对宁蒙河段的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深河道②加固大堤 ③上游水库在封冻前加大下泄水量
④凌汛河段人工分凌(水),削减下泄水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广东省沙浦镇遵循分区养殖,异位处理的原则,通过岸上搭建集装箱为养育箱体,进行鱼类高密度养殖,形成了养育箱体与池塘一体化循环的集装箱养鱼模式。下图为沙浦镇某集装箱养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抽至集装箱的水主要来源于池塘(     
①表层②底层③东侧④西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箱体内仿生生态环流保持最优流速,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鱼质B.保持水质C.利于排污D.便于增氧
3.与传统的池塘养殖相比,该模式(     
①资源利用率高②利于实时监测③受池塘水质影响大④能源消耗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1-21更新 | 30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4 .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凉爽的小气候。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冷岛效应”形成的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绿洲区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
B.在垂直方向上,沙漠区空气以上升运动为主
C.在水平方向上,高空空气平流作用较弱
D.在水平方向上,近地面空气平流作用较弱
2.“冷岛效应”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①利于绿洲地区污染物的扩散              ②有利于抑制植物的蒸腾和地面的蒸发 

③利于提高环境承载力              ④有利于绿洲地区与沙漠地区热量的交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017-08-04更新 | 5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5 . 云南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乌蒙山区,气候具有典型的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该地的宣威火腿名扬海外,其制作工艺流程复杂(如下图所示),要经过腌、晾、发酵等多个环节,用时长达一年多。腌制始于头年霜降到次年立春;晾晒风干为头年腊月尾至次年三月;五月中旬至中秋为发酵成熟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宣威适合火腿制作的气候条件表现在(     
①冬春季气候干燥,利于晾晒       ②冬季气候温暖,湿度大,便于腌制
③夏季高山地区的气温适宜发酵     ④秋季光照充足,利于发酵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宣威火腿制作流程有利于(     
A.提高资源利用率B.形成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扩大生产规模D.确保产品质量,树立品牌
3.四川、缅甸曾经派人来宣学习宜威火腿加工技术,回去后如法加工,仍无法腌制出宜威火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土质B.气候、原料C.技术、资金D.市场、交通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泉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商业繁荣。1059年建成的洛阳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大桥,桥墩46座,横跨两个桥墩的条石体积大,每块重达10吨以上。洛阳江入海口“水阔五里,波涛滚滚”,建桥前,人们往返两岸只能靠渡船,“每风潮交作,则数日不可渡”。在建桥过程中抛下去的条石很容易被大水冲走,建造者利用海水涨落规律采用“浮运架桥法”。桥基的石块之间有间隙,在海浪的击打下很容易被冲散,建造者采用“种蛎固基法”在桥基上养殖牡蛎,利用牡蛎粘着特性来加固保护桥基。2003年洛阳江入海处建立了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形成了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连片人工红树林。下图示意洛阳桥位置和洛阳桥及船形桥墩景观。


(1)说明古代在泉州洛阳江入海口弃渡建桥的原因。
(2)推测古代造桥工匠利用“浮运架桥法”的具体做法和利用“种蛎固基法”的好处。
(3)分析船形桥墩尖形端朝向河口上游的目的。
(4)简述红树林在海岸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7 . 开都河是新疆著名的一条内流河,该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河段呈现出“九曲十八弯"的优美形态,两岸人口相对稠密。在每年特定时间太阳较低时,可在波光粼粼的河曲水面上倒映出九个太阳的自然奇观。下图为开都河"九曲十八弯"位置示意和九个太阳的自然奇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形成“九曲十八弯”河道形态的原因(     
①流经草原地形平坦②流水的下蚀作用③流水的侧蚀作用④冰川的堆积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2.游客在甲地拍摄图示照片的时间最可能是(     
A.10-4月日出B.5―9月日出C.5―9月日落D.10―4月日落
3.该河段河道弯曲但没有实施裁弯取直工程的原因主要有(     
①洪水危害小,航运价值低②维护河流的生态调节能力③保留自然奇观,发展旅游④自然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2022-10-28更新 | 110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冰间湖是指在极地地区达到海水结冰的天气条件下,海冰区出现的无冰或者仅仅被薄冰覆盖的水域。下图示意阿拉斯加沿海地区,该区域分布由离岸风作用下形成的冰间湖,在冰间湖形成过程中,湖面形成的海冰不断地被风力搬离;不同海域的冰间湖可能同时此生彼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东北风的作用下,图中海域最易形成冰间湖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与周边海域相比,冰间湖内的海水(     
A.盐度高,水温高B.盐度高,水温低C.盐度低,水温高D.盐度低,水温低
3.影响乙、丙两冰间湖此生彼消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风力C.风向D.降雪
2024-03-05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珊瑚海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海域(图1),因盛产珊瑚而得名,水质洁净,海底地形大致由西向东倾斜,西岸海域适合珊瑚虫生存。珊瑚虫与虫黄藻相互依赖生存(图2),珊瑚海及其洋流为大堡礁珊瑚的正常生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珊瑚海水质洁净的原因是(     
A.过往渔船多,产生的水流带走污染B.周围多河流,注入的洁净淡水多
C.过往船舶少,向海域排放的污染少D.周围多河流,带走的海域污水多
2.珊瑚海西侧水温高于东侧的原因是(     
①西侧海域水浅,吸收相同热量时升温幅度更大
②东北信风将东侧海域的热水吹往西侧
③西风漂流为东侧海域带来大量水温较低的海水
④东侧海域海水上升,底层冷海水上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珊瑚海洋流对大堡礁自我修复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寒流流经,调节珊瑚海的海水温度B.洋流带来大量虫黄藻,利于珊瑚生长
C.暖流流经,及时带走了死亡的珊瑚D.洋流带来大量珊瑚,利于珊瑚群繁衍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冰间湖是指在极地地区达到海水结冰的天气条件下,海冰区出现的无冰或者仅仅被薄冰覆盖的水域。下图示意阿拉斯加沿海地区,该区域分布由离岸风作用下形成的冰间湖,在冰间湖形成过程中,湖面形成的海冰不断地被风力搬离,不同海域的冰间湖可能同时此生彼消。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东北风的作用下,图中海域最易形成冰间湖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与周边非海冰区海域相比,冰间湖内的海水(     
A.盐度高,水温高B.盐度高,水温低
C.盐度低,水温高D.盐度低,水温低
3.影响乙、丙两冰间湖此生彼消的主导因素是(     
A.风向B.风力C.气温D.降雪
2024-06-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