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4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南岛西南部的峡湾区,峰峦叠起,崖整幽深,峡湾内多巨大的瀑布。在这原生态的次南极海域孕育出的岩龙虾,肉质细嫩,口味鲜甜。捕捞的岩龙虾通常用直升飞机从渔船的甲板上接运并飞越峡湾区的崇山峻岭,抵达距海岸线最近的蒂阿瑙镇,置于海水池暂养后再运往基督城包装出口。新西兰政府对野生龙虾的捕捞实施配额管理,定量捕捞。中国是新西兰鲜活龙虾最大的出口市场。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原本为出售给中国而捕获的岩龙虾由于大批贸易订单取消,价格大幅下跌,已经低至每公斤人民币200元-300元。下图为新西兰南岛地形及岩龙虾产地示意图。



(1)解释新西兰南岛西南部峡湾地貌的成因,以及峡湾内多瀑布的气候原因。
(2)分析新西兰西南海域出产的岩龙虾品质优良的原因。
(3)推断图中岩龙虾运输从蒂阿瑙镇→基督城和从基督城→中国,分别采用的最适宜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4)为应对疫情对岩龙虾产业的影响,新西兰政府建议渔民将已捕获的岩龙虾放归大海。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田家圪崂[gēláo]的对面,从庙坪山和神仙山之间的沟里流出来一条细得象麻绳一样的小河,和大沟道里的东拉河汇流在一起。两河交汇之处,有一个小小的三角洲。三角洲的洲角上,有一座不知什么年间修起的龙王庙。

因为这地方有座庙,这个三角洲就叫庙坪。庙坪可以说是双水村的风景区——因为在这个土坪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枣树林。

每当打枣的时候,四五天里,简直可以说是双水村最盛大的节日。在这期间,全村所有的人都可以去打枣,所有打枣的人都可以放开肚皮吃。

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下图为田家圪崂附近区域等高线图。

(1)分析当时人们在三角洲上修建龙王庙的主要原因。
(2)据图描述田家圪崂的地形特点。解释陕北地区有多个村庄以“圪崂”命名的原因。
(3)文中描绘的打枣场景发生在上世纪70、80年代。假如枣树林至今仍然存在,试比较现在与当年枣树林作用的差异。
3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沿海地区由于受大风和海浪的动力作用,形成含有盐离子的盐雾,在风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盐雾沉降于树木和农作物的茎秆和枝叶上,造成植被生理脱水,这一现象被称为海煞。福建沿海某地受海煞威胁较多,冬季盐雾以干沉降为主,虽然盐雾沉降量较小,但冬季海煞对植被的损害更加严重。该地夏、秋季节降水较多,盐雾沉降量大。

与冬春季节相比,分析该地夏秋季节盐雾沉降量大的原因,并对冬季植被受“海煞”损害更严重做出合理的解释。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年降水量250-440毫米,降水季节和年际变率大,常发生旱灾和涝灾,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


材料二 沙柳形如火炬,较耐旱,喜水湿;抗风沙,耐一定盐碱,耐严寒和酷热,具有“干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涝淹不死”的“五不死”特性。加上它成活率高,适应性强,是固沙绿化的不二之选。沙柳具有“平茬复壮”的生物习性。用刀齐根砍下的沙柳,等待来年春天就能继续发芽生长,越砍越旺。如果不去砍掉长成的枝干,到不了7年,它们就会成为枯枝直至死亡。由于“生物质发电厂”这一绿色能源项目的上马,农牧民种植沙柳、绿化沙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材料三  螺旋藻是世界上光合作用能力最强的植物,只要有充足的光和二氧化碳,一个细胞可以分裂成240亿个!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察汗淖尔湖里生长着世界上最具营养价值的螺旋藻,作为平衡人体酸碱的最佳食品保健品行销全球。

材料四 “以‘治沙、新能源、螺旋藻’为核心的沙、林、电、藻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是 ‘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治沙模式,也被称为‘三碳经济’模式。”


(1)根据材料一分析毛乌素沙地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沙柳成为“固沙绿化的不二之选”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三碳经济模式”的产业链的构成及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刚果盆地沼泽区域有大量泥炭存在,泥炭地被认为是最大的陆地碳储库。在被水覆盖的区域,植物(碳)在缺氧条件下被储存。但泥炭沼泽干涸时,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有专家认为,刚果盆地的泥炭正接近从碳汇到碳源的临界点(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近年来,中国与刚果盆地地区国家的碳汇合作不断加强。下图示意刚果盆地局部地区等高线。

(1)说出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成因。
(2)从气候和地形地貌角度,说明刚果盆地内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的原因。
(3)简析刚果盆地泥炭沼泽的形成过程。
(4)试对“刚果盆地的泥炭正接近碳汇到碳源的临界点”这一论点做出合理解释。
2023-11-03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嘉陵江示意图。

材料二:嘉陵江是长江第二大支流。上游水浅、滩多、急流,流入四川盆地后河道弯曲,航行条件一直比较恶劣。1998年,嘉陵江开始全面实施“全线航道渠化”的工程建设,该工程以提高通航能力为目的,兼顾发电与防洪。2019年6月工程完工,嘉陵江实现全江通航,比原来短里程56.2千米,500吨的船泊可以由广元直接通江达海。

(1)说明嘉陵江流入四川盆地后河道弯曲的成因。
(2)分析嘉陵江各河段航行条件恶劣的原因。
(3)推测嘉陵江“全线航道渠化”的主要工程措施。
(4)依托嘉陵江“全线航道渠化”工程的其它效益,提出除航运外,沿线地区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7 .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每升高100m气温的下降值(℃).研究表明,气温垂直递减率与热量和水分条件关系密切。如图示意青藏高原气温垂直递减率的时空变化。



1.青藏高原平均垂直递减率(     
①西北高东南低 ②自东向西递减③总体冬季较低 ④东西变化梯度较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对于青藏高原平均垂直递减率变化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空间总体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B.季节变化主要由于风力和风向影响
C.大气干燥导致冬季垂直递减率较小D.冰雪融化导致夏季垂直递减率较大
3.近年来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增大,则对我国夏季风的变化最可能是(     
A.冬季风势力增强,暴风雪增多B.夏季风势力减弱,降水变率增大
C.冬季风势力减弱,寒潮冻害减少D.夏季风势力增强,旱涝灾害增多
2021-06-06更新 | 1266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仙女圈”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却长得特别茂盛。下列左图为“仙女圈”景观图,右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学术界关于“仙女圈”成因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尤尔根斯推测,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内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


(1)简述纳米布沙漠沿海形成东南大西洋大范围渔场的成因。
(2)“仙女圈”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3)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试分析其原因。
(4)尤尔根斯推测“仙女圈”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试分析其形成原理。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300~800mm(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材料二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mm,年均温约21℃。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
(3)有不少游客准备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你为之推荐合适的季节(当地)并分析原因。
(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1-29更新 | 734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期末)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与欧洲相似,第四纪时期北美洲曾经冰川广布。大西洋鳕鱼是一种冷水性鱼类,好群居。幼年以浮游生物、成年后以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食量大,生长快,可长至两米。图8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甲岛是全球观测极光的绝佳地点,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丙附近海域曾是大西洋鳕鱼的主要集聚地,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传说。



(1)简析甲岛观测极光的有利条件。
(2)分析乙半岛东北部峡湾的形成过程。
(3)描述乙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4)解释大西洋鳕鱼曾大量集聚于丙附近海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