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65 道试题
1 .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左图)示意图。



(1)图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由于某些原因,环节②增加,则环节①_________________(增加、减少)
(2)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____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林。
(3)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_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因为该坡属于_____________(阳坡、阴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陆风是指发生在沿湖地区,由于湖泊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风向存在明显昼夜变化的天气现象。下图中鄱阳湖西侧的甲地湖陆风现象明显。

材料二:2021年末,鄱阳县发布了霜冻蓝色预警,为了防范农业生产受损,当地农民采用了灌溉法和熏烟法等防御措施。

材料三:根据卫星地图信息显示,赣江在入湖口处形成有明显的河口坝。



(1)从大气保温作用的角度解释熏烟法防霜冻的原理。
(2)说明入湖口处河口坝的形成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棕榈油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它是油棕榈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的。油棕榈树是一种喜光热、好水忌涝的植物。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果生产国,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二战后,世界新兴的油棕榈林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2008年5月,印尼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位置、苏门答腊岛地形和印尼原始森林破坏景观。

(1)指出苏门答腊岛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解释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且短小的原因。
(3)分析二战后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新兴油棕榈树主要种植区的原因。
(4)简述印度尼西亚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的理由。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理西湖位于大理州洱源县的红河断裂带上,面积约4.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3米,湖面海拔1970米,湖区通过东南部的罗时江注入洱海。大理西湖周围山地环绕,湖区西侧靠近山脚,坡面植被覆盖率较低,基岩裸露,风化较明显;湖区东侧水域水生植被覆盖率高,人类活动较频繁。有研究发现,大理西湖东侧水域水质较差,有机污染较严重。下图分别示意大理西湖表层不同粗细沉积物分布。

(1)指出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特点。
(2)试解释大理西湖粗沉积物分布特点的成因。
(3)分析大理西湖东侧水域有机污染较严重的原因。
2024-06-05更新 | 40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诊断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连年干旱,在马达加斯加西南部约114万民众面临重度粮食安全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警报,呼吁国际社会关注这场无声的人道主义危机。自2020年10月以来,马达加斯加政府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向马达加斯加南部地区发放救济粮,但是由于交付时间较长,难以抵御饥荒的风险与影响。马达加斯加东海岸地区分布着热带雨林,落叶林主要集中在岛屿西侧,草原集中在中部高原地区,荒漠刺林主要分布在该岛的南端,西南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全国各地的森林和山坡经常被开垦供耕种,河谷和沼泽地也被用于水稻的灌溉,农业主导着马达加斯加土地和水资源的总体使用。图为马达加斯加水系分布图。



(1)推测马达加斯加岛西部生长落叶森林的原因。
(2)从整体性角度,解释岛屿西南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分析联合国人道主义粮食援助物资交付马达加斯加时间较长的原因。
(4)针对马达加斯加粮食现状,请提出合理应对措施。
2022-06-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嘉陵江示意图。

材料二:嘉陵江是长江第二大支流。上游水浅、滩多、急流,流入四川盆地后河道弯曲,航行条件一直比较恶劣。1998年,嘉陵江开始全面实施“全线航道渠化”的工程建设,该工程以提高通航能力为目的,兼顾发电与防洪。2019年6月工程完工,嘉陵江实现全江通航,比原来短里程56.2千米,500吨的船泊可以由广元直接通江达海。

(1)说明嘉陵江流入四川盆地后河道弯曲的成因。
(2)分析嘉陵江各河段航行条件恶劣的原因。
(3)推测嘉陵江“全线航道渠化”的主要工程措施。
(4)依托嘉陵江“全线航道渠化”工程的其它效益,提出除航运外,沿线地区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以前,由于珠江水所挟带泥沙的沉积,形成大量的滩涂、浅海湾。宋代在今珠海市香山一带的滩涂上成立金斗盐场,晒盐产盐主要面向当地市场。南宋时期,随着金斗盐场的壮大,香山因盐设县。明清时期“沧桑屡变,斥卤尽变禾田”,金斗盐场被废弃,南迁至今三灶。下图示意金斗盐场的位置。


(1)推测金斗盐场晒盐产量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古时金斗盐场以晒盐的方式产盐,而没有采用效率更高的煮盐。从晒盐的角度,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从径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金斗盐场南迁的原因。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约在1.7亿年以前,由于南美洲板块向西漂移,纳斯卡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一部分)俯冲到南美板块下方,来自地幔的岩浆大量侵入,先是形成了南美洲西部边缘的火山弧。约在6600万年前的新生代,安第斯山开始隆起并进入“疯长期”,形成高大的安第斯山系。巴塔哥尼亚位于阿根廷南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荒漠直抵东海岸。这里风力强盛,尘暴不断,素有“风土高原”之称。然而,大约在1亿年前,该地区气候潮湿,森林茂密,巨大的树木直插云霄。

材料二: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看不到一丝生机,但在沙漠中惊奇地发现大片保存完好的石化森林。沙漠中有多条通向大西洋的河流,河水清澈湍急,水生生物极少。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

材料三:南美洲南部地形与河流以及石化森林景观见下图。



(1)说明巴塔哥尼亚形成“风土高原”的原因。
(2)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
(3)请你对“河中生物极少”做出合理的解释。
(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2020-07-15更新 | 139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冲刺模拟考试(二)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大深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湖面海拔774m,最深处达1470m,低于海平面600m以下。周围有多条河流汇入坦噶尼喀湖,湖水经卢库加河汇入刚果河。湖底沉积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流域内干湿季分明,受风带作用下的上升流影响,干季湖内鱼类资源丰富。根据调查显示,过去10年该湖部分边缘区域,水位下降了6.1米,坦噶尼喀湖正在面临威胁。下图为坦噶尼喀湖流域示意图。



(1)湖泊按成因可分为火山口湖、冰川湖、构造湖、堰塞湖等,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坦噶尼喀湖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及该湖的形成过程。
(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应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干季坦噶尼喀湖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3)坦噶尼喀湖上鸟类众多,被人们称为鸟的王国。简述其主要原因。
(4)分析导致坦噶尼喀湖水位下降的原因。
2022-04-15更新 | 4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甘肃省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13-14高三上·甘肃兰州·期中
10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能是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德国早在四年前就启动了开发非洲北部沙漠地区太阳能发电项目(DESERTEC),计划逐步在北非沙漠地区建立多座太阳能发电站,满足欧洲约15%的用电需求,其余供应电站所在国。经考察甲国将成为这一项目的最佳投资地。下图是甲国等高线地形简图,下表是K港口气候资料表。


(1)描述K港口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图中东南部地区等高线稀疏,地质灾害较少发生,试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甲国为何能成为德国太阳能开发项目的最佳投资地。
2016-11-26更新 | 4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