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合理的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壤结构不稳定、病虫害增加及减产等问题。今年吉林省将对全省秸秆覆盖还田的农户进行补贴,并继续在全省设立秸秆禁烧区和秸秆限烧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焚烧还田相比,秸秆覆盖还田的主要好处是(     
A.增加农民收入B.减轻病虫害危害
C.减轻农户负担D.增加土壤有机质
2.在禁烧区内,部分农民仍坚持焚烧还田的主要原因是(     
A.维持农田生态系统B.保持土壤结构
C.提高农业生产效率D.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3.吉林省燃烧的农作物秸秆主要是(     
A.棉花和水稻秸秆B.春小麦和棉花秸秆
C.玉米和水稻秸秆D.冬小麦和玉米秸秆
2020-07-10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扶持宁夏发展,精准扶贫,福建以当地闽宁镇(图1)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图2)。目前,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巨菌草原产于北非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温带地区栽培多不抽穗结籽,种籽发芽率仅千分之二;低于0 ℃时需采取保护措施;栽种一年,可连续收割10年以上。



(1)与福建相比,分析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2)传统菌(菇)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杂木屑用作栽培原料。从成本角度分析闽宁镇利用干草屑代替杂木屑生产菌(菇)的好处。
(3)说明在闽宁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中巨菌草产生的有益作用。
(4)有观点认为在闽宁镇推广巨菌草会造成生物入侵危害,请从自然条件角度说出反驳的理由。
2018-03-14更新 | 54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专题27 可持续发展-巅峰冲刺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扫描

3 . 京哈高铁全线长约1250km,该线路由北京市朝阳站出发,途经河北、辽宁、吉林,终到黑龙江哈尔滨市。全程共设35座车站,其中河北承德南站、辽宁的朝阳站等大部分车站的站点都远离所经市的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下图示意京哈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哈高铁所经过的省市中车站站点数量最多的省是(     
A.黑龙江省B.河北省
C.辽宁省D.吉林省
2.京哈高铁沿线所设的车站大多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远离主城区,其主要原因是(     
①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
②方便居民出行
③为了促进城市边缘地区的城市化
④地价较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京哈高铁开通后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人口出现大规模南北迁移B.便于东北地区货物的运输
C.增强东北对北京辐射作用D.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2022-05-17更新 | 35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份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根据图文资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超大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空间组织形态,具有强烈的虹吸效应和辐射引领作用。其中“虹吸效应”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将弱势地区城市的人口、资源等吸纳到自己的圈子当中。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上海对所有省份都为人口净流入状态。其中,常住地在上海的江苏人达到了179.83万人,占江苏外出人口的41.3%

材料二G60科创走廊由上海2016年首次提出,是沿G60高速公路在嘉兴、杭州布局产业区,现已拓展为“一廊九城”共建的多个先进制造业产业联盟。该走廊构建起“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当地”“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当地”“前台在上海、后台在当地”的“科创飞地”模式,实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现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图示意G60科创走廊。

(1)从劳动力资源角度,简析上海虹吸效应对江苏中小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分析上海提出建设G60科创走廊的原因。
(3)从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G60科创走廊对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意义。
2024-06-0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高考仿真模拟(二)地理试题

5 . 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认识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去探寻和揭示大自然的无穷奥秘。读某区域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简述该地区地貌形成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6-12-12更新 | 95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莱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

6 . 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北段,中下游经常出现“连底冻”现象,导致河流断流。该河每年11月封河,次年4月上旬自上游到下游依次开河,开河时“武开河”现象(河冰在表层和底层流水共同切割作用下快速破裂并顺流而下)频发,有时大量冰块在窄弯或浅滩河段阻塞形成冰坝,会酿成决溢灾害。2009年,当地政府在伊敏河上游修建水库缓解“武开河”现象带来的危害。下图示意伊敏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伊敏河中下游地区冬季常出现“连底冻”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高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B.河道宽而浅,河流径流量小
C.深居内陆地区,受陆地影响大D.流经平原区,水流缓慢易结冰
2.伊敏河上游水库缓解“武开河”现象的独特运行方式是(     
A.封河之前,增加水库存水量B.封河期间,禁止水库水下泄
C.封河期间,保持冰下水畅流D.开河期间,增加水库下泄量
2021-11-18更新 | 141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中黄河曾于1194~1855年由江苏北部入海,在江苏沿海发育了宽阔的泥质潮滩及大量的潮沟系统(下图)。潮沟是在沙泥质潮滩上由于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潮沟的横向运动和溯源侵蚀形成复杂多变的潮滩形态,并对海岸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潮沟发育较为典型,主要由于该地(     
A.植被覆盖密B.地形坡度大C.泥沙淤积多D.河流侵蚀强
2.潮沟的发育会(     
A.破坏海堤B.加重滨海地区的涝灾
C.利于围垦D.阻碍渔船停泊和出海
2023-01-25更新 | 143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8 . 寒冷干燥的极地大陆气团,形成于高纬冰雪覆盖的内陆地区,当极地大陆气团穿越温暖开阔水域时往往会形成很厚的降雪云带,在秋冬季大湖区下风向沿岸80千米范围内会形成间歇性暴风雪现象,称为大湖效应。北美五大湖水域南部大湖效应强,下图为美国俄亥俄州东北部1996年11月9日至14日降雪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查尔顿地区大量降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北部湖面广阔,利于冷空气南下        
②冷气团滞留时间短
③南部地势较高对冷空气阻挡作用强     
④查尔顿地区暖气团水汽充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观测发现冬季该地区多数时间只能产生弱降雪,最主要原因是(     
A.经过湖面的风速小B.经过湖面的风速大
C.湖面已全部结冰D.受湖泊影响气温较高
3.我国某些地区冬季也具有明显的大湖效应,下列地区最典型的是(     
A.湖南南部B.浙江北部C.云贵高原东部D.山东半岛北部
2022-06-17更新 | 1281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是限制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地下水——植物—土壤三者间的互馈作用会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土壤特性(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序号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①多戈壁、沙漠,使地表径流减少,增加了地下水
B.②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不利于植物生长
C.③植被群落覆盖度高,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
D.④地形种类多,利于多种植被生长,生物多样性丰富
2.根据整体性原理,推测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土壤含水量下降②沙土的比重上升③土壤肥力增加
④植物群落变稀疏⑤草类的比重上升⑥灌木的比重上升
A.①②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10 . 我国西部山区(下图中左图)比降大的河段常修建窄顶直墙式拦沙坎(下图中右图),以改善局部河床形态,进行冲积河道保护。拦沙坎属低水头挡水建筑物,类似溢流堰,顶部壅水过流,对河道全断面行洪影响不大,运行风险小,应用广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拦沙坎对河道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     
A.减轻河流下切B.利于裁弯取直C.削弱溯源侵蚀D.增加河床比降
2.叶尔羌河拦沙坎最适宜设置在(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022-05-24更新 | 43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