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15-64岁)比重及年增长变化预测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反映  (  )
A.200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数量最少
C.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D.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2.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   )
①吸引外移民迁入
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输出劳务
③推迟退休年龄
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19-04-28更新 | 58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冬学竞赛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图中①和②表示该国相隔十年的两个年份劳动力年龄结构,且该国劳动力总数呈下降趋势。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劳动力年龄结构指的是各劳动力年龄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B.①代表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对应的年份比②对应的年份时间晚
C.在①对应的年份,该国51-64岁一组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30%
D.在②对应的年份里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构成中,30-50岁和51-64岁比例均为40%
2.下列关于该国人口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十年来,该国某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最主要原因是降低就业年龄
B.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老龄化严重
C.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过低
D.10年来,该国人口快速增长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3 .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下图为我国分年龄组劳动参与率变化曲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升降交替变化趋势
B.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主体集中在20—49岁
C.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波动上升趋势
D.15—19岁人口劳动参与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我国为应对劳动参与率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放开二胎生育政策B.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C.适当延长退休年龄D.取消养老金

4 . 2016年6月26日,巴拿马运河拓宽工程举行了竣工启用仪式,竣工后运河通航能力提升了约3倍,可通航30万吨级巨轮。2015年7月29日,新苏伊士运河疏浚工作正式完成,于2015年8月6日正式开通,可通航35万吨级巨轮。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巴拿马运河航运的自然条件主要为
A.航运需求量大B.多地震和火山
C.暴雨和大雾多D.高温和多飓风
2.巴拿马运河拓宽后,对苏伊士运河构成竞争的航线主要表现在
A.亚洲与北美东海岸之间B.东亚与欧洲之间
C.欧洲与北美西海岸之间D.东南亚与非洲西海岸之间
3.两运河先后拓宽是为了适应现代交通运输趋势的
A.高速化B.大型化
C.专业化D.舒适化
2017-10-15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世界地理概述 单元检测卷十八

5 . 目前,中国人口总量约为美国的4.3倍,预计2050年中美两国人口总量分别为14.17亿、4.03亿。下图是“中国和美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数量变化预测图”。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014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与美国相等
B.2014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远大于美国
C.2050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比美国大
D.2050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比美国少
2.针对图示适龄劳动人口的变化趋势,当前我国应当
①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④引进外籍劳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17-05-16更新 | 1061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Ⅰ示意研究区范围,图Ⅱ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
A.洞庭湖平原B.东南丘陵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
2.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
A.植被类型的变化B.土壤肥力的变化
C.雾霾天数的变化D.水热状况的变化
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B.城市化进程加快
C.退耕还湖D.围湖造田
2017-04-22更新 | 915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琥珀是地质时期松脂类树木分泌的树脂由于地壳运动埋藏于地下,经矿化后形成的有机化石。缅甸北部的胡康谷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琥珀产地之一。白垩纪时期,火山活动剧烈,当松脂类树木受到损害时,会从伤口处流出树脂,有些树脂会浸没一些昆虫,形成虫珀。下图为胡康谷地位置示意图和虫珀景观图。

(1)简述胡康谷地虫珀的形成过程。
(2)白垩纪也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评价该时期火山活动对煤炭形成的影响。
(3)比较石质化石和虫珀的科研价值,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2-12-14更新 | 23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中小学教师解题大赛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翁错冰湖位于西藏嘉黎县,是受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终碛湖(冰碛物为冰川抉带的松散堆积物),冰川前端伸入湖内且裂隙发育。该湖长度约1.81km,平均宽度约0.32km,面积约0.58km2,平均水深约25m。终碛堤鞍部坝高约46m,地表灌丛植被茂盛,空隙间充填有少量腐殖土,密实度较好,鞍部沟槽为常年径流通道。2013年以前,滑坡位置侧碛堤(即冰舌两旁表碛不断由冰面滚落到冰川与山坡之间堆积起来,有一部分则是由山坡上的碎屑滚落到冰川边缘堆积而成的)与母体冰川垂直接触,冰川体通过压脚护坡作用增加了侧碛堤岸坡的稳定性。吉翁错冰湖溃决发生于2020年6月26日,晚于侧碛堤滑坡6日。吉翁错冰湖溃决成灾过程包括冰川退缩、侧碛堤滑坡、冰湖溃决、支沟泥石流水和主河洪水等5个主要阶段。下图为吉翁错冰湖溃决模式图(即平面与剖面示意图)。



(1)分析吉翁错冰湖的形成过程。
(2)说出2013年后冰舌前缘退缩对侧碛堤岸坡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3)吉翁错冰湖溃决时间晚于侧碛堤滑坡时间,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9 . “泥火山”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部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在新疆北天山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粘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汽油味,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下图为新疆北天山“泥火山”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北天山“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B.冰川侵蚀强烈C.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D.流水侵蚀强烈
2.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冰川侵蚀一岩层外露一岩层断裂一泥浆喷出一冰川堆积
B.地売挤压一地层凹陷一岩层断裂一泥浆喷出一流水堆积
C.地壳抬升一岩层断裂一地层隆起一泥浆喷出一冰川堆积
D.地売挤压一地层隆起一岩层断裂一泥浆喷出一流水堆积
2021-11-17更新 | 1903次组卷 | 33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11月学术能力诊断文综地理试题

10 . 藏族造纸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原料来自喜马拉雅山脉6500米以上生长的一种叫“瑞香狼毒”的灌木树皮。古代藏纸的制作工序较繁杂,有十一道步骤。近年来在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下,藏纸制作业又得到恢复并呈现出新的生命力。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藏纸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因为
A.历史悠久,工艺独特B.质量好,竞争力强
C.成本较低,价格低廉D.制作过程复杂,难以传承
2.西藏境内藏纸的产量极低的原因是
A.市场需求量小B.原料供应不足
C.交通不便D.劳动力短缺
3.下列有利于促进传统手工业传承的措施是
A.培养普及专业人才B.扩大生产规模C.以特殊市场为导向D.加大宣传力度
2020-01-11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19-2020学年高三1月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