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②____,④____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循环。
(3)按水循环原理,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措施是____(单项选择题)
A.拦蓄和利用雨水B.跨流域调水C.修建水库D.铺设防渗膜

(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____(单项选择题)
A.使地表的水体呈现气、液、固三态变化B.使地球表面水资源均匀分布
C.塑造地表形态D.促进太阳辐射

(5)请同学为建成“海绵城市”减轻城市内涝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二项的可行措施。
2024-01-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


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地表径流B.减少大气降水
C.减少植物蒸腾D.减少地下径流
2.三亚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填湖建绿地公园B.城区河道内建坝
C.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
3 .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工业布局受资源、市场、政治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材料二为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国制定首部流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1)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为缓解能源、矿产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试提出建议。
(2)建设长江经济带其上游和中下游生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什么?为此,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保障区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
2022-07-3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截至2020年底安徽省常住人口约6100万。下图示意2017~2021年安徽省出生人口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2017~2021年安徽省(     
A.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负值B.2017年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C.常住人口总数量逐年减少D.出生人口年增长率为负值
2.鉴于目前安徽省人口形势,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①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②落实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
③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   ④采取措施减轻人口生养和教育负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 . 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读图“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B.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
C.我国全年均会受到台风影响D.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
2.下列关于台风造成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降水B.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受到冻害
C.巨浪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D.大风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
3.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③出行建议乘坐飞机④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
6 .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工业布局受资源、市场、政治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材料二为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国制定首部流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1)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为缓解能源、矿产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试提出建议。
(2)保证生态安全是建设长江经济带首要问题。西部上游地区作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保障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2021-03-24更新 | 403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