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2 道试题

1 .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敦德布拉克洞穴内发现了关于滑雪的岩画——考古学家推测其绘制时期为公元前1-3万年的旧石器晚期。岩画清晰反映了阿勒泰居民脚踏毛皮滑雪板,手持雪杖进行狩猎的过程,新疆阿勒泰地区因此被认定为人类滑雪起源地,但现代滑雪运动发展却较慢。奥地利是现代滑雪运动发源地之一,承办过两次冬季奥运会,作为世界滑雪大国,境内有800个雪场,76个滑雪区,滑雪道总长达6000千米。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西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如图)。萨尔茨堡在德语中意为盐堡,当地采盐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600年。完成下面小题。

1.阿勒泰地区的雪板滑雪起源早,但现代滑雪运动发展却较慢,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A.雪质B.位置
C.市场D.积雪期
2.奥地利每年吸引国内外众多滑雪爱好者,其成为世界滑雪大国的原因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积雪期短,但雪质好②历史悠久,知名度高
③场地众多,设施完善④邻国众多,物产丰富⑤交通便捷,市场广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2024-06-03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读榆林地区相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21世纪初期,榆林市北部的红碱洋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湖面一度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水质变差,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

材料三:经过几十年治沙,近年来,榆林地区西部的毛乌素沙漠80%得到治理,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

材料四:下图为榆林市所在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21世纪初期,红碱淖湖面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水质变差,分析其原因。
(2)结合荒漠化防治,就榆林地区农业生产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5-3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约200万年前,我国东北松辽平原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湖泊(常称为古松辽湖),西接大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地,面积约为青海湖的10倍,有松花江、嫩江、蛟流河等众多河流汇入。后因地壳运动,湖水外泄,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松辽平原。平原内有着巨厚的沉积地层,从平面上看,粘土层的粒度由外围向中心由粗变细;从剖面上看,粘土层下部细,上部略变粗。

位于松辽平原西部的吉林白城,湖泊星罗,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白城的年平均降水量399.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40毫米,被称为“旱地之泽”。草原和湿地是白城主要的原始生态类型。受多重因素影响,白城市草场、湿地退化严重,盐碱化日益加重。吉林省政府联合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启动实施的“西部治碱”工程,经过长期探索并形成了以品种选育、表土改良、排灌结合等为主要方式的“以稻治碱”治理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弱碱地优质稻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下图为白城及其周边区域简图。

(1)根据沉积物颗粒粗细的差异,分别从平面和剖面两个角度,推测松辽平原巨厚沉积地层的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
(2)分析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
(3)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以稻治碱”模式的作用原理。
2024-05-31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石林位于天山山脉西段,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最广的砾岩石林景观区(下图)。该地石林节理发育,经长期的地质变迁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变,逐渐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型。研究表明,天山石林岩层由砾岩、黄土、亚粘土沉积而成,且富含海生生物化石。石林东侧是尤尔都斯盆地,开都河从尤尔都斯盆地穿过,流域内季节性冻土广泛分布,河床底层存在永久性冻土。

(1)指出天山石林与云南路南石林的岩石和地貌类型的差异。
(2)请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天山石林的形成过程。
(3)分析冻土对开都河中下游曲流形成的作用。
2024-05-19更新 | 65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名校

5 . 江苏,一个面积不断“长大”的省份,风能资源丰富。江苏省陆地面积2002年约为10.26万平方千米,2023年约为10.72万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底,江苏省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千万千瓦,约占全国的一半;“十四五”(2021—2025年)期间,江苏省规划在距离海岸10千米以外海域新建海上风电场址28个、新增装机容量909万千瓦。下图为江苏省陆地及近海100米高度风能资源可开发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十四五”期间,江苏省选择在距离海岸10千米以外海域新建海上风电场址的原因是(     
①可开发风能资源丰富
②避开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海域,以及港口、航道等
③海水深度大,便于设备运输、安装
④距离海岸10千米以内海域风能资源都已得到开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江苏省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意义主要有(     
①提供大量就业岗位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③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④减轻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26更新 | 31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近年来深圳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疯长”之地,2021年全市公交、出租车就已实现电动化。目前,深圳拥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和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生产、中游—整车制造、下游—汽车配套服务等”,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一汽集团自2023年与深圳签订战略协议后,成立了大湾区研究院并于今年3月发布了首款战略车型,助力深圳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下图为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布图。

(1)简述深圳成为新能源汽车“疯长”之地的主要原因。
(2)说明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
(3)请从国家安全角度阐明深圳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义。
2024-04-24更新 | 855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7 . 太阳方位角是太阳在方位上的角度,即从北方沿着地平线顺时针量度的角(正北为0°,正南为180°)。下表示意某地2023年二分二至日中某天不同时刻太阳方位角。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时间太阳方位角
日出5:3564°
11:0090°
日落19:13296°
1.该地位于北京(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2.夏至日该地太阳位于正西时,北京时间为(     
A.12:24B.13:00C.13:24D.13:48
3.该地太阳位于正西方位时的时刻逐渐提前的月份是(     
A.2月B.5月C.8月D.11月
2024-04-23更新 | 32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兴凯湖属中俄界湖(图左),湖面平均海拔约70米,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之间有沙岗隔开,松阿察河为其唯一的泄流通道。1942年,当地政府在小兴凯湖北侧的穆棱河上修建分洪水闸,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注入小兴凯湖。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兴凯湖水位相对稳定,但近年来水位明显上升,大兴凯湖尤为显著。图右为2020年在图左所示松阿察河a河段,沿湖水流出方向所作的河床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小兴凯湖的湖水多淹没沙岗,连通于每年(     
A.2-3月B.5-6月C.8-9月D.11-12月
2.穆棱河部分河水注入后,兴凯湖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     
A.湖水含沙量增大B.湖泊容积增加C.年蒸发总量增大D.渔业资源减产
3.推测近年来兴凯湖水位明显上升的原因主要是(     
A.穆棱河入湖水量增加B.松阿察河泄流能力减弱
C.区域降水量有所增加D.兴凯湖湖床淤积较严重
2024-04-21更新 | 63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左图为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示意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2)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重要的产业承接转移区。简述该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区域发展的影响。
(3)简述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的特点。
2024-04-1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10 . 地层产状是指地层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一般由倾角、走向和倾向构成。图为某地水平方向地质构造图,图中字母代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地层产状中长线表示地层走向,短线表示地层倾斜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内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入侵—挤压褶皱—变质作用—岩层断裂B.变质作用—岩层断裂—岩浆入侵—挤压褶皱
C.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变质作用—岩层断裂D.挤压褶皱—岩层断裂—岩浆入侵—变质作用
2.该区域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O、C、P、KB.P、C、O、KC.K、O、C、PD.O、C、K、P
3.推断图中断层西南、东北两侧地层的位移方向和该水平构造面上、下花岗岩体的宽窄变化(     
A.断层东北侧地层相对抬升,水平构造面上部花岗岩体窄
B.断层东北侧地层相对下降,水平构造面下部花岗岩体宽
C.断层西南侧地层相对抬升,水平构造面上部花岗岩体宽
D.断层西南侧地层相对下降,水平构造面下部花岗岩体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