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冬季我国北方地区教室开门时,坐在门口的同学常会感到腿部尤其冷,老师建议大家通过实验解释这一现象。图中线段示意教室开门时空气的流动路线。

(1)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出空气流动的箭头,并在合适的位置写出“高压”和“低压”。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冬季教室开门时坐在门口的同学感到腿部尤其冷的原因。
(3)为了验证上述结论,小明同学在门框上下分别粘贴了纸板进行实验观察,但效果不佳。请帮他提出改进建议。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码表示短波辐射的是(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④⑤
2.雾霾天气时,图中(     
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强D.⑤增强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在漫长的历史中,地球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火山喷发,研究地层是了解这些的主要途径。下图示意地层沉积物剖面,序号可以表示某一地层,也可以表示地层内具体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层中,最古老的是(     
A.①地层B.②地层C.③地层D.④地层
2.②③地层均可能发现大量的(     
A.蓝细菌B.哺乳类动物C.煤炭D.恐龙蛋
3.下列关于①地层形成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爬行动物盛行、大大小小的恐龙繁生B.形成现代地势起伏总格局和大的山脉
C.裸子植物繁盛D.三叶虫等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盲谷,是一种死胡同似的没有出口的河谷。是喀斯特地区特有地貌。潜藏在地下的水流叫伏流,反之则为明流。贵阳以南的涟江流域广泛分布,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完成下面小题。

1.涟江流域地区盲谷发育广布的原因是(     
A.植被丰富B.土质疏松C.水热充足D.地表崎岖
2.下列关于盲谷的描述,合理的是(     
A.固定流域的河流被河谷前方的岩壁所阻,没有形成固定河口
B.地表河水沿孔隙渗漏,无法形成地上河
C.盲谷河流的前端一定有落水洞,形成地下瀑布
D.地壳下沉运动是盲谷形成的基础
3.下面关于盲谷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描述,合理的是(     
A.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小B.森林茂密,土层深厚
C.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D.河流季节变化大,有断流现象
2024-02-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耦合协调度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一个系统中不同的组件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这些组件需要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地实现系统的目标。耦合协调度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系统中,包括计算机系统、机械系统、社会系统等等。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表征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面积占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率表征土地城镇化,两者相互促进。研究发现,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我国人地关系呈现出发展不协调的局面,土地城镇化速率远大于人口城镇化。下图示意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

(1)简述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2)简述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
(3)说明提高长三角边缘地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可行措施。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气象灾害是农业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未来近期,在种植制度、作物品种不变的前提下,澜湄流域下游各国水稻产量均有增加。



(1)说出澜湄流域下游各国双季稻种植的气候条件。
(2)试从大气角度分析澜湄流域下游各国未来近期水稻产量增加的原因。
(3)世界气象组织发布通报称:2023年大概率是厄尔尼诺年。试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对澜湄流域下游各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2024-01-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7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红树林是发育在热带和亚热带泥滩上的耐盐碱性植物群落。由红树林及林下沼泽泥滩组合的海岸称为红树林海岸。其生长对人为活动较敏感。研究发现。海南岛沿岸红树林相对高大茂密,种类繁多;而福建东北部沿岸的红树林成为了灌木丛林,树高甚至不到1米,树种稀少。下图为红树林海岸带(三地带)综合剖面示意图。



(1)分析海南、福建两地红树林差异的原因。
(2)物种丰富程度是红树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据图分析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带,并解释原因。
(3)随着红树林生态保护,据图从外力作用角度推测红树林海岸的自然演化过程。
2024-01-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8 . 近年来,随着贵州台盘村“村BA”火爆全网,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纯粹的乡村民俗活动再次引起人们关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山地高大,河谷深切,地形复杂。该区是苗族侗族主要聚居地。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再次活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常出现了“一村有节日,八乡来祝贺”的热闹局面,下列描述与该现象的出现最合理的是(     
A.少数民族种类多B.基础设施完善C.少数民族热情好客D.国家政策支持
2.关于该区民俗活动比较纯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封闭B.思想落后C.宣传不力D.规模较小
2024-01-27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9 . 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形态变化受控于地质构造活动和地理环境变化。下图为华北某盆地边缘河流阶地被断层错断的情景,T1-T4分别为第1-4级阶地面,F为间歇性活动的直立断层,其两侧数据为校正后的阶地面高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断层F两侧同级阶地面高差的产生是由于(     
A.南北两盘抬升速度不同B.东西两盘下降速度不同
C.南北两盘堆积速度不同D.东西两盘堆积速度不同
2.断层F错断阶地的活动(     
A.T4形成之后不明显B.T3形成之后不明显
C.T2形成之后不明显D.T1形成之后不明显
3.至T3错断前,断层F两侧T4的高差是(     
A.2米B.3米C.4米D.5米
2024-01-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10 .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特定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同学暑期到我国南方一海岛旅游想体验赶海活动,请根据当天潮汐时刻表判断最佳赶海时间(     
A.0:00-4:00B.5:00-9:00C.10:00-14:00D.15:00-19:00
2.该同学在滴水丹屏赶海过程中发现潮间带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岩石,请推测岩石最有可能为(     
A.花岗岩B.大理岩C.玄武岩D.橄榄岩
3.当日天气晴朗,这位同学约小伙伴一同前往看海上日落,请你帮忙推荐一个看日落的最佳位置(     
A.南湾B.鳄鱼火山公园C.西角码头D.斜阳岛
2024-01-27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