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围”,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____的趋势。
(2)该城市建立了____城和___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____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并分析原因:____
(5)该城市在“城中村”(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征用城郊农村土地,逐步将一部分村落包围在建成区内,故称为“城中村”。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收入微薄,只能聚居在条件较差的“城中村”。)改造中,有观点认为应拆除重建,而有观点认为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维修整治。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3-01-2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智利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双边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下图为智利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智利北部沿海是平直陡峭的崖岸,南部沿海是峡湾型海岸、多半岛和岛屿。

材料二:车厘子(大樱桃)主要分布于美国、智利、新西兰等地。智利车厘子一般在12月开始上市,中国市场占其出口量的80%左右。
材料三:智利北部、南部人口稀少,80%以上的人口分布于中部地区。
(1)比较分析智利南北海岸地貌成因上的主要差异。
(2)春节期间,智利车厘子大举占领我国水果市场,简要说明其主要原因。
(3)图中40°S以北的安第斯山区植物种类丰富。从植物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主要自然原因。
(4)与中部地区相比,智利南部人口稀少,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4月的一天,宁夏中卫市某学校学生来到当地环香山地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环香山地区海拔1600~1800米,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却达2400毫米,太阳能资源丰富,建有光伏产业园。

材料二: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坡地的砂石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经过了解,这是当地农民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的“砂田”耕作方式。同学们对环香山地区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量,并绘制了示意图。


   

材料三:砂田西瓜产量高、品质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一些瓜农为追求高产,不合理的施肥、灌溉微咸水以及连年重茬种植,导致砂田退化。同学们了解到,宁夏政府已经提出要逐步有序退出砂田瓜种植。


(1)分析环香山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比较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并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砂田耕作方式的好处。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锋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如图为某半球中纬度的锋面气旋。


   
(1)判断图示天气系统所在半球,请说明理由(至少两点)。
(2)从锋面类型、雨区位置、雨区范围等方面比较LX和LY所示锋面系统的差异。
(3)请从天气状况、气温、气压等角度分析B地即将发生的天气变化特点。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受区域发展、各地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我国住房存在一定程度“人”“居”分离(户籍地与居住地分离)的结构性差异状态。每年春节,在外务工经商人群返回家乡带来一定的购房需求,尤其是对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比较集中区域的学区房需求更加旺盛,形成了“返乡置业”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过年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现阶段,我国出现“人”“居”分离现象的主导原因在于各区域之间(     
A.文化观念差异大B.环境质量高低悬殊
C.经济发展不平衡D.资源能源禀赋不同
2.在外务工经商人群返乡购买学区房,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子女教育B.交通通达度C.家庭团圆D.就业机会
3.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2023-05-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读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分布图(图中数字单位:日),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分布由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差异B.纬度不同C.土壤成分D.降水多少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地壳极不稳定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地壳活跃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
D.日本群岛属于火山岛,火山频繁爆发,诱发地震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至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65.2%,城镇化的发展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下图为1950—2050年中国、英国城镇化进程图(含预计)。

(1)比较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分析2000年以后英国城市化水平下降的原因。
(3)指出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8 .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传统雨水排放,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对区域水循环造成主要影响是(     
①降水增加②地下径流增加③下渗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加⑤蒸发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2.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B.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D.维持全球各年水的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9 . 洪积扇是暂时性河流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在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发育比较典型(见左图)。我国降水相对较多的太行山东部山区河流基本上是常年性的,河流搬运能力稳定长久,常形成冲积扇(见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洪积扇堆积物的特点是(     
A.由扇顶至扇缘堆积物厚度变大B.由扇顶至扇缘堆积物颗粒变小
C.由东向西堆积物厚度持续变大D.由西向东堆积物颗粒持续变小
2.与西北地区的洪积扇相比,太行山东部山区的冲积扇(     
A.堆积物分选性更好B.扇形堆积体发育更典型
C.堆积物厚度更大D.堆积体长度更长
10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形成初期是一个淡水湖泊,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13万年前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外泄通道堵塞,气候变干,青海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

材料二青海湖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材料三每年隆冬时节,青海湖千里冰封。到3-4月间,青海湖的冰就会融化,这一自然现象,被当地群众称为“开湖”。青海湖的开湖在民间有“文开”和“武开”之说。“文开”是指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湖冰逐渐变薄、破碎、融化,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看到开湖后的连天碧波。“武开”是随着气温升高,彻夜狂风大作,使封冻的湖面温度迅速升高,在动荡的湖水和猛烈的大风共同作用下,厚薄不均的冰层在一瞬间四分五裂。



(1)分析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原因。
(2)说出青海湖夏、秋季节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差异的大小及原因。
(3)比较分析青海湖“文开”和“武开”现象发生条件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