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滇中城市群城市分工体系尚不完善,单中心集聚、一级独大现象明显,同质无序竞争普遍,城市群等级合力尚未形成。下表为滇中城市规模现状等级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镇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Ⅰ型小城市II型小城市
城镇名称昆明曲靖、玉溪楚雄、蒙自、直威、安宁、个旧开远、弥勒、禄丰、石林、宜良、富民、嵩明、寻甸等
城镇数量102533

1.最符合当前滇中城市群发展阶段的是(     
A.B.C.D.
2.为顺利推进滇中城市群建设,当前宜(     
A.扩大用地规模,提高核心城市辐射能力
B.健全城市体系,形成合理城市空间结构
C.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产业均衡布局
D.明确城市定位,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
2024-03-0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科技创新人才空间分布是区域科研实力、技术分布和发展潜力的表征。洞悉科技创新人才分布规律,从而科学制定人才战略,可以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人才高地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密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2010年深圳市科创人才密度超过160人/km2
B.2015年东莞市科技创新人才数量超过广州市
C.2010-2015年湾区城市科创人才单位人口密度均增加
D.2015-2020年香港科创人才单位面积密度的增幅最大
2.与广州相比,澳门单位面积科技创新人才密度较高的原因主要是(     
A.土地面积较小B.科技水平较高C.就业机会更多D.受教育程度高
3.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人才高地建设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优化城市硬实力和软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②放宽科创人才的落户政策、提升城市开放包容性
③统一湾区各城市发展定位,促进城市间融合发展
④培育科技创新产业、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聚集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2-0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流入浙江省杭州市千岛湖,通过钱塘江入海,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从2012年开始,浙皖两省按照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受偿的原则,共同建设青山绿水间的美好家园。这一做法被称为新安江模式

材料二黄山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新安江模式生态共保延伸到了产业共兴。下图为新安江流域示意图。

(1)结合新安江-钱塘江流域上下游经济发展状况,对“新安江模式”做出合理解释。
(2)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黄山市的发展方向。
(3)简述为实现“产业共兴”,杭州可采取的措施。
2024-02-07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然气主要有液化天然气(LNG)和管道运输两种方式。天然气的液化在-162℃的储罐中才能实现。液化天然气的运输需要借助LNG船等设备。

材料二:蒙西管道是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山西大同煤制天然气项目配套的外输通道,也是天津LNG(液化天然气)上岸的外输通道。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东启天津LNG临港分输站,西到河北保定定兴分输站,近期已投产。下图为蒙西管道工程示意图。

(1)简述与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相比,管道运输天然气的优点。
(2)分析内蒙古、山西发展煤制气的优势条件。
(3)从能源角度,说明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对京津冀地区的意义。
2024-02-07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业全产业链是指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各个主体连接成有效衔接、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目前,浙江建德市草莓全产业链产值超46亿元,入选全国优势特色乡村产业示范基地。

材料二浙江建德草莓生产采用植物工厂模式(图1),应用了补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数字化种植技术,模拟出适合的自然生态环境,满足草莓生长的需求。还借力草莓生产基地,快速发展采摘游。图2为建德市景点分布示意图。

(1)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植物工厂能够提高草莓产量的原因。
(2)结合材料,提出建德草莓产业实现增值的主要途径。
(3)说明近年来建德市“采摘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6 .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将国土空间分为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下图示意广东省不同国土空间常住人口和城镇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国土空间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发展差异B.区域面积大小
C.交通条件差异D.人口分布状况
2.影响广东省人口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发展B.自然资源
C.生育政策D.生态环境
3.三大区域发展策略合理的是(     
①珠三角核心区突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②沿海经济带东翼突出海洋开发、向西扩张
③生态发展区突出生态优先、工业分散④沿海经济带西翼突出陆海统筹、港产联动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4-02-07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7 .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意义重大,耦合协调度可以评价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高低,下表为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攀枝花市经济发展长期依靠矿石初加工和钢铁制造,下图为2000~2020年攀枝花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

耦合协调度D协调等级耦合协调度D协调等级
(0,0.1]极度失调(0.5,0.6]勉强协调
(0.1.0.2]严重失调(0.6,0.7]初级协调
(0.2,0.3]中度失调(0.7,0.8]中级协调
(0.3,0.4]轻度失调(0.8,0.9]良好协调
(0.4.0.5]濒临失调(0.9,1]优质协调

1.攀枝花市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     
A.水资源短缺B.产业结构单一
C.石漠化严重D.能源资源紧张
2.攀枝花市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有(     
①交通运输业②养老服务业③信息服务业④文化与旅游业⑤金融服务业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
3.有关攀枝花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00~2008年,二者的融合协调水平较低,基本处于严重失调阶段
B.2009~2016年,二者的融合协调水平降低,基本处于濒临失调阶段
C.2017~2020年,“互联网+”的发展模式限制了二者进一步融合发展
D.2000~2020年,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了二者融合协调发展水平
2024-02-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盐尘暴主要发生在盐渍化区域的干旱地带,是由大风将含盐的尘土吹起而形成。艾比湖周边盐尘暴多发,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继罗布泊干涸之后困扰新疆的第二大生态问题。下图为艾比湖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艾比湖形成盐尘暴的根本因素是(     
A.风力B.土壤C.气候D.植被
2.艾比湖频发盐尘暴的季节是(     
A.冬季B.夏季C.秋季D.春季
3.针对艾比湖盐尘暴,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A.发展灌溉农业,提高植被覆盖B.加强湿地保护,减少湖床裸露
C.大力植树造林,削减极端大风D.河床压沙覆盖,提高启动速度
2024-02-07更新 | 37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9 . 津兴城际铁路是联通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高速铁路,于20231218日正式开通运营。胜芳至固安东为新建线路,长度47.17km,桥梁比85.4%,其中安次站和永清东站为新建车站。下图为津兴城际铁路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津兴城际铁路新建段设置多个站点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运行速度B.方便居民通勤
C.增加运营收入D.降低运行成本
2.津兴城际铁路新建段桥梁占比高,原因最可能是(     
A.该地河网密布B.地势起伏较大
C.节约土地资源D.城市建筑稠密
3.津兴城际铁路的开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①缩短北京至天津的空间距离②使沿线聚落空间形态呈条带状
③完善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网④促进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2-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10 .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江苏沿海土地面积占全省近1/3,人口占全省近1/4,但仅创造了不足全省1/5的地区生产总值。下图为2020年江苏省海洋支柱产业在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A.基岩海岸漫长B.滩涂资源丰富
C.深水良港众多D.沿海城市发达
2.据材料可知,江苏省海洋经济的发展特点是(     
A.相对超前于全省经济发展B.第一、三产业的占比相当
C.风能资源限制发电业发展D.海洋传统产业增加值较高
3.促进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     
①陆海统筹发展,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②提高渔业比重,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③配置优质要素,构建港产城融合格局④整合科创力量,发展海洋常规能源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024-02-07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