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爪哇岛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其风景秀丽,景观多样。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1日14时21分,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距离首都雅加达70公里处的展玉地区(7°S,107°E)。截止11月27日,此次地震死亡人数已达到321人。图左为爪哇岛局部地区示意图,图右为雅加达气候资料图。

(1)推测雅加达气温最高的月份并提出推测依据。
(2)分析本次地震震级不高但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
(3)解释爪哇岛风景秀丽、景观多样的原因。
2 .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色东普沟域位于西藏林芝东部,雅鲁藏布江下游峡谷地带,沟内冰川发育,沟域相对高差4533m。2018年10月,色东普沟连续发生冰崩、岩崩,形成碎屑流冲入雅鲁藏布江,堆积后形成堰塞体堵塞河道,严重影响当地居民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近些年来,色东普沟堰塞体堵江事件频发带来严重危害。图为色东普沟的位置示意图。



(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该地区易发生堰塞体堵江现象的原因。
(2)推测近些年来,该地区堰塞体堵江现象频繁发生的原因。
(3)分析该地区堰塞体堵江可能带来的危害。
3 .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音河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发源于祁连山脉野牛脊山南麓,经几番潜流和溢出后,最终汇入可鲁克湖。近年来,位于巴音河流域的德令哈地区因地下水上升致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经研究发现,德令哈地区地下水上升与气象、水文、地形地貌等因素相关。图为巴音河流域示意图。



(1)推测德令哈地区地下水位最高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研究发现德令哈地区地下水上升与地下含水层颗粒物大小的空间变化有关,请为此结论提供依据。
(3)分析德令哈地区地下水上升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 . 极涡是指北半球冬季极区对流层中上层500hPa以上的绕极区气旋式涡旋,是贯穿平流层和对流层的深厚系统,是大规模极寒冷空气的象征。研究发现,500hPa气温越低,极涡强度和面积越大。图是某两年冬季北半球500hPa等压面上的温度分布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极涡对应的地面天气系统为(     
A.冷高压B.暖高压C.冷低压D.暖低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年冬季极涡中心强度更大B.b年冬季极涡中心强度更大
C.a年冬季极涡中心面积更大D.b年冬季极涡中心面积更大
3.此两年冬季极涡的影响是(     
A.a年冬季亚欧大陆出现极端低温天气
B.a年冬季北美大陆出现极端低温天气
C.b年冬季亚欧大陆出现气温异常偏高
D.b年冬季北美大陆出现气温异常偏高

5 . 图为某城市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城市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气温为40℃B.气温年较差大
C.最低气温为17℃D.气温日较差大
2.形成该城市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常年盛行下沉气流B.常年盛行上升气流
C.寒流流经降温减湿D.高山环绕水汽难至
3.该城市可能位于(     
A.苏门答腊岛B.阿拉伯半岛C.大不列颠岛D.马达加斯加岛

6 . 粗木质残体是森林中的死木质物,主要有枯立木、倒木和大枯枝等表现形式。在长白山区,云冷杉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100~1800米较缓斜的地段。但在黑龙江凉水自然保护区的山麓河谷地带却有云冷杉林成片分布,其粗木质残体以小直径的枯立木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凉水自然保护区内云冷杉林分布在山麓河谷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①迎风坡降水丰富②河谷小气候湿润③谷地易出现逆温④河谷地下水位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推断该地云冷杉林粗木质残体以小直径的枯立木为主的原因是(     
A.风力强劲,吹断细枝B.光照较差,幼树死亡
C.积雪深厚,压断树枝D.气候冷湿,病害多发
3.下列不属于粗木质残体的生态功能的是(     
A.养分循环B.保持水土C.维护生物多样性D.调节气候
2023-02-10更新 | 42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1月)地理试题

7 . 我国某河流上游某地年平均气温8.7℃,最高月均温16.4℃,最低月均温-0.2℃。图为该河上游多年月平均径流构成图(其中基流即基本径流,是河道中能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河a、b径流构成为(     
A.a为冰川径流,b为融雪径流B.a为冰川径流,b为湖泊径流
C.a为融雪径流,b为冰川径流D.a为湖泊径流,b为融雪径流
2.基流在该河径流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时段是(     
A.3-5月B.5-8月C.8-11月D.11月-次年3月
3.该河流域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

8 .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9时32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完成在轨组装。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7日16时50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圆满完成了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出舱活动,此活动约历时5.5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此次出舱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     
A.大于3/4B.等于3/4C.大于1/3D.等于1/3
2.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此次出舱活动期间,位于上海市某中学(121°E)的旗杆(     
A.杆影朝向先东南后西南B.杆影朝向先东北后西北
C.杆影长度达一天中最长D.杆影长度先变短后变长
3.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的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空间站建成后可实现空间科学实验、对地观测等。空间站可实现的对地观测任务有(     
①灾害预报②气象预报③人口普查④定位导航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 . 下图为我国北方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读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线,单位为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广的原因有(     
A.副高的位置较常年偏北B.气温回升慢,土壤解冻晚
C.冷气团强度大影响范围广D.冬季降雪多,植被发育差
2.与甲处相比,乙处沙尘影响更为严重的原因是(     
A.位于反气旋中心B.受暖气团控制
C.水平气压梯度大D.地势更加低平
3.虚线所在处的天气系统过境时,甲地可能出现(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气温降低,风力减弱
C.风力增强,气温降低D.气压升高,产生降水

10 . 在国际气象学界,二十四节气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表为2021年二十四节气日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立春
(2月3曰)
雨水
(2月18日)
惊蛰
(3月5日)
春分
(3月20日)
清明
(4月4日)
谷雨
(4月20日)
立夏
5月5日
小满
(5月21日)
芒种
(6月5日)
夏至
(6月21曰)
小暑
(7月7日)
大暑
(7月22日)
立秋
(8月7日)
处暑
(8月23日)
白露
(9月7日)
秋分
(9月23日)
寒露
(10月8日)
霜降
(10月23日)
立冬
(11月7日)
小雪
(11月22日)
大雪
(12月1日)
冬至
(12月21日)
小寒
(1月5日)
大寒
(1月20日)

1.以下节气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清明到谷雨B.小暑到大暑C.寒露到霜降D.小寒到大寒
2.雨水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     
A.南半球,向南移动B.南半球,向北移动
C.北半球,向南移动D.北半球,向北移动
3.在地球公转由冬至处向春分处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B.赛龙舟,粽子飘香
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