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0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暑礁(下图)是我国南沙群岛西北部的一座珊瑚礁。受第四纪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该地区的珊瑚礁存在明显的二元地质结构(表层为全新世松散珊瑚礁沉积物,下层为更新世以前已成岩的礁灰岩)。近年来,我国在该礁的西南部修建了人工岛。受盛行风的影响,人工岛周围沉积物的渗透性存在明显差异。

(1)简述人工岛建在永暑礁西南部的原因。
(2)说明该地珊瑚礁二元地质结构的形成过程。
(3)比较A、B两地沉积物渗透性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7日内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河北专用)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2 . 海水温度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皆存在显著差异,水温在垂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的水层叫做温跃层。下图为大西洋不同纬度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大西洋海水温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深度下高纬度海域垂直差异最大
B.不同纬度海域水平差异大致相同
C.不同纬度海域温跃层的深度大致相同
D.南温带海域水平差异大于北温带
2.水深3千米内,造成大西洋热带海域水温垂直变化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底地形差异B.表层海水运动
C.太阳辐射差异D.海水蒸发差异
7日内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河北专用)

3 . 我国某山脉L谷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季节性冻土广布。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L谷地五个站点的部分资料(下表),以此探讨该谷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站点海拔(m)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土壤冻结天数(天)土壤冻结最大深度(cm)
66322.82769741
77621.235210356
110619.655412064
121019.2599126103
185416.580214485
1.该学习小组对L谷地的研学结果合理的是(     
A.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854米B.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显著
C.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D.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
2.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积雪深度B.风力大小C.冬季气温D.太阳辐射
3.L谷地所在的山脉最可能是(     
A.贺兰山脉B.长白山脉C.横断山脉D.天山山脉
7日内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河北专用)

4 . 近年来,在自然和人文多重因素共同驱动下,耕地利用由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为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并存,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突出。下表示意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耕地非粮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地区代表作物主要特征
泰国、印度橡胶近30%的新增橡胶种植因来自占用耕地,严重削减水稻产量。同时橡胶树因耗水量巨大威胁水资源安全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油棕榈油棕榈种植园日前占据全世界10%的永久耕地,过去30年快速扩张,成为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
巴西H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促使H种植面积急剧增加,占大量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
撒哈拉以南非洲咖啡、可可、桉树利用耕地种植经济作物以消除贫困,但从中长期来看会影响水土资源条件,导致这些地难以重新种植粮食作物,

1.表中H作物最可能是(     
A.甘蔗B.玉米C.甜菜D.茶树
2.导致表中国家或地区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变化B.土壤肥力C.剩余劳动力D.耕地产出效益
3.为缓解耕地非粮化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表中国家或地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加强国际合作,租赁海外耕地
B.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C.调整膳食结构,减少粮食消费
D.加快耕地流转,减少耕地撂荒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河北专用)

5 . 丹霞地貌是在红色沉积地层的基础上侵蚀形成的地貌。陕北丹霞地貌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如多发育在风成红色地层、有黄土覆盖等,其形成过程及景观如下表、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地质年代早白垩纪晚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地质事件堆积形成红色地层发育丹霞地貌及多级河流阶地先黄土层覆盖,后丹霞地貌出露

1.陕北红色地层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A.砂岩B.页岩C.石灰岩D.花岗岩
2.早白垩纪—新近纪,陕北构造运动的大背景是(     
A.先持续性抬升,后坳陷B.先坳陷,后间歇性抬升
C.先间歇性抬升,后坳陷D.先坳陷,后持续性抬升
3.图示黄土层下覆面形成及丹霞地貌出露的主要外力作用(     
A.分别为侵蚀、堆积B.均为堆积C.分别为堆积、侵蚀D.均为侵蚀
7日内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河北专用)

6 . “两假企业”是指落户于东北乡镇地区并以每年春种和秋忙时期为企业“两栖”型员工各放一个月假的经营模式运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两栖就业”是指东北地区农民利用农闲的时间就近务工,农忙时在家务农的一种亦工亦农的兼业性就业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乡镇地区发展“两假企业”的条件有(     
①农业生产“一年两熟”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粮食产量大④工业基础完善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2.“两栖就业”会造成东北地区种植业(     
A.播种面积减少B.产值快速提升C.结构趋于稳定D.机械化水平提升
3.符合“两假企业+两栖就业”模式实现东北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的是(     
A.承接产业转移,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
B.加强技术培训,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
C.引进高层次人才落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乡镇地区劳务输出
7日内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河北专用)

7 . 隐含耕地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耕地资源。长江经济带耕地质量和数量区域差异大,是隐含耕地主要流入区,且内部隐含耕地差异显著。下图为长江经济带隐含耕地空间流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经济带内部隐含耕地的流动特征主要是(     
A.中部省区为净输出省区B.均向沿海省区流动
C.西部省区为净输出省区D.邻近省区间流动较显著
2.长江经济带的隐含耕地主要来自东北地区,主要是由于(     
A.两区域相距较远B.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
C.东北地区黑土壤肥沃D.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
3.隐含耕地净流动对浙江粮食安全的影响是(     
A.增加当地粮食产量B.提升当地粮食品质
C.增加当地粮食消费量D.增加当地粮食供给
7日内更新 | 253次组卷 | 20卷引用:高考仿真卷三(河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河北专用)

8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新疆是古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荟萃的核心地带,孕育出了丰富的体育非遗资源。下图为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遗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体育非遗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源D.植被
2.与乌鲁木齐市相比,喀什地区的体育非遗等级高、数量多,其优势体现在(     
A.文化辐射范围广B.多元古文明交汇
C.地域面积更广阔D.非遗保护力度大
2024-06-06更新 | 225次组卷 | 6卷引用:高考押题卷三(河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河北专用)

9 . 阿曼苏丹国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近几十年来,该国地下水位下降很快,下降速率与美国东南部相当,但其地下水资源的安全面临着更大威胁。下图为阿曼沿海地区承压水抽取后水流系统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沿海地区大量抽取承压水,当地水流系统的变化过程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
2.与美国东南部相比,阿曼地下水资源安全面临着更大的威胁,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产业状况②用水构成③地形地势④地下水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6更新 | 343次组卷 | 6卷引用:高考最后一卷(河北卷)-【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河北专用)

10 . 不整合地层界限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形成时间发生间断的界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质创面。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盆地区下陷发生的地质年代是(     
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太古代
2.据图分析,高原区地壳抬升的次数至少是(     
A.3次B.4次C.5次D.6次
2024-06-05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高考押题卷二(河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河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