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1978年至202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2%提高到66.16%,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

材料二:下图为1850年以来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

(1)比较中国和英国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英国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3)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有专家认为,我们应该适当控制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说出理由。
2024-03-28更新 | 638次组卷 | 9卷引用:高一地理第三次月考卷(江苏专用 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2 . 如图为沙特阿拉伯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纬度地区,西临________,东濒波斯湾。
(2)该国气候_______________广布,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世纪初,甲地发现便于开采、量大质优的磷酸盐矿,因远离城市、无重工业,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甲地附近规划建设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磷酸盐工业中心。

(3)甲地建设磷酸盐工业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等,不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等。

磷酸盐矿石的加工会对大气、水体、土壤等造成污染。有人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

(4)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4-03-10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疆小红杏产于阿克苏,这里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海拔超过3000米。小红杏每年3月开花,当地果农用天山雪水浇灌,施用自家羔羊粪便混合谷子发酵成的天然农家肥。6~8月小红杏成熟,但是果期往往只有20天左右。小红杏皮薄肉厚,人工采摘后需在0~4℃温度下冷藏储存。成熟后的小红杏纯甜无酸,糖度能达25度,适宜鲜食、仁用和制干。随着经济的发展,阿克苏地区用水量大增,为此该地区大力推广农业喷灌技术,农业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材料二下图为新疆小红杏景观图。



(1)结合材料分析小红杏价格高的原因。
(2)分析阿克苏地区推广农业喷灌技术的原因。
(3)阿克苏地区是我国棉花、林果种植大区,有人建议该地扩大小红杏种植面积,取代棉花种植,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参喜冷凉,不耐旱,忌强光照射,怕水涝,对土壤肥力消耗大,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材。野山参生长周期长达70~150年,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地区,随着森林的破坏,东北野山参几乎绝迹。东北地区人工种参约有400多年的历史,5~6年可收获一次。在人参加工过程中可以获得很多副产品,如人参油,人参露,人参膏,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材料二   下图示意东北野人参分布图。

(1)分析东北野生人参分布区域适宜人参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东北地区野山参几乎绝迹的原因。
(3)有人建议人参产区的农民扩大人参种植规模,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李老师带领研学小组去珠海进行考察。在万山海域,同学们登上桂山岛,参观了桂山海上风电项目(下图)。该工程预计总投资近27亿元,是广东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该风电项目除在海域建设风电机组、海底电缆等设施外,还需建设陆上升压站、进站道路、陆止集控中心、陆上电缆、海底电缆登陆点等配套设施。



(1)在与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工人的交谈中师生们了解到,历时近两年的风电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并于2019年开始商用,二期工程也即将开始。推测建设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历时较长的原因。
(2)在与工人的进一步交谈中同学们还了解到,受部分风电工程影响,滨海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等问题,而且用生物措施治理难度很大。分析滨海地区用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难度较大的原因。
(3)研学小组认为,海上风电项目将对广东省今后的发展产生许多影响。基于这些影响,部分成员对广东省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海上风电项目存在不同观点。假如你是研学小组成员,请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04-19更新 | 435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5 环境与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下图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城乡分布及流动情况。人口迁移流动是我国城镇化率继2013年达到50%后冲上60%大关的主推进力。从发达国家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看,中国当前仍然处于城镇化率有潜力以较快速度提升的发展机遇期,乡城之间因此还将呈现出大迁移大流动的基本格局。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下,历史上千百年的“乡土中国”正日益发展为“城镇中国”,这可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1)读图并结合材料描述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特征。
(2)据图中数据分析乡村地区近10年来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3)在我国城市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有专家认为,我们应该适当控制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说出理由。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课题组围绕“喀斯特地貌”进行主题探究。

探究1: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差异

同学们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图a为河北西北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b为广西中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与图a相比,描述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探究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机制

同学们在我国两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下表数据,并且依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坐标图(下图c)。


地区广西中部河北西北部
降水时间分布相对均匀集中
年降水量(mm)1500-2000400—600
年平均气温(℃)20—226—8
年溶蚀率(mm/年)0.12—0.30.02—0.3
(2)图a与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是____,依据图c和表资料,说明其发育程度高的原因____

探究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