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扬州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运用立杆测影的方法定方位,具体步骤如下表所示。下图为该小组绘制的实验原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步骤具体操作.
第一步立一根垂直于水平地面的竹杆,以杆基为圆心、适当距离为半径、在杆影一侧画半圆
第二步标记当天杆影顶端落在半圆上的两点M、N
第三步将这两点与圆心连接,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第四步根据等腰三角形顶角角平分线OP确定方位

1.图中OP指示的方位是(     )
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
2.若实验当天OP方向的杆影为一年中最短,则实验当天为(     )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2022年6月22日摄影师在北极黄河站(78°N,12°E)拍摄的一幅太阳视运动轨迹合成照片,甲处太阳高度为11°26'。

(1)据图推测摄影师拍摄方向最接近_____
(2)太阳处在甲位置时,聊城的太阳方位是_____
(3)结合图文信息与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绘制该日黄河站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①画出完整的太阳周日运动轨迹图
②标出太阳高度最大、最小值及位置
③标出太阳视运动方向E地平面

2023-02-16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高频非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全国通用)
3 . 我国南方某市为了发展旅游经济,计划在该市郊区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下图为该区域旅游规划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山区有一处适合开发攀岩的地点,请在图中用“◆”标出。试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处有利于开展攀岩运动的区位条件。
(2)观景台M、N之间有一条“森林氧吧路”,请说明其呈蛇形的理由。
(3)判断在观景台M处能否看到山下的湖泊O处,请画剖面图并进行说明。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和甲城市的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奥兰治河是南非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沿途多峡谷瀑布,中下游除少量平原,多狭窄阶地,且穿越荒漠化地带,河口多沙洲,枯水期水量甚微。开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由于近三年持续干旱,将成为发达国家第一个耗尽可饮用水资源的城市。开普敦市政府曾表示,照此趋势,2018年4月12日为水资源“临界日(DayZero)”,市长已下令开发临界线以下的地下水,并亲临工地督战。

材料三:临近甲城市的某学校(30°S,30°E)学生进行日影观察。在学校操场上垂直立1根1米长的木杆,以木杆立点为圆心,画1米半径的实线圆和0.5米为半径的虚线圆,如下图。(注:tan30°=0.577tan45°=1tan60°=1.732)



(1)简述甲城市的降水特征____,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其成因____
(2)与世界其他大河相比,奥兰治河沿岸很少有大城镇,试分析其原因____
(3)简析开普敦市开采临界线以下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危害____,应对水资源“临界日(DayZero)”临近,市民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____
(4)当春分日杭州(30°N,120°E)日落时,在图中用粗实线画出杆影,并用小黑点P标明杆影端点位置。若该学校某日正午时P点真好落在实线圆上,说出当地的昼夜长短状况____
5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
(2)在图上画出近地面等压面并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
(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____,乙地___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5)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风,丙、丁之间的风向为____风。
(6)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地。假若图示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间热力环流,则表示陆地的是____地。
2023-12-01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2024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倒暖锋是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特有的一种由北向南的逆行暖锋天气过程。它往往发生在寒潮过境2天之后,受来自鄂霍次克海气团的影响极大。下图为某年1月23日某次倒暖锋过境时近地面气压形势图。

       

(1)画出倒暖锋的剖面示意图(标出冷暖气团、气流运动方向)。

   

(2)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倒暖锋的形成过程。
(3)描述1月22-23日甲地的天气变化。
2023-05-31更新 | 880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07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高频非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全国通用)
7 . 据图完成下列题目。

(1)请在图上画出太阳直射10°S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分布规律(在端点标出相应的纬度或太阳高度)。
(2)计算(1)题中的这一天南安(25°N,118°E)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说出此日北京时间10:00时,南安六中旗台上旗杆影子的朝向。
2022-11-10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易错点4 太阳高度角及日影-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易错点强化突破训练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尘暴是河西走廊东部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受地一气温差(地温与气温之差)、平均风速、相对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该地沙尘暴出现频次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左图示意河西走廊东部某区域,右图示意民勤研究站点地面气象要素的逐时变化。



(1)与其他研究站点相比,说明民勤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多的原因。
(2)在右图中画出地一气温差为正值的时段(在时刻轴上用笔把相应时段画粗)。要求:通过适当的作图痕迹展现你确定时刻的思维过程。
(3)指出右图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时刻,并从地一气温差角度分析原因。
2020-06-17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1 作图等特色题型-学易金卷:3年(2021-2023)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
9 . 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水、热交换。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水温存在差异(下图),导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太气、海洋在垂直方向存在明显的环流,进而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的气候。

(1)用箭头画出图中大气、海水环流方向,用图例 标出云雨区,写出海水的性质(冷、暖)。

(2)若该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水温差异加大,推测其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2022-03-18更新 | 495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34 海—气相互作用(检测)-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专用)
10 . 请结合实验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为了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某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并得出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由此实验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地面热量差异→大气____运动→同一水平面上____差异→大气____运动→热力环流。
(2)下面示意图中已画出高空等压线,用箭头标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方向以及近地面等压线。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体现了热力环流原理,如“城市热岛效应”,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因素有________等。
(4)在山谷中,往往在白天测得空气污染物比夜晚更严重,请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2021-11-19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热点32 地理实验-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