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2010高三·湖北·竞赛
1 .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3公里。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智利当地时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北京时间2月27日14:34),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源位于海底59.4公里,地点位于智利马乌菜地区外海,震中距智利城市康塞葡西翁100公里,距智利首都圣地亚哥320公里。

材料二:2009年10月3日2016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股票表决活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在国际奥委会进行了三轮投票后,巴西里约热内卢最终成为2016年第三十一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

材料三:下图为巴西人口和水系分布图。

   

(1). 根据材料一,有关海地与智利发生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次地震均为破坏性深资源地震,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中
②智利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海地地震的500倍,但烈度却比海地小
③海地与智利的时差为1小时,当智利发生地震时,海地时间为2月27日1时34分
④智利地震的发生将引发近期国际市场上铜价的上涨
(2). 简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3). 描述图中世界上最大河流的水系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016-11-18更新 | 4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2010高三·湖北·竞赛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两湖均为内流湖
2.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     )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C.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2016-11-18更新 | 103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3 .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材料三: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方向是定位为“高效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范围将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总人口约985万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材料四:三大三角洲的示意图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及黄河三角洲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2)简要分析三大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010-04-06更新 | 8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