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地貌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乙地形成沟谷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
2.甲地岩石按成因属于(     
A.侵入岩B.喷出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3.图中四地为向斜构造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2021-09-06更新 | 1493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绥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科知识竞赛地理试题

2 .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B.甲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
C.乙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D.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2.“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D.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2020-06-19更新 | 489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竞赛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B.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D.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2020-04-10更新 | 770次组卷 | 74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全科竞赛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经济带城市早期空间联系以水运为主,形成孤立发展阶段的单核心结构;随着沿江各港口的相继开放,沿江城市之间贸易频繁,形成以水陆运为主的点轴结构;随着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能力提高,长江流域的空间结构开始重组,空间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巨大的城市带。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1)说明点轴发展、轴极化发展过程中集聚效应对产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2)A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条件及技术水平均优于B城市群,简要分析其主要成因。
(3)指出长江流域的城市结构和产业结构重组、空间联系日益紧密对劳动力的影响。
2020-11-03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秋季联赛地理试题
5 . 索马里东部沿海洋流受季风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洋流盛行时
A.我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
B.我国东部河流处于枯水期
C.地中海气候地区炎热干燥
D.天山雪线的位置不断上升
2.与甲地区附近渔场的成因相似的是
A.北海道渔场B.纽芬兰渔场
C.秘鲁渔场D.北海渔场
2019-06-22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9年春季联赛(高一)地理试卷

6 .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①瑞典东南部形成降雪       
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此次大湖效应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
B.大风使圣劳伦斯河流速加快,利于通航
C.强风可以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更洁净
D.降雪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利于次年农业生产

7 . 图1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图2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2中甲、乙、丙、丁气候类型对应图1中的序号
甲——(             ) 乙——(             )   丙——(            ) 丁——(              )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季节)。
(3)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气候类型⑧的成因是____

8 . 下图为甲、乙两国示意图,右图为甲国A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乙两国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对于两国农业的对比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耕地都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B.甲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于乙国
C.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D.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
2.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国冬季受寒潮影响大B.甲国东北地区降水量大
C.乙国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D.乙国中北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3.季风为A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B.东北信风南移
C.东南信风北移D.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9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若下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风带,则
A.①②均位于信风带B.乙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
C.①②偏转方向相同D.乙表示赤道低气压带
10 .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河中下游地区有大片沼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乙市是西伯利亚第三大城市,工业以采矿、有色冶金及电力为主。简析其工业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3)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图示区域北部海域及沿岸地区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影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