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瓦约村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澜沧江西侧村落呈环状围绕着一座小山丘。研究发现,瓦约村现坐落于一条古河道当中,历史上该古河道与现在的河道相连,但因达德沟突发的自然灾害,河道堵塞,造成古河道逐渐被废弃,后形成了现在的瓦约村。下图为瓦约村位置示意图。

(1)说出瓦约村村民在靠近现河道附近可能观察到的河流地貌景观。
(2)指出引发古河道下游堵塞的自然灾害,并分析该自然灾害发生的自然条件。
(3)据图文材料简述瓦约村所在的古河道演变过程。
2024-03-16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2 . 地理“知识树”可以帮助我们建构知识体系,拓展地理思维,提升动手能力。阅读玲玲绘制的世界某地区“知识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树”上信息判断该地区为(     
A.北美洲B.欧洲西部C.亚洲西部D.大洋洲
2.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该地区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该地区牧草(饲料)丰富得益于的气候特征(     
A.全年分干湿两季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C.全年高温干燥D.全年温和湿润

3 . “泥火山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在新疆北天山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黏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油气味,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左图为新疆北天山泥火山分布图,右图为泥火山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天山“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     
A.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B.冰川侵蚀强烈
C.位于板块交界处D.流水侵蚀强烈
2.“泥火山”喷出的气体源自(     
A.变质岩层B.沉积岩层C.侵入岩层D.喷出岩
3.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冰川侵蚀---岩层外露---岩层断裂---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B.地壳挤压---地层凹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
C.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地层隆起---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D.地壳挤压---地层隆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
2024-03-12更新 | 466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4 . 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泾河水位明显的上涨的水文现象成为凌沉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记录的某年春季不同日期13时流量。甲乙之间河段长约200千米,其结冰期流量来自冰下水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水文站相比,甲水文站(     
A.纬度低,海拔高B.纬度高,海拔高C.纬度低,海拔低D.纬度高,海拔低
2.造成乙水文站4月下旬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地区(     
A.降水减少B.下渗增加C.融雪减少D.植被增加
3.甲乙水文站之间河段凌汛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3月中旬B.4月上旬C.4月下旬D.5月上旬
2024-02-23更新 | 143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5 . 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提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2010-2060年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特征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镇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农村B.城镇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农村
C.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D.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
2.我国农村和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分别从2051年和2045年开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增速B.生育政策C.生育观念D.外来移民
2024-02-23更新 | 456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6 . 陕西洋县地处汉江上游,是国家重要水源涵养地,建有汉中朱鹮和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8.6%。为走出绿色贫困困局,洋县依托资源环境禀赋,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找到了一条兼顾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的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洋县陷入“绿色贫困”困局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偏僻B.森林资源产值低C.自然资源贫乏D.产业开发受限制
2.洋县发展有机农业的突出优势是(     
A.生态环境优越B.国家政策支持C.劳力廉价D.市场广阔
3.除延长产业链外,当地实现乡村振兴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逐年扩大有机农业规模②发展生态旅游③打造有机农业特色品牌④承接东部产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6更新 | 779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第六次模拟)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上海2010年人口形势图(下图)

材料二:近年来,上海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吸引进高层次人才落户上海,同时严格限制一般务工人员落户。2017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大量外来民工逃离上海,这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出现人口规模缩减。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上海人口老龄化现状和预判》,2017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5岁以上的比例为21.8%,而外来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的比例仅3.2%。

(1)上海市外来人口最集中的年龄段是________,影响该年龄段大口流入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2)目前我国已实施“全面二孩”的人口政策。据相关调查显示,上海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并不高,其原因可能有(多选)(     
A.生育观念转变B.福利、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比较完善
C.抚养成本高D.社会经济水平高,工作压力小
(3)简述上海的人口落户政策对上海的影响。
2024-01-21更新 | 42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末练习(土壤、植被、人口)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     
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
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
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持续减少
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持续增加
2.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     
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
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
C.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
D.中西部地区环境改善,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
2024-01-21更新 | 706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末练习(土壤、植被、人口)地理试题

9 . 区域双核结构,是指由两个极核城市(通常是端点城市)及其连线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伴随着两大极核城市崛起,位于两大城市之间的中间城市出现“收缩型”城市的征兆,被形象地概括为“中部塌陷”。下表为我国部分典型区域双核结构的基本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双核结构端点城市间的直线距离(千米)中间城市2002年端点城市人均GDP(元)2002年中间城市人均GDP(元)
广州-深圳104东莞广州:153625
深圳:183274
106803
杭州-宁波142绍兴杭州:152588
宁波:163911
137522
济南-青岛305淄博、潍坊济南:128774
青岛:145427
淄博:94373
潍坊:77729
1.区域双核结构中两个端点城市(     
①城市职能相同②空间距离适中③空间结构相同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中部塌陷”的原因可能是(     
A.中间城市面积小B.端点城市规模小
C.中间城市资源枯竭D.端点城市虹吸效应
3.为缓解“中部塌陷”,中间城市(     
A.提高城市化水平B.承接产业转移
C.提高城市等级D.扩大城市规模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国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划分为22个省级行政区。全国人口约336万(2020年),首都乌兰巴托人口约160万。图示意蒙古国的年降水量分布。

(1)描述蒙古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指出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