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1 道试题

1 . “两假企业”是指落户于东北乡镇地区并以每年春种和秋忙时期为企业“两栖”型员工各放一个月假的经营模式运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两栖就业”是指东北地区农民利用农闲的时间就近务工,农忙时在家务农的一种亦工亦农的兼业性就业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乡镇地区发展“两假企业”的条件有(     
①农业生产“一年两熟”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粮食产量大④工业基础完善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2.“两栖就业”会造成东北地区种植业(     
A.播种面积减少B.产值快速提升C.结构趋于稳定D.机械化水平提升
3.符合“两假企业+两栖就业”模式实现东北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的是(     
A.承接产业转移,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
B.加强技术培训,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
C.引进高层次人才落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乡镇地区劳务输出
7日内更新 | 31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试卷

2 . 异地扶贫搬迁调研数据显示:秦巴山区某迁出村的搬迁户与耕地之间的距离从搬迁前的2.9km增加到搬迁后的21.1km,导致该村出现耕地低效利用,甚至撂荒的现象。为提高迁出村的耕地利用率,有学者提出了迁出村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村耕地低效利用,甚至闲置撂荒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贫瘠,粮食产量低B.耕地破碎,种植规模小
C.距离较远,种植成本高D.资源重组,耕地被占用
2.为提高迁出村的耕地利用率,当地可以(     
A.回迁部分村民B.加快土地流转C.退耕还林还草D.改变作物熟制
3.迁出村推行“人一地一业”发展模式有利于(     
①降低前期土地整治成本②稳定粮食生产规模③促进乡村现代化的建设④协调产业均衡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2更新 | 59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3 . 土壤干层指深层土壤中积累的有效水分被森林利用后因不能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而形成的土壤层次,深度一般出现在2-3米。俄罗斯欧洲部分东南部气候较为干旱,人们通过营造人工林(栎树等)控制生态退化,由于形成土壤干层,使得效果不理想。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人工林地区形成土壤干层主要因为(     
A.降水量少于蒸发量B.地形起伏增加下渗
C.土质疏松保水性差D.植物蒸腾耗水过多
2.土壤形成干层将导致人工林(     
A.树干弯曲多枝杈B.叶片退化为针叶形
C.林冠郁闭度降低D.根系侧向生长受限
3.下列地形部位中,当地营造人工林减缓生态退化效果最好的是(     
A.山谷B.鞍部C.山脊D.缓坡
2024-06-08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地理试题

4 . 川西某县以高原青稞产业为核心,以青稞文化+科技研发理念为导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集收购+加工+存储+展览于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解决了农户青稞堆放浪费、销售渠道受限等困境,实现了从单一青稞到多元产业的完美嬗变,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完成下面小题。

1.该县青稞产业的完美嬗变,关键在于(     
A.青稞产量增加B.存储条件改善
C.种植技术进步D.产业链的延长
2.“收购+加工+存储+展览”的农业发展模式给农户带来的益处是(     
A.减少生产投入B.种植结构多元化
C.提高加工技术D.提高抗风险能力
2024-06-08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作答。

钾是农作物生长的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全球生产的钾盐90%用于制造肥料。钾盐主要集中在加拿大、白俄罗斯、俄罗斯。我国钾盐储量占全球的10%,对外依存度高(对外依存度=进口量/消耗量×100%)。阿萨勒盐湖位于吉布提中部,湖区卤水钾盐矿床分布规模较大,钾盐储量超1000万吨。2015年吉布提政府宣布与中国M企业共同合作开发阿萨勒盐湖。下图示意阿萨勒盐湖位置。

(1)分析我国钾盐对外依存度高的原因。
(2)分析在阿萨勒湖开采钾盐的有利条件。
(3)说明M企业开发阿萨勒湖对保障我国钾盐供应安全的意义。
2024-06-06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地理试题

6 . 甲乙一线为高原面上发育的古河流,经地质作用古河流被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内流河,最终通天河上游的丙支流溯源侵蚀切穿分水岭。下图示意长江源水系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源水系演变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2.古河流被分割成内流河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滑坡堰塞C.泥沙淤塞D.断裂下陷
3.丙支流溯源侵蚀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变化B.冰川刨蚀C.干流下切D.冻土消融
2024-06-06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7 . 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生南岭附近至南海北部,华南未受冷空气控制时产生的暴雨,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侧200~300km暖区位置,其降水强度受小尺度空间因素影响较大。下图为南岭以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暖区暴雨空间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①偏南风带来充足的水汽②锋面雨带北移③强热带气旋活动频繁④准静止锋滞留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暖区暴雨发生的主要时段可能是(     
A.2、3月B.5、6月C.8、9月D.11、12月
3.暖区暴雨强度较大的区域可能为(     
A.①B.②C.③D.④
2024-06-06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8 . 2023年中国流动人口近2.5亿人,预计之后每年增量减少500万人。东部地区流动人口比重下降,西部地区人口流动则渐趋活跃,且多为省内流动。流动人口中,老年人的规模不断增长且以低龄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预计2030年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A.以家庭化迁移为主B.流动人口数量减少
C.以老年人流动就业为主D.流动空间以省际为主
2.西部地区省内人口流动渐趋活跃,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A.东部地区产业趋于饱和B.东部地区居民生活成本
C.西部地区人才政策优越D.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增加
3.东部地区应对人口流动的措施有(     
①将流动人口市民化作为城市发展重点②加强职业教育以应对“用工荒”现象
③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宜居度④大城市实施居住证制度,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9 . 我国某学校一中学生在同一地点对日出点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进行观测,绘制出日出方位范围图(如下图)。c日正午,该学生影长与其身高接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学校可能位于(     
A.浙江宁波B.广西北海C.福建厦门D.山东青岛
2.a日该中学生将铅笔竖立于地面,观测日影变化,绘制出日影顶点的运动轨迹,下列绘制正确的是(     
A.B.C.D.
3.从b日到c日(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B.经历时间大约为3个月
C.北半球白昼时间渐长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第四代住宅是集住房、城市空间、园林绿化于一体的住宅建设方案。该方案户型配建挑空大阳台,种植多种常绿植被,以丰富城市空间。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第四代住宅不同楼层户型的部分垂直剖面(不同朝向的阳台大小和规格一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中最适宜开发第四代住宅的是(     
A.成都B.哈尔滨C.大同D.乌鲁木齐
2.与三楼户型相比,将二楼户型阳台安置在西侧有利于二楼户型(     
A.减少遮光B.降低成本C.空气流通D.拓展空间
3.为更好地营造阳台花园,应采取的措施是(     
A.封闭阳台B.深覆土壤C.广植乔木D.配建滴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