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图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乙____弧,丙____弧;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期是________
(3)赤道上晨昏线经度相距____度。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的结果,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____
(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图是________
(5)甲图中,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丙图中,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
2 .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演化过程。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图,右图为各圈层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和生物圈等共同组成地球的____(填“外部”或“内部”)圈层。B为____圈,对应右图的____(填数字)。②对应左图的____(填字母)。
(2)甲界面表示____面。判断甲界面出现的依据是____
(3)____层以上是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图中的____(填字母)和____(填字母)的顶部。同时该层也被认为是____的发源地。
3 . 读图,回答问题。
(1)昼和夜的形成
____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____;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____
   
(2)区时的划分
       
①在地球上经度每隔____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____个时区。
②以____为基准,从________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③在中时区以东,每隔经度____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____;在中时区以西,每隔经度____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____
④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____,合为一个时区。
(3)区时
每个时区____为其区时。
4 . 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在它们背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元人民币背面是海南的“南天一柱”风景区,属于____地貌,常见于____海岸。
(2)5元人民币背面的地貌景观形态呈____字形,塑造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作用,受其影响最强的季节是____
(3)10元人民币背面的地貌景观属于____地貌,该地貌形成于____地质年代。
(4)20元人民币背面的地貌景观称为____,属于____地貌,多分布在____岩广泛分布的地区。
5 . 图为某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市拟在①、②、③三处布局服装厂、水泥厂和软件园,你认为①处应该布局________;②处应该布局_________;③处应该布局________
(3)A、B、C三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该处建高级住宅区的主要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市钢铁工业布局在甲处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
(5)该城市计划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哪些?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
6 . 三大类岩石包括岩浆岩、___岩和变质岩。
2022-10-14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英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两地区山脉与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的山脉大致走向都是____走向,山脉往往是河流的分水岭,甲乙两图中山脉分别是长江与________的分水岭。
(2)从锋面雨带进退规律考虑,图乙区域的河流____月进入汛期,简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____
(3)图甲中虚线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路线,A湖泊是____,它是我国近期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水源。这一宏伟工程的重要意义是____
8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地貌为____,是____作用下形成的。
(2)B图地貌为____,是____作用下形成的。
(3)C图地貌为____,是____作用下形成的。
(4)上图所形成的地貌,位于入海口的是____图,位于出山口的是____图(填字母)。
(5)B图中迎风坡坡度较____,背风坡坡度较____
9 . 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不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剖面(下图示意),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域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请你帮他们完成本次室内的问题探究。

(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____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代。
(3)三叶虫生活的时期该地应为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表现为:_______
(4)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环境向_______环境的演变
2020-04-14更新 | 1382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实验中学(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