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下图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D代表的行星是____(填名称)。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结构特征,可以把八大行星分为三类。图中代表巨行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地球是八大行星之一,与其他行星一起绕太阳公转,具有同向性。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还具有共面性和____的特征,这些都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
(3)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行星。按照相互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完成下图。
   
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a.日地距离适中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有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
d.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左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1)甲乙两山地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为____,地貌成因是____
(2)甲乙两山地中,容易寻找到油气的是____,寻找到地下水的是____
(3)左图中河流的发育过程与丙处的____地质构造密切相关,该处是否适宜修建大型工程____。图中河湖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与右图中的____(填序号)作用一致。
(4)左图中花岗岩和砂岩分别与右图中________(填字母)一致。
(5)左图中砂岩、花岗岩、砾岩、石灰岩所在岩层的形成顺序是____
3 . 科研人员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一个宽约20千米的液态水湖泊。这是一项“重大科学发现”。阅读地球和火星的相关资料(如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百万千米)
赤道半径(km)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质量(地球为1)体积
(地球
为1)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地球149.663781年23小时56分4秒1123°26′
火星227.93396约1.9年24小时27分22秒0.110.1523°59′

(1)按由近及远的顺序,火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第____轨道上;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____(填“长”或“短”)。
(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________;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的____(填“高”或“低”)。
2021-12-2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读北半球大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其中A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C洋流性质是_______
(2)图中_______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3)图中乙海岸地区多______________、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原因是 _______
2019-04-28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图中CE线为           (晨线、昏线)。
(3)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角速度的关系是        
(4)此日A、B、C、D四点中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5)这一天是北半球         日。
(6)这一天北极圈与赤道的昼长相差       小时,
北极圈与南极圈昼长相差         小时;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全球的分布规律为                                            
(7)此时C点时刻为        ,E点昼长为        小时。
(8) 图中五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2016-11-26更新 | 7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江都育才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6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材料二:图甲、图乙分别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单位:百帕),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1)A、B两点风力更大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
(2)根据近地面风的受力分析,与等压线垂直的力为____,与风向相反的力为____,与风向垂直的力为____
(3)图甲中的M地与N地之间吹____(海或陆)风,乙图中的M地与N地之间吹____(海或陆)风。图甲反映的是____(白天或夜晚)的热力环流情况,P、Q两点中气压更高的是____
(4)如果乙图中M与N之间的风向是正东风,则高空P与Q之间的风向是____
7 . 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表比较A、B两地大气物理性质及天气状况。
A地B地
气温
气压
垂直方向
气流运动
阴晴状况
(2)在图中用“→”画出AB间的热力环流。____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_风.
(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当地吹________风。
(4)如果A、B之间的温差增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
2018-11-19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2-13高一上·河北石家庄·期中
填空题 | 适中(0.64) |
名校
8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
(2)图中A处的地形是_______,成因是_______。B处的地形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
(3)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处,原因是______
(4)如果修建大型工程应避开_______处。
(5)图中A、B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___构造, 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构造。
9 . 读材料,完成下题。

江苏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同学对于“晚上到海边吹风,吹的风是海风还是陆风”产生了争执,为了证明各自的结论,在只考虑热力因素的情况下,他们用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开展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探究活动下图是探究活动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该实验结果,回答下列各题。

   

(1)由探究活动结果推断:夜晚,陆地降温较________(填“快”或“慢”),近地面气压较
________(填“低”或“高”);因此,夜晚吹的是________(填“海风”或“陆风”)。
(2)绘制该地海洋和陆地之间夜间的热力环流图并画出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

(3)假设同学们在海陆风研究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放大。进一步探究了太平洋与亚欧大陆之间的季风环流,从而推测出:夏季海边吹________,冬季海边吹________(填“海风”或“陆风”)。
2023-06-27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以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风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风向是__________,全年受甲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是_____________。与之对应的⑤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带。
(2)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C地为__________气候,下图____为该气候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

(3)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⑧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2018-01-05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实验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