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读“太阳系示意图(图1)”和“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F表示____,小行星带位于____(填字母)和____(填字母)轨道之间。
(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性、近圆性和____性。
(3)太阳黑子发生在图2中的____层(填字母)。
2023-10-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浦江县建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地理试题
2 . 作图题。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诗中所指的月相为_____,在图中画出:①当天月球位置;②月球绕地公转方向;③日落时月相景观图,并在地面上标出东西方位_____
2022-10-17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青岩书院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检测地理试题
3 . 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地球宇宙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序号填在适当的方框中。
①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②日地距离适中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④液态水
⑤地球自转公转的周期适中⑥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⑦适宜的温度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022-10-1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青岩书院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检测地理试题
4 . 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___________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绝大部分___________辐射能够透过大气达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向外释放能量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大气的能量主要来自对___________辐射的吸收作用。
(4)大气通过___________将能量归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____________作用。
5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材料二:图甲、图乙分别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单位:百帕),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1)A、B两点风力更大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
(2)根据近地面风的受力分析,与等压线垂直的力为____,与风向相反的力为____,与风向垂直的力为____
(3)图甲中的M地与N地之间吹____(海或陆)风,乙图中的M地与N地之间吹____(海或陆)风。图甲反映的是____(白天或夜晚)的热力环流情况,P、Q两点中气压更高的是____
(4)如果乙图中M与N之间的风向是正东风,则高空P与Q之间的风向是____
6 .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学生丙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图。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作用所形成的。
(4)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
7 . 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地貌及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地质构造是 _____ ,其地貌类型是_____ 。 
(2)乙地河口附近往往形成_____ 地貌。
(3)形成该区域地质构造的地质作用是 _____,其能量来源是_____

8 .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B.______,C.______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异规律.从全球范围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B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

(4)A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 ;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该外力典型的侵蚀地貌有___

(5)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

9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马来西亚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曾是世界产锡大国。

材料二:马六甲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2008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六甲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影响马六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_。甲河的流向是_____;乙地由于地处板块的_____边界,多火山地震。

(2)按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的性质分,锡矿属于_____;在此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_____

(3)马来半岛的铁路走向为_____,影响其走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

(4)从气流的运动状况角度,台风属于_____(天气系统)。马来半岛很少受到台风影响,简要分析其原因_____

2019-01-10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作为一位地质工程师,试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

(1)图示乙地地质构造类型是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盖有岩石是由______作用形成的。
(3)a、b之间岩块整体下滑,下列地理事物和a、b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同的是(     
A、渭河平原       B、长江三峡        C、华山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___(甲或乙)地附近,原因是______。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
2018-03-22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