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决策者根据产业活动特点,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确定产业生产、销售、服务等网点最佳位置的过程。

运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补充以下项目投资报告:并根据材料相关内容,评价该项目选址的优势与劣势。

项目投资报告:

【项目名称】动力锂电池项目

【法人单位】B公司(主营新能源动力汽车)

【项目选址】青海省西宁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青海省海东市临空综合经济园区

【项目概述】动力锂电池(整车电池往往重几百斤)技术要求高,需要较强的专业化分工。碳酸锂是生产汽车动力锂电池的重要原料,主要通过将盐湖水蒸发结晶提取并提纯获得。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生产环境要尽量保持干燥。

【区域条件】青海省境内盐湖广布。拥有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同时还在建设两个以水电互补和光伏光热为主的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外送基地。目前,多家锂电池相关企业落户西宁(36°34′N,101°29′E)等地的产业园,已初步构建起“盐湖提锂-生产-加工”的动力锂电产业体系。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本项目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10G瓦时动力锂电池项目占地规模超过1500亩,与当地产业园区内的相关企业形成锂电池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投产后,产品可供应我国位于深圳、惠州等地的汽车工厂。

【区位分析】

产业特点区域条件
B公司示例:碳酸锂是生产汽车动力锂电池的原料盐湖广布,可从盐湖中提取碳酸锂,原料丰宫(靠近原料产区)
________
________
动力锂电池较重不易运输____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对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生物和环境演变有着重要的作用。树木保存为化石的条件极为苛刻,树木成为化石的几率非常小。新疆木化石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以中晚侏罗纪沉积地层为主。新疆奇台县将军戈壁的石树沟木化石群储量最大,为世界第二大木化石群。现在新疆大面积的森林早已不复存在。左图为奇台县硅化木景区,右图为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地区景观。



(1)根据木化石证据可推断中晚侏罗纪奇台县石树沟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说明当时环境特征:______
(2)现代古尔班通古特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其植物形态和结构能适应长期___的环境特点,叶片___,以减少蒸发;根系___,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3)从侏罗纪到现代,植被类型的变化说明了当地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___。根据植被演变的过程,可以推测当地曾经有段时间出现过大面积的___(植被类型)。
3 . 环境安全问题的内涵
(1)环境安全
①含义:环境安全又称________,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②两个角度
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________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_________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________发展。
(2)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________,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4 .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调配目的: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____的空间不匹配问题。
(2)调配原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____,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____性。区域间的发展水平____,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严重的资源短缺。
(3)调配影响:实现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达到____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4)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实现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前提是区域之间存在____性和____性,需要____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____作为保障条件,需要在具有更高资源调配权利的区域中实现。
(5)我国主要的调配工程:________________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