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4 道试题
1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天体系统的名称:①____;②____
(2)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____,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____
(3)地球所在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
(4)地球具有合适的温度和液态水,是至今为止我们已知唯一具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从右图可以看出,利于地球上生命长期演化的条件有________等。
2023-10-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A表示____,B表示____,D表示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行星。小行星带主要位于________之间(填名称)。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另外,还具有近圆性和____性。
(3)离地球最远的巨行星是____(填字母)。
(4)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一定会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则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A.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B.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拥有适宜的温度
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得地球吸引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大气
D.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2023-10-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加强青藏高原“中华水塔”保护,加大封育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实施林草植被恢复等预防保护措施,提高林草植被综合覆盖度,提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以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石漠化区、三峡和丹江口库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坡耕地、淤地坝、侵蚀沟、崩岗治理等工程,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综合防治水土流失,提升治理效益。以流域为单元,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统筹配置沟道治理、生物过滤带、水源涵养、封育保护、生态修复等措施,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

——摘自《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推进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片段)

说明“推进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片段中蕴含的因地制宜思想。
4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新疆和田古称“于阗”,约特干是于阗古国的都城,集中了于阗古国的历史和文化精髓。2022年,一座复刻古于阗文明的约特干故城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建成,成为和田一处新的旅游目的地。每天晚间21点(暑假期间为22点),约特干故城推出大型沉浸式主题演出,随着剧情的推进,工作人员扮成古于阗人融入游客当中。目前,约特干故城主要依赖演艺门票收入,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缓慢,游客通常直奔主题演出而来,演出结束便返回。


简述约特干故城沉浸式主题演出开始时间较晚的原因,并立足演出前后的不同时段为沉浸式演出衍生配套产业提出建议。
2023-10-19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气势磅礴的阅兵式结束后,11时30分“国旗方阵”通过天安门,开始了“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

材料一:左图为“地球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方法测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右图为“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关系示意图”。

               

(1)“国旗方阵”通过天安门时,天安门旗杆杆影的朝向为____,此时全球属于10月1日的范围是____
(2)国庆节假期,地球处于图中的________之间(填字母),此时段内北京昼夜变化幅度变____(大、小),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征是____
(3)若该小组某日测得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相等时,此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____(填字母)时段。
(4)当地时间9月30日8时,俄罗斯总统专机从莫斯科(东三区)机场起飞,大约飞行9小时后降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 时。
2023-10-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城市中随处可见大草坪,但绿化草坪往往采用非当地的单一物种,且维护需要大量用水和农药。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逐渐采用“草本、灌木、木本”组合的绿化方式建成了“小森林”,大草坪渐渐“失宠”。

试分析采用“草本、灌木、木本”组合的绿化方式对城市物种多样性的好处。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冰洋穿极流起源于波弗特海附近,经过北冰洋中部并最终汇入冰岛北部海域(如图)。北冰洋穿极流全年存在,其形成和波弗特海海域常年存在的高气压以及冰岛附近的低气压密切相关。受制于波弗特海高压和冰岛低压的年内变化,穿极流在不同的季节有明显的强弱变化。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地区海冰覆盖明显减少,波弗特海高压明显向西偏移,并导致穿极流流量变大。


   
(1)比较穿极流甲、乙两处水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2)指出穿极流强盛的季节,并简述原因。
(3)结合穿极流所在海域的气流运动特点,说明其形成过程。
(4)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穿极流流量变大,请解释其原因。
8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纬度地区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___
(2)概括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____;②____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____。在该层22~27km的高度范围内,形成___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C层中80-500千米M处有____层。
9 .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左图)及“火山喷发图”(下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
(3)图中F处,A波完全____,B波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表示____界面,G+H为____
(4)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5)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     
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10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____。(填图中序号)
(2)图中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中的____作用,该作用强烈时,白天气温一般会____(高/低)一些。
(3)图中②表示____,其方向与③相反,能够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③带来的热量损失,对地面起到了____作用。
(4)试用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解释通常晴朗天气时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