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周边地理事物的分布。



(1)与现代长江水系相比,描述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水系特征。
(2)中生代末期江汉盆地沉积了巨厚含盐地层,分析该巨厚含盐地层的成因。
(3)阐释新生代古川江流向发生变化并经乙地向东流的地理过程。
(4)甲地分布着长江流域唯一一处中生代前形成的钛磁铁矿,科研人员依据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来判断古长江东西贯通的情况,简析其判断的科学道理。
2024-03-24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全国卷老教材)-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2024高三·青海·专题练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树原产于美洲中部,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果实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可加工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采用与椰子树间作模式种植可可树,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2010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开始对可可出口征收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及“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1)根据材料,分析苏拉威西岛适宜可可树生长的气候条件。
(2)简析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
(3)简述印度尼西亚发展可可加工业的不利条件。
(4)简单分析印度尼西亚政府征收可可出口税带来的意义。
2024-03-01更新 | 371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全国卷老教材)-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3 . 【地理选修:旅游地理】

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因璀璨的建筑、壁画、彩塑、佛教文化艺术而闻名。“云游敦煌”是敦煌研究院、人民日报新媒体等联合推出的敦煌石窟艺术欣赏体验的小程序。该小程序整合了预约购票、智慧景区导览、传统文化体验等功能,这些功能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可使游览者近距离领略敦煌石窟艺术的风采,并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线上服务。

说明“云游敦煌”小程序对旅游者欣赏敦煌石窟艺术的有利影响。
2024-01-15更新 | 259次组卷 | 8卷引用:地理(全国卷老教材)-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4 . 【环境保护】

河南省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20世纪60年代,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林州市人民为改变千百年来严重干旱缺水的困境,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历时近十年,开凿了一条总干渠70.6公里,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创造了“新中国奇迹”,后经不断改造,现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配套的大型体系,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下图为红旗渠青年洞景观。

从红旗渠配套的大型体系角度分析其对林州市生态环境改造的积极作用。
2024-01-15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全国卷老教材)-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北藏族自治州简称海北地区,位于青海省北部山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最低海拔2180米,海拔超过3000米的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85%以上,高寒灌丛是青海省海北地区主要的灌丛植被类型,其次是草甸及棵地,分布较广。高寒灌丛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北支山地的北坡、河流山口外地带和土壤水分较多的滩地,这些地方是高寒灌丛草甸最适宜生长的地方。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寒灌丛草甸退化形成了次生裸地,而且面积不断扩大。下图示意青海省海北地区高寒灌丛、草甸和裸地的分布比例。



(1)推测青海省海北地区高寒灌丛草甸分布的主要位置。
(2)说明青海省海北地区适宜高寒灌丛草甸生长的气候原因。
(3)有人建议在海北地区的次生裸地上种植果树,发展经济改善环境,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