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如图1所示)。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

材料二:研究表明,图1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未来将出现缩小趋势。

材料三:图1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图2为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示意图。

图1

图2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
(3)补全虚线框内雅鲁藏布江流域边界,并结合图2信息,论证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缩小的趋势。
7日内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6月1日,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材料二:左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右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模式图。

(1)简析部分在大湾区从业人员返回粤西创业的原因。
(2)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广东重视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的原因。
(3)从大都市辐射带动角度,列举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其他地区未来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发展的主要措施。
2024-06-03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山脉南北坡气候差异显著。南坡沟谷众多,地势坡度相对小,西北坡及北坡地形陡峭,南坡雪线较北坡低。该区多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碛物少)和表碛冰川(冰川表面多冰碛物)(如图)。表碛冰川表层冰碛物自上而下厚度增加明显。其中X冰川为该区山谷表碛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内部多混杂着众多的冰碛物。

(1)分析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相较于北坡低的原因。
(2)推测X冰川自上而下表层冰碛物厚度增加的原因。
(3)研究表明表层冰碛物的厚度对冰川的消融具有两面性,请尝试做出合理解释。
2024-05-29更新 | 399次组卷 | 8卷引用:押江苏卷第23题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的影响-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融滑塌指在厚层地下冰分布的斜坡区域,由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造成地下冰暴露,在融化季节地下冰融化使其上覆的融土失去支撑而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塌落的现象。

材料二 冻土活动层,指覆盖于多年冻土之上且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土层,但它不是多年冻土的一部分。近年来的野外调查发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发生热融滑塌现象数量剧增,而且冻土活动层滑脱引起地下冰的暴露和融化是该区域发生热融滑塌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北麓河盆地是目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发育最为密集的区域,其形成与坡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1为北麓河盆地热融滑塌在不同坡度的分布频率,图2为热融滑塌实景图。

(1)分析北麓河盆地热融滑塌主要分布在山前3°~8°的缓坡区域,而在坡度较大和坡度很小的区域分布较少的原因。
(2)说明除地形外,影响热融滑塌分布的其他条件。
(3)指出研究青藏高原热融滑塌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哪些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24-05-22更新 | 383次组卷 | 5卷引用:押江苏卷第11~13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与岩石圈物质循环-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的化石能源禀赋与我国类似,能源转型起步早。2014年,欧洲首个零碳科技园区——EUREF园区于德国落地。该园区利用旧煤气厂厂房,引进150家创新型企业,同时采用新型能源利用模式,在推动产业结构变革的同时,实现了降本增效。下图示意该园区的能源利用模式。

(1)分析EUREF园区建设对德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2)简述“降本增效”理念在EUREF园区能源中心功能执行中的体现。
(3)结合德国的能源禀赋背景,谈谈零碳科技园区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意义。
2024-04-30更新 | 875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二模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都市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及辐射周边城市和区域,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一种空间现象。我国城镇化正逐步形成“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的总体战略格局和全尺度空间组合链条。

材料二:2023年9月,杭州都市圈规划获得国家批复。杭州都市圈是以杭州为中心,联结湖州、嘉兴、绍兴、衢州及黄山五市。黄山市地处安徽省,与杭州同属江南地区,历史上,杭、嘉、湖、绍地区是徽商的重要经营区域。为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黄山市提出了要成为都市圈的生态安全屏障、文化旅游示范、绿色产业新地、健康宜居样板和西进南拓战略支点的发展目标。下图示意杭州都市圈位置。

(1)说出我国加快都市圈建设的意义。
(2)说出杭州都市圈建设的有利条件。
(3)分析杭州都市圈将安徽黄山市纳入的原因。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天气系统于2024年1月20日起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使该地天气出现较大变化。

材料二下图为“1月22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

(1)指出此时控制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主要天气特点。
(2)分析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降雪天气的主要原因。
(3)简析这次天气变化对我国南方地区农作物的主要影响。
2024-04-2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第五次大联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黄岩盛产柑桔,近年来当地农民采用矮化、稀植等新的生产技术,树高控制在2米左右,行距和株距大幅增加,植株的光照条件明显改善,提高了柑桔的产量和品质。下图表示某日黄岩甲柑桔园温度(包括气温和地温)的垂直分布情况,5时和14时气温分别是该日最低和最高气温(时间为地方时),甲柑桔园采用了新的生产技术。

(1)判断图示季节,并列举3条理由。
(2)解释图示14时甲柑桔园气温2米左右向上、向下递减的原因。
(3)乙柑桔园紧邻甲柑桔园,未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与甲柑桔园相比,分析乙柑桔园该日14时气温垂直分布的不同特点。
2024-04-21更新 | 356次组卷 | 4卷引用:押江苏卷第8~10题 大气运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沿岸M河流域地形以低山为主,中上游峡谷与盆地相间,盆地内有大型咸水湖沼沉积物遗迹。M河下游发育于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下陷的较稳定区域。距今2万年前后的末次冰期,M河源头在甲以西。末次冰期结束时,流域降水略有增加,区域水系重组,M河流域下游泥沙沉积速度明显加快。距今6千年来气候相对稳定三角洲呈带状逐渐发育,南侧海湾形成了F咸水湖。图为当前M河流域地理事物分布。


(1)说明咸水湖沼沉积物遗迹形成过程。
(2)分析水系重组后M河下游泥沙沉积速度变快的原因。
(3)简述F处由海湾演变为咸水湖的过程。
2024-04-21更新 | 879次组卷 | 15卷引用:押江苏卷第11~13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与岩石圈物质循环-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2017220——22日青海地区经历了来自新疆北部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阻挡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冷空气经阿尔金山口向东进入柴达木盆地,东路冷空气绕过祁连山东麓后沿河湟谷地向西快速移动,两路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相遇,形成青海湖锢囚锋。该锢囚锋地面锋线位置附近降水较少,其降水区主要位于锋线两侧一定距离外。图示意该次青海湖锢囚锋生消过程。

(1)简析地形因素对本次青海湖锢囚锋形成产生的影响。
(2)试分析本次锢囚锋地面锋线位置附近降水较少,降水区主要位于锋线两侧一定距离外的原因。
(3)根据图③指出东、西路冷空气在锢囚锋消失前的强弱变化,并简述判断理由。
2024-04-20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押江苏卷第8~10题 大气运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