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经济发展落后。2020年尼泊尔启动了“访问尼泊尔2020”旅游年活动,吸引的国际游客数量增加到200万人次。航空是尼泊尔主要的运输方式,机场规模一般较小,且多以老旧型号的小型飞机为主。目前尼泊尔只在首都加德满都有一个国际机场。博克拉是尼泊尔著名旅游胜地,但国际旅客需要到加德满都再转机到达博克拉,博克拉现有机场吞吐量已达每年80万人次。目前博克拉正在其老机场东南3千米处的土地(约175公顷)上建设国际机场,机场跑道可满足主流中型飞机起降。该机场由我国公司承建,是“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下图为尼泊尔机场分布示意图。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分析尼泊尔的交通运输方式以航空为主,但机场规模较小的原因。
2 .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地都是住宅区,其中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
(2)该城市早期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____,后来不断向北扩展是因为____的建设。
(3)如果在城郊A、B、C、D四处发展乳牛、蔬菜、水果、粮食生产,则蔬菜宜布局在____处,理由是____;粮食生产宜布局在____处。
(4)该城市计划在①、②两地建设钢铁厂,钢铁厂应建在____处,理由是____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邻国众多,被称为欧洲的“十字路口”。德国城市化率超过90%,却只有4座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全国有40%以上的城市人口其实居住在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城镇”里。下图为德国区域略图。

(1)德国地势________低,因纬度高,故地质时期是受____(外力作用)形成波状起伏的平原,北部因地形平坦,摩擦力小,故____资源丰富。
(2)德国河流众多,流量大且季节变化____(“大”或“小”);因平原面积大,故水流平稳;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河流____结冰期(“有”或“无”),通航时间长;且河流之间有运河相连,水运发达,加之欧洲____(工业类型)发展历史久远,水运需求量大。
(3)图中①、②、③三地与其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类型的对应关系,请用直线连接。
①北部平原       A热量较好       a林业
②中德山地       B气候冷湿       b乳畜业
③南部河谷       C降水较多       c种植业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4)分析现在德国城市人口大量居住在“城镇”里的原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该城市盛行西南风,建设以商贸、行政办公、文化、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综合组团区。

(1)指出图中①地最适合布局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说出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的地区,并分析原因。
(3)简述合理利用图示城市空间的意义。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镇的出现,吸引农业就近布局。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了当时条件了以城镇为中心的农业布局模型:假设在孤立的大平原中央有一城镇,若平原内气候、土壤,交通等条件都相同,农业布局便会形成以城镇为中心、由内向外的六个环带。这六个环带被称为杜能环,如下图所示。



(1)在孤立的大平原,农业布局以城镇为中心,主要原因是城镇____较多、经济较发达,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大,____广阔。
(2)农产品需要运往城镇销售,农业紧靠城镇布局,可以节省农产品____的费用和时间;但距离城镇越近,土地的____便越高,农民必须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值以获得更高收益。由此可知,作物轮作带单位面积产值较粗放畜牧带____
(3)____带为城镇提供鲜花、蔬菜和鲜奶等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不易储存和保鲜,对运输的____性要求高,故该带距离城镇最近。在当时条件下,____带为城镇提供必需的木材和燃料,且运输量较大,因此布局在距离城镇较近的环带。
2024-03-1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下图为吉林省西部某黑土区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示意图。



(1)我国东北地区夏季温暖多雨,植物生长茂盛:冬季漫长,气温较____,此时____活动弱,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缓慢,因此形成深厚肥沃的黑土层。
(2)三个土壤剖面中,腐殖质层较为深厚的是林地和____,由于____的干扰较少,长时间堆积的枯落物和生物残体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图中①代表____层,是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层沉淀、积累形成。
(3)东北黑土退化严重,与20世纪50年代开垦初期相比,黑土有机质含量整体减半,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此,国家开展了“黑土保卫战”,成效显著。请列举三项提高黑土有机质含量的具体措施。
2024-03-18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3102日农历八月十八浙江钱塘江迎来了年度最佳的观潮期。观潮的游客挤满海塘,海塘是人工修建的挡潮堤坝。下图为杭州湾示意图。

(1)钱塘潮的海水运动形式为____
(2)请例举三项人们利用潮汐特点开展的工农业生产活动:____________
(3)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潮水凶猛的主要原因是?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广西乐业地区发育有巨厚的碳酸盐岩层,经地质学家研究确定该岩层形成于泥盆纪至三叠纪早期。在百朗地下河的作用下,该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塌陷天坑。图1为乐业天坑实景图,图2为地质年代示意图。

(1)图中乐业天坑属于____地貌,是峰丛在地下河作用下,溶蚀、塌陷而成。天坑群的形成又会使峰丛更快地演化成____、孤峰,以至残丘。
(2)为确定岩层的地质年代,地质学家对乐业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的____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该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主要为____代,部分为中生代。这个时期,全球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多次变迁,各块大陆汇聚成联合古陆,陆地面积显著____,地球生物快速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剧烈变迁。
(3)泥盆纪又称为“鱼类时代”,到石炭纪初期,随着海洋面积的缩小,一些鱼类逐渐进化成能适应陆地环境的____类动物。石炭纪____类植物极为繁盛,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早期,气候变得干旱,部分动物进一步向陆地发展,慢慢进化成更能适应干燥气候的____类动物。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____,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直至三叠纪早期,地球生物又进入漫长的恢复期。
2024-03-0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
9 .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棚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使光热水土有机结合,从而打破一年中作物生长的时间限制,实行反季节生长,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农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太阳给我们送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但有时太阳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会给地球带来麻烦。

材料二;地球上任何植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个体集群,称为植物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种群,则称为植物群落。陆地表面分布着各种类型的植物群落,如森林、灌丛、草原和荒漠等。覆盖地表某一区域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植被。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材料三;

(1)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在____,分析其成因____
(2)从波长来比较,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____辐射;相对于地面辐射的方向来说,大气辐射绝大部分射向____,称为____辐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____(填数字)。
(3)分析自然植被与植被分布的辩证关系。
10 . 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地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简述其理由____
(2)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