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裸鲤,又称“湟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摄食藻类、甲壳类、水生昆虫和小鱼。13万年前裸鲤是有鳞片(保护鱼身,减少疾病,防止淡水流失)的,后因地壳运动使得青海湖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鳞片逐渐退化,直至现在通体无鳞。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青海湖裸鲤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十年大约增重0.5kg。湟鱼为洄游繁殖性鱼类,在繁殖季节内对水温、水质等要求严格,自然状态下繁殖成活率较低。数据显示,青海裸鲤数量1961年曾达到19.9万吨,到2002年却只有2592吨。2015年以来,青海省共耗资3672万元在湟鱼洄游必经的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等地废除拦河坝,修(改)建7座阶梯式洄游通道,两阶梯高差为15~20cm,阶梯间建有凹槽。至2016年底,青海裸鲤数量达到7.08万吨,比保护初期2002年的2592吨增长近27倍。图Ⅰ为青海湖水系图,图Ⅱ为湟鱼洄游通道设计图。

(1)分析青海湖裸鲤由有鳞至鳞片逐渐退化的原因。
(2)简述1961年至2002年青海湖湟鱼资源数量锐减的原因。
2024-02-08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曾经是林草茂密的地区,但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加上植被遭破坏和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目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要想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生物措施是什么?
2024-02-0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 . 读图“世界陆地自然带理论分布示意图”,图乙是沿46°S所作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实际中,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____试分析其原因。____
(2)图乙中A处的自然带与图甲中的___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处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形成原因是什么?____
2024-02-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预习自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4 . 【合作探究】分析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材料1:在消耗相同数量能源的情况下,不同类型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存在差别。燃烧单位能源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称为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越大,排放量越多。优化能源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消费某种能源t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At=Bt*Ct,式中,At为t类能源碳排放量;Bt为t类能源碳排放系数;Ct为t类能源消费量。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煤炭为0.7,石油为0.54,天然气为0.39,非化石能源约为0。读下表回答问题。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主体各类能源所占比例/%
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
2016年中国能源结构61.819.06.213
2016年世界能源结构28.133.324.114.5

(1)消耗相同数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时,煤炭、石油、天然气碳排放的比例关系怎样?试简要计算。
(2)根据图表的数据,排放系数的大小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怎样?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到世界平均水平,可减少多少比例碳排放
2024-02-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2 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5 . 分析我国石油进口面临的安全挑战

材料1



(1)我国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2)对比供给与消费,我国石油自给率是如何变化的?

分析我国石油进口面临的安全挑战,

材料2



(3)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是哪些国家和地区?
(4)石油进口过程中的哪些因素会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胁?
2024-02-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2 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6 .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____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2024-02-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预习自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梵净山,主峰海拔2572米,地处贵州省东北部,由坚硬的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质岩构成,形成于65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中(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在第四纪冰期时,气温在较长地质历史时期大幅降低,北方温带动植物南迁。随后,冰期快速结束,南迁动植物无法迅速回迁北移,只能选择在山地较高海拔处生存繁衍,由此在梵净山保存了大量的第三纪、四纪古老孑遗植物和动物,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梵净山成为梵净山冷杉、黔金丝猴、水青冈林等濒危物种的场所,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梵净山地区山高谷深,人类活动少,自然环境保护较好,2018年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说明梵净山形成的地质过程。
(2)分析梵净山形成南方喀斯特高原中生态孤岛的原因。
(3)指出梵净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对当地保护濒危物种的作用。
2024-02-07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8 . 产业转移
(1)原因:企业为了降低____成本、获得更多的____和利润。
(2)形式:对外直接____建厂。
(3)定义: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____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通常是由相对____的区域向____区域转移。
(4)产业转移地区:产业____区和产业____区。
(5)类型
类型定义
____产业转移发生在一国之内的产业转移
____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2024-02-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化产品】4.3 产业转移-预习自测 人教版选择(2019)选择性必修二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东通陕西、西达新疆,省会兰州处于西北地区的“十字路口”,是该省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该省西北部的Z县制定了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规划对某一村落实行生态搬迁。图左示意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图右示意生态搬迁备选安置点分布。

(1)描述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气候对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3)简析兰州人口密集的社会经济原因。
2024-02-06更新 | 680次组卷 | 5卷引用:1.1 人口分布(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历史上,许多地区的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有学者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括这一过程。该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降低。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环境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2)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
(3)区域经济发展如何避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2024-02-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案)-【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