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订了三种方案。
某生态脆弱区三种方案的农业用地构成

方案

农耕地/%

果园/%

林地/%

草地/%

菜地/%

A

44.1

2.4

12.9

40.5

0.1

B

18.1

11.6

35.8

34.4

0.1

C

10.1

19.6

36.8

33.4

0.1

某生态脆弱区三种方案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比较

方案

侵蚀量比较/%

径流量比较/%

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3-8年内

8年以后

A

100

100

57

57

B

64

52

50

88

C

50

40

48

112


(1)根据表格信息,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下图为可持续发展观的系统图

(2)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观三大系统的认识。

材料三:

地球上的生命不止有人类,还有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动物,千姿百态的植物。然而现在我们生活当中所看到的动植物越来越少,许多动植物已经消失于地球之上。

春秋初期的管仲,曾在其《管子·地员》中写道:“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北魏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终止《巴黎协定》的所有条款。美国政府单方面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国际社会的共同约定与义务。

(3)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
2024-05-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须有所区别。就下列观点展开讨论,提出你的看法。

从历史的角度看,环境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在人类燃烧化石能源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因此,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

从资源消耗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人口少,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少。两者均对环境问题负有责任。

从开发和保护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环保标准高,资金投入大,生态环境好;发展中国家因为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破坏。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责任。

活动:你如何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观点?
2024-05-1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中措施对消除贫困有哪些作用?

材料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强调以“资源—

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组织经济活动,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追求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一般认为,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结合,具有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环节实现的潜力。

(2)除建设污水处理厂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和循环利用水资源?

材料三: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可持续消费倡导“减量、 重复使用、回收、再生”的原则。

(3)你还能列出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吗?
2024-05-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从诞生起就一直与环境休戚与共。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地关系的思想逐渐形成并发生演变。

在早期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较强,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进入农业社会,随着耕作和灌溉技术的进步,人类已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例如,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这一时代,尽管也出现一些环境问题,但是总体上呈现出基本和谐的人地关系。进入工业社会,人们对人地关系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人地关系思想出现交锋。例如,一些人强调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形成“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另一些人却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空前提高,使人类可以征服环境,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然而,当人们陶醉在征服自然界的胜利之中时,自然界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协调人地关系的“和谐论”成为当下主流的人地关系思想。人们基于人地协调的思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既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了曲折、反复的过程。对人地关系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上述材料反应了人类历史过程中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概括人地关系的发展阶段。
2024-05-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国的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1.说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大洲和地区?
2.结合所学,说出“一带一路”的意义有哪些?
2024-04-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清朝晚期,郑州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1906 年,从北京卢沟桥经由河南至湖北汉口的卢汉铁路(后称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其后,从开封到洛阳的汴洛铁路(陇海铁路前身)与京汉铁路在郑州交会,使郑州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这两条铁路不仅繁荣了郑州的经济,也改变了郑州城市的框架。1954 年,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随着京九、焦柳、宁西、新兖(河南新乡至山东兖州)、太焦等铁路的建成,加之郑西、郑徐等高铁的通车,郑州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也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2016 年,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1)说一说,郑州如何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省会城市,进而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2)你周边有这种因交通条件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的城镇吗?说一说其发展历程?
2024-04-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一小时经济圈”又叫“一小时都市圈”或“一小时生活圈”。指以主城为核心,在交通一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具备竞争优势的地区。经济圈是从大城市的辐射作用着眼的,侧重于考虑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辐射带动所及的地域范围。其实很少单独提经济圈,一般提一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经济圈地域范围一般要小于大城市辐射带动所及的地域范围。

为什么我们国家很多大城市都在致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一小时都市圈呢,建立都市圈的基础条件有哪些?
2024-04-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客货运输量急剧增长。我国地域辽阔,铁路运输承担了我国长途运输的主要任务。但是,当时铁路运输能力难以适应运输需求,尤其是春运期间一票难求。自1997年至2007年,我国铁路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提速,对我国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为我国高速铁路的研究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从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地形(平原、山区)两方面,归纳铁路提速线路的时空分布特点?
(2)简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3)简述铁路提速对客货运输的作用,由此讨论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4-04-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9 . 材料一:合村并居也被称为合村并点、合村并镇或合村并城,是一种综合改革措施。其目的是通过整合几个临近的自然村,让村民集中居住,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并促进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合村并居的实施可以带来多种效益,包括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增强农村凝聚力和活力,以及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1)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合村并点、合村并镇,如何去进行合并点的选择?
(2)结合我国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还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2024-04-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材料一:古代,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向的大宗货物运输,主要依靠京杭运河,于是在京杭运河沿岸形成一批商业繁荣的城市,其中,扬州因位于京杭运河南北段的中间位置,且是长江航运与京杭运河航运的转运点,成为运河城市中最为耀眼的明珠。

材料二:近代,海运兴起,清末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铁路修通,沿海航线和津浦铁路成为连接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交通运输线,京杭运河的交通运输地位不断下降.加之北段逐渐淤塞,运河沿岸商业城市则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运河航运条件,运河沿线许多城镇,如扬州,也就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地位。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京沪高速公路等多条告诉公路,多条高速铁路在此通行,以及在一带路背景下现代海运的快速发展。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扬州开始重新焕发省级,展示魅力。

(1)根据材料京杭大运在古代扬州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分析近代的扬州为何会不断的走向衰落?
(3)为促进扬州城市的振兴,请你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措施?
2024-04-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