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97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2002年开始实施调水调沙,2015~2016年由于来水来沙太少以至调水调沙中断。黄河调水调沙显著影响了尾闾河道和河口海岸地区的地貌演变。下面左图为2001~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冲淤年内变化示意图,右图为1986~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月平均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1)简述2001~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冲淤年内差异,并对此做出解释。
(2)与2001~2005年相比,分析2006~2015年黄河尾闾河道汛期冲淤量变化的原因。
(3)结合右图,说明小浪底调水调沙对黄河尾闾河道汛期的影响。
昨日更新 | 2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高级中学高三选考科目模拟联考地理试题(一)
2 . 读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实线在图中画出长度最长的一条山谷,描述其主要特征(提示从山谷相对高度、走向、谷底形态和谷坡坡度等方面描述)。
(2)图中甲附近陡崖(          )(选择填空)。
A.相对高度大于30米B.位于山谷中
C.底部海拔最低为860米D.崖顶海拔可能为870米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林是指以石灰岩为主的岩石在长期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由密集如林的针柱状、尖锥状高大耸岩组成的地貌景观,是长期地质演变和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福建永安石林地处永安大湖盆地内低缓的丘陵地带(下图),区内多断裂发育,生物碎屑灰岩分布广,多年平均降水量1594mm。石林发育的最高处海拔约270m,最低处海拔为210m,高差约为60m。

说明永安石林形成的岩石条件。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世界不同地区的四个学校的学生对一年中的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了观察,绘制了10月某日某时刻全球的晨昏线示意图(下图),其中甲点为晨昏线与80°纬线的切点。a、b、c、d表示不同地点的四个学校。

(1)此刻c点的地方时为____,全球位于新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
(2)说出三个月后学校a与b日出地方时的差异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3)说出从该日开始三个月内d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特点。
(4)画出此时全球不同纬度日出时刻图。

7日内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1号卷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松嫩平原西部的某村,森林覆盖率 34.2%,生态环境极佳,2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该村生产的有机杂粮(不使用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销往国内外,并建有多栋温室大棚,种植香瓜、食用菌等 20余种有机绿色果蔬。近年来,该村不断探索富民强村之路,实现村域经济快速发展,成为黑龙江省乡村振兴的典范。

(1)2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说明森林具有____的生态功能。
(2)该村利用温室大棚改善了____ (填“热量”或“光照”)条件,生产反季果蔬可以提高农户____
(3)指出该村发展有机杂粮种植依托的优势自然条件。
(4)请列举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灵神星是一颗位于小行星带距地球36亿公里金属小行星,稀有金属储量丰富。20231013日“灵神星”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对该小行星的探测旅程。下图示意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和公转方向。表示意八大行星轨道倾角大小。

行星序号
轨道倾角7°3.4°0°1.9°
行星序号
轨道倾角1.3°2.5°0.8°1.8°

(1)灵神星位于图的________之间(填序号)。
(2)据图和表,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轨道具有________等特征。
(3)上图中③行星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请说出该行星存在生命的主要条件。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上·贵州·专题练习
7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8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湖由断层陷落形成,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距今20-200万年前,气候温和多雨,青海湖是黄河水系中的一大淡水湖泊,通过倒淌河与黄河相连,至13万年前,在新构造运动下,湖泊东部的日月山等山脉迅速上升隆起,水系重组,青海湖演变成了闭塞的内陆咸水湖。后期,尕海、耳海等多个子湖与青海湖分离。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水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内陆湖泊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近年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2018年创近44年来最大值。下图为青海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日月山的隆起导致青海湖的气候特征和水系特征发生变化,据此分析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内陆咸水湖的原因。
(2)从青海湖分离后的耳海湖水由咸转淡,分析其演变过程。
(3)青海湖近年来面积变大,用内流湖水平衡的原理推测青海湖流域气候的变化及原因。
7日内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峨眉市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暨押题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带来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冻土退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这些变化,使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显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16%。如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

(1)说明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增加的途径。
(3)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径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7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
10 . 孔明灯是在竹架四周糊上纸,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而制成的大灯,靠热空气飞上天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明灯的原理是热力环流,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

(1)图中①②③④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气压相等的____
(2)图中形成的热力环流呈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图中AB两地气温高的是____地,该地空气做____(填“上升”或“下沉”)运动。
(3)根据图上信息,绘制近地面的等压面。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代表城区的是A还是B?把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设在A、B两地之间是不合理的,请说明原因。

材料二:在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乙图表示是该地区海陆之间空气的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甲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海洋气温曲线B.曲线②表示陆地气温曲线
C.曲线①气温日较差更大D.曲线②气温日较差更大

(6)甲图中能够形成乙图风向的时段最可能是(     
A.0时至6时B.8时至14时C.18时至22时D.20时至次日6时

材料三:古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泛指我国西南山区多的天气现象。

(7)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巴山多夜雨”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