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71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林是指以石灰岩为主的岩石在长期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由密集如林的针柱状、尖锥状高大耸岩组成的地貌景观,是长期地质演变和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福建永安石林地处永安大湖盆地内低缓的丘陵地带(下图),区内多断裂发育,生物碎屑灰岩分布广,多年平均降水量1594mm。石林发育的最高处海拔约270m,最低处海拔为210m,高差约为60m。

说明永安石林形成的岩石条件。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城盐场分布图。

(1)试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海水为咸水的原因。
(2)指出图中B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世界不同地区的四个学校的学生对一年中的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了观察,绘制了10月某日某时刻全球的晨昏线示意图(下图),其中甲点为晨昏线与80°纬线的切点。a、b、c、d表示不同地点的四个学校。

(1)此刻c点的地方时为____,全球位于新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
(2)说出三个月后学校a与b日出地方时的差异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3)说出从该日开始三个月内d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特点。
(4)画出此时全球不同纬度日出时刻图。

今日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1号卷地理试题
4 .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面积约48700km2,西部和南部为安第斯山余脉,海拔1500~2000米(安第斯山平均海拔3660米),多落叶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现代冰川发育,雪线高度仅500~800米。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海拔180~600米,分布着温带草原和荒漠。下图为火地岛山脉分布图。

(1)推测火地岛岛屿及其地形特征的形成过程。
(2)分析火地岛西部和南部山地雪线较低的主要原因。
(3)阐释火地岛植被分布与岛屿自然环境的关系。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5 . 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2017年2月20~22日青海地区经历来自新疆北部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两路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形成青海湖锢囚锋。下图为21日20时青海湖锢囚锋位置图。

(1)据图并从地形角度分别分析,造成此时青海湖锢囚锋东西两路冷空气势力强弱差异的原因。
(2)描述青海湖锢囚锋形成的过程。
(3)简述本次锢囚锋对青海湖周围牧业的危害。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6 . 叠溪古滑坡堰塞湖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岷江上游断裂带。在古滑坡坝的上游发现了近200米厚的湖相沉积,主要有粉砂和黏土组成:同时在古滑坡坝下游5km处发现溃坝堆积体,主要由砾石、砂、少量粉砂及黏土等物质构成。下图示意叠溪古滑坡纵剖面图。

(1)分析叠溪古滑坡发生后,溃坝堆积体的形成过程。
(2)观察发现,坝体上游地区存在多级河流阶地地貌,其形成与叠溪古堰塞湖存在密切关系。分析叠溪古堰塞湖湖水水位变化对坝体上游地区阶地形成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热穹顶指的是天空中热高气压区域停滞不动,并不断吸收热空气,排斥冷空气,使气温不断升高的现象,受其影响,20234月,西班牙持续干旱和炎热程度达62年来\最高。西班牙政府陷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与维持地区农业发展、保障欧洲农产品供应的两难境地。

材料二下图为热穹顶原理示意图及西班牙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线路图。

(1)简述2023年4月西班牙极端高温的形成原因。
(2)应对两难境地,西班牙政府提出减少塔霍河调水量,说明其提出的背景。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份学业水平诊断考试地理试题(开学考)
8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蒙古M草原位于乌兰巴托以西60km,海拔约1260m,年平均气温0.5℃,年均降水量24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下图示意该地区的位置。为满足乌兰巴托的粮食需求,该地于1978年被开辟成农田,连续种植小麦和大麦,每季收获后进行翻耕,种植过程中时常施用化肥。1989年农田因土壤退化,产量大幅降低,逐渐被弃耕。为应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实现粮食自给,蒙古国政府于2008年开始实施第三个垦荒计划。选择水草丰美的草原开垦为农田。

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计划的实施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份学业水平诊断考试地理试题(开学考)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冬季我国北方地区教室开门时,坐在门口的同学常会感到腿部尤其冷,老师建议大家通过实验解释这一现象。图中线段示意教室开门时空气的流动路线。

(1)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出空气流动的箭头,并在合适的位置写出“高压”和“低压”。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冬季教室开门时坐在门口的同学感到腿部尤其冷的原因。
(3)为了验证上述结论,小明同学在门框上下分别粘贴了纸板进行实验观察,但效果不佳。请帮他提出改进建议。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孔明灯是在竹架四周糊上纸,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而制成的大灯,靠热空气飞上天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明灯的原理是热力环流,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

(1)图中①②③④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气压相等的____
(2)图中形成的热力环流呈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图中AB两地气温高的是____地,该地空气做____(填“上升”或“下沉”)运动。
(3)根据图上信息,绘制近地面的等压面。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代表城区的是A还是B?把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设在A、B两地之间是不合理的,请说明原因。

材料二:在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乙图表示是该地区海陆之间空气的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甲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海洋气温曲线B.曲线②表示陆地气温曲线
C.曲线①气温日较差更大D.曲线②气温日较差更大

(6)甲图中能够形成乙图风向的时段最可能是(     
A.0时至6时B.8时至14时C.18时至22时D.20时至次日6时

材料三:古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泛指我国西南山区多的天气现象。

(7)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巴山多夜雨”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