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挪威(2023年人口551万)盛产三文鱼,其三文鱼产量长期居世界前列。三文鱼生长在冷水海域中,被誉为“冰海之皇”,挪威三文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出口量占全球的52.6%。目前大多数三文鱼从打捞到运抵中国市场用时三至四天,颇受中国食客的喜爱。左图为挪威及周边国家区域简图。右图为挪威降水图。

材料二:挪威是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比最高的国家,目前纯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动力车合计占比已超过80%,该国水电开发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中国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积极开拓挪威市场,2021年该企业宣布与挪威汽车经销商合作,并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建设体验中心,以期为挪威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细致和个性化的购车服务。

(1)挪威西海岸多______(填地貌名称),主要受______(填外力作用)而成,该地貌两侧岸壁______(陡峭/平缓)、谷底较______(宽/窄)、海水深度大。
(2)海水密度影响船只航行。同一货船大西洋吃水深度比波罗的海______(深/浅),大型货船从大西洋进入波罗的海时______(顺水/逆水)。挪威三文鱼出口中国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从市场角度简析挪威三文鱼出口量大且比重高的原因______
(3)挪威电力结构以水电为主,分析该国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完成结构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中国企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建设体验中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结合挪威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登陆挪威需要着重提升哪些方面的产品性能______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经济发展落后。2020年尼泊尔启动了“访问尼泊尔2020”旅游年活动,吸引的国际游客数量增加到200万人次。航空是尼泊尔主要的运输方式,机场规模一般较小,且多以老旧型号的小型飞机为主。目前尼泊尔只在首都加德满都有一个国际机场。博克拉是尼泊尔著名旅游胜地,但国际旅客需要到加德满都再转机到达博克拉,博克拉现有机场吞吐量已达每年80万人次。目前博克拉正在其老机场东南3千米处的土地(约175公顷)上建设国际机场,机场跑道可满足主流中型飞机起降。该机场由我国公司承建,是“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下图为尼泊尔机场分布示意图。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分析尼泊尔的交通运输方式以航空为主,但机场规模较小的原因。
3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是我国荔枝主产区。2020年,海口入选火山荔枝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海口种植荔枝历史悠久,产地具有富含矿物质的火山沃土和纯净的生态环境。火山荔枝每年春节前后开始生长,4月底即可上市,采摘期长达4-5个月。

(1)分析海口火山荔枝市场优势大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成熟荔枝采摘后经冻鲜技术速冻,运输至全国多地仓库恒温冻藏,即使在冬季人们也能品尝到鲜美的荔枝。电商根据客户地址选择发货地进行打包运输和派送,实现多仓发货

(2)简述海口冰冻鲜荔枝实现“多仓发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材料三三沙市是海南省地级市,陆地面积20多平方千米,总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管辖10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800人(不含驻市部队官兵)余人,户籍人口621人。三沙市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下左图为三沙市地理位置和南海诸岛示意图,右图为各类海域示意图。

(3)结合材料判断,琼州海峡所属海域为____
(4)简述我国设立三沙市对于发展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会考模拟地理试题
4 . 读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图,回答相关问题.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这十年来大到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细到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数百项规划凝聚着从中央到三地的战略眼光和精密布局,犹如贯穿协同发展的经脉,将三地紧密连接。十年来京津冀区域外贸总值十年间增长34.4%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我国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2)请你推测未来几十年雄安新区城镇化的表现。

20191230日,全程174公里的京张高铁通车。北京至张家口所需时间由3小时12分缩短为56分钟。

(3)说出京张高铁的开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会考模拟地理试题
5 .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鄱阳湖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气温适中,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素有丰水期汪洋一片,枯水期宛如一线的说法。202078日,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达4206平方千米,为近10年最大。2022年夏季,我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江西省高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罕见气象干旱超历史纪录,鄱阳湖水域面积屡创新低。

(1)下列植被景观图片中,符合鄱阳湖流域典型植被特征的是____。
A.B.C.D.
(2)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2022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大幅缩小的原因,完成逻辑框图。

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____
(3)要及时准确了解鄱阳湖水域面积的变化应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
(4)当鄱阳湖处于丰水期时,湖与周围陆地形成比较显著的“湖陆风”。请你画图说明夜晚“湖陆风”形成的原理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会考模拟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下图为沪杭甬大湾区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杭州湾多咸潮,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入海河流水量不足,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1)图示地区的典型植被是_____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植被群落结构较______,没有板状根和______现象的植物。发育在该植被类型下的地带性土壤是______,质地较______(黏重/疏松),肥力较______(高/低)
(2)按照海洋资源类型,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利用了海洋______资源,舟山渔场海洋______资源丰富,从洋流角度选出符合舟山渔场成因的是图______(温度:a<b<c,d<e<f),促进舟山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A.       B.       C.       D.

(3)图示区域咸潮最可能发生的季节是______,说出咸潮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______
(4)沪杭甬大湾区的中心城市是______,其判断依据是服务种类______,服务范围______。简述沪杭甬大湾区设立的社会经济条件______
7 . 根据以下实验,完成实验结论。

福建某校高一学生学习小组进行土壤实验,以验证土壤的组成。实验前取样须清理所选取区域的地表植物和杂物,自地表向下挖出边长为20厘米的土壤立方块。同学在一块未开发的茂密草地上取土样A,另取土样B(壤土)。在附近另一块未开发的稀疏草地上取与A大小相同的土样C。将土样中的根系去除,并将小动物放归自然。有机质或者腐殖质加热有烧焦味。然后分二组进行实验。

实验一   将A、C土样中淋溶层以上部分的土壤晾干,取相同重量的A、C土壤放入不同蒸发器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土壤冒烟了,并有烧焦味,但焦味浓度不一样。

实验二   取土样B的部分壤土放进烧杯,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10分钟,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物质分层现象明显。

(1)从实验一中推测土壤的物质组成中含有_______对比A、C两土样,推测烧焦味更浓的是_______土样。
(2)实验二观察到烧杯中的物质按照颗粒大小分层的现象是:颗粒大的,主要位于烧杯的最_______层;颗粒中等的,主要位于_______层;颗粒小的,主要位于_______层。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8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展迅速。每逢雨季,我国自北向南,一些城市存在内涝现象(人们戏称到城市“看海”)。某校研学小组从如何发挥土壤蓄水功能,解决城市“看海”问题进行研究。
(1)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究,将下列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的方框内,补充完成研究步骤。
备选答案:
A.了解城市洪水与土壤功能缺失的关系。
B.探索我国解决城市“看海”问题的现实困扰和应对措施。
C.了解我国控制城市雨洪的有益探索——海绵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水循环的角度看,城市的土地表面大面积被硬化,当遇到暴雨时导致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每个空格选填一个正确数字序号)。
①下渗减少②地表径流增加③植被蒸腾增强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大气环流对区域影响较弱时,会出现一种城区降水多于郊区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雨岛”,“城市雨岛”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这样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从水循环的角度出发,分析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与图中哪些环节发生变化有关(写出序号及其变化)。
(2)提出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建议(至少三条)。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图1示意黄河部分流域,图3为流域内乙、丙、丁三地地貌景观。

(1)判断: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①图中①→③土壤粒径减小。____
②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相同。____
③导致乙、丁植被类型差异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____
④丙所在省份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____
(2)图中乙、丙、丁四地的景观和地貌类型的对应关系,请用直线连接。

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3)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区域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图中甲区域为黄河的河源区,较高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____,以调节江河径流和保护生物生存环境,维持____。乙、丙两地生态保护的重点分别是防治荒漠化和防治____;丙地于____(选填:塬坡/沟谷)处修建水平梯田和鱼磷坑,于____(选填:塬坡/沟谷)处修建淤地坝,生态问题治理成效显著。

材料二:国家“十四五”规划将黄河几字湾清洁能源基地确定为“风光火储一体化”基地,是中国乃至世界十分罕见的能源富集区。图2为“黄河几字湾”地区,由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的部分地区组成。

(4)“黄河几字湾”地区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建设“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最有优势的省区是____,在“风光火储一体化”发电项目设计中,对电网起调峰作用的是储能设施与____电站(选填:风/火/光伏)。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该地“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的意义____
2024-06-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