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97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2)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3)从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融湖塘是指由突发森林火灾、气候变化和人为原因引起的多年冻土融化深度增大,地面随之下沉后形成热融洼地,积水形成的湖塘。目前热融湖塘的研究工作主要基于现场调查和遥感等技术监测分析。研究发现,热融湖塘的发育和演化具有周期性,不会持续向下或水平扩张,在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发育过程。

(1)推测可能诱发热融湖塘形成的气候因素。
(2)分析热融湖塘形成后引起湖塘继续扩张的主要原因。
(3)推测在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有减少趋势的主要原因。
(4)指出遥感技术在热融湖塘研究中的应用。

3 . 作为陆地碳库的主要部分,土壤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有机碳库的微小变化将影响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下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不同植被下单位土壤有机碳含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伊犁河谷各类植被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A.沼泽与其他植被变化趋势相似B.草原植被较荒漠植被丰富
C.0-10cm较0-50cm更丰富D.森林植被较草原植被丰富
2.研究表明,草原大规模开垦为耕地,将导致土壤有机碳大量进入大气,其原因可能是耕作过程(     
A.增加了化肥和农药施放,加剧了土壤板结
B.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加速有机质分解
C.增加了大水漫灌频率,加剧了土壤盐碱化
D.提高了土壤的疏松度,加剧了风蚀和水蚀
2024-05-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蚀地貌主要有刃脊、角峰和冰斗三种。冰斗由冰斗壁、盆底、冰斗出口处的冰坎组成。冰斗是三面峭壁的圈椅状洼地,在下方有一短小的冰川舌流出,成为冰川谷的源头,如图所示。在气候长期稳定的条件下,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期当地的雪线(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线)高度基本相当。图中I、Ⅱ、Ⅲ冰斗形成于第四纪冰期的不同阶段,其形成期该山区气候整体呈变暖趋势。

(1)简述雪线附近冰斗的发育过程。
(2)判断该山区I、Ⅱ、Ⅲ冰斗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并分析其理由。
2024-05-10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广市,形成永冻层。永冻层之上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活动层中地下水水量、水位受冻土冻融作用影响明显。下图为黄河源区冻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有研究表明:1960—1980年,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处于稳定阶段;1981年至今,多年冻土处于退化阶段,且活动层中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2001年,黄河源水电站开始运行。下图为黄河源区降水量和河流径流量年内变化图。

(1)在黄河源区的部分冻土分布区,夏季强烈的冻融作用往往使表土形成海绵状多孔层,试解释其形成过程。
(2)研究发现,近年来黄河源区活动层中地下水位下降和冻土退化密切相关,请推测其关联性。
(3)2001—2020年黄河源区的丰水期降水量明显增加,但河流径流量年内变化仍较为平缓。关于河流径流量的年内变化,有学者认为,水电站的影响明显大于冻土退化。请推测其判断依据。
2024-05-10更新 | 4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6 . 城镇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城镇化率超过30%时,国家进入高速城镇化阶段。如图为中日韩三国城镇化进程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阶段大约开始于(     
A.1975年B.1985年C.1995年D.2005年
2.2020年后,日本城镇化的趋势是(     
A.郊区城镇化明显B.过度城镇化突出
C.滞后城镇化明显D.出现逆城镇化趋势
3.韩国在快速城镇化阶段易出现的问题是(     
A.城镇房价迅速上升B.中小城镇数量增多
C.全球气温不断上升D.大城市用地规模减小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较易(0.8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昆仑山地区岩浆岩含钾较高,其北部察尔汗盐湖有丰富的钾、镁等资源。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盐、钾肥生产基地,该基地通过对盐湖卤水自然蒸发析盐的选矿方法来进行钾盐生产。近年来随着钾肥产量的逐年攀升,钾资源尤其是高品位钾资源卤水矿已被逐渐开发殆尽。

材料二:左图为察尔汗及周边地区略图。

指出格尔木河乙至甲河段含钾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该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
2024-04-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7 地理过程类(4类解题技巧)-【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8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下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B.C→B→AC.C→A→BD.B→A→C

9 . 近年来,世界各国乡村人口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且在东亚和南亚、北非和南非以及拉丁美洲国家尤为普遍。日本农政学家将人口收缩背景下的乡村空心化过程总结为三个阶段——人的空心化、土地的空心化、乡村的空心化(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村庄机能临界点是(     
A.甲B.乙C.丙D.丁
2.最先导致人的空心化的是(     
A.工业化加速B.生育观念改变
C.特大城市出现D.城市发展政策优惠
3.缓解乡村空心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加快乡村城镇化速度②促进乡村教育、文化的发展
③重化工业转移到乡村④增加普通服务业等就业岗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4-01更新 | 40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高考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一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坐落于瓦里关山顶46°17'N,160°54'E,海拔3816m,是世界气象组织在全球大气观测计划在欧亚大陆唯一的内陆站,其观测资料代表较大尺度(一般为数千千米)大气不直接受人为污染影响且混合均匀之后的平均状况。N2O是大气中第三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大气中的排放源包括自然排放源和人为排放源。自然排放源主要来自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的微生物作用过程产生的N2O。人为排放源主要来自氮肥施用和牧场粪便产生的农业排放,以及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工业排放等。人类活动是N2O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01~2018年,瓦里关大气本底浓度增长趋势与全球变化趋势一致,增长率的增加趋势主要与排放源的增加有关。图示意瓦里关站及其周边地区。



(1)说明瓦里关站作为全球大气本底站选址的科学性。
(2)指出瓦里关站周边地区N2O排放源的总体特征。
(3)推测导致瓦里关大气本底N2O浓度呈增加趋势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