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传统民居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我国地域辽阔,传统民居呈现出诸多不同。下图为我国行政区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①②③④四省区对应的传统民居分别为(     
A.“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游动的家”“石头的家”
B.“游动的家”“地下的家”“石头的家”“竹木的家”
C.“石头的家”“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游动的家”
D.“地下的家”“竹木的家”“游动的家”“石头的家”
2.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斤”描述的是春季大忙即将开始,春灌、春耕、春种将进入繁忙阶段。与该时节相吻合的农事活动有(       
①华北地区正抓紧麦田春灌,并注意防御晚霜冻害
②江南梅子开始成熟,应做好防涝排涝工作
③皖南山区春茶开始抽芽,应注意防治病虫害
④渭河平原处理完地里麦茬,及时播种棉花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和西南部,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工程地质的隐伏危害区。同时,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2021年暑假期间在贵州某地进行地貌研学考察时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



(1)简述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
(2)描述图中峰林地貌的形成过程。
(3)说明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 . 读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P地海拔是(     
A.100米B.200米C.300米D.400米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R河的流向是从西北向东南B.①河段比②河段流速快
C.③地为山谷D.④地位于阳坡

4 . 海水在自然冻结过程中产生盐、水分离现象,海冰溶化后的盐度降低到3‰~8‰,可以达到国家农田二类灌溉水质标准。我国渤海每年冬季能形成大面积的海冰,为环渤海地区农田灌溉用水提供新的来源。下图为1988~2018年渤海年平均海冰面积和海冰厚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渤海海冰面积和厚度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盐度B.潮汐强度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
2.与海水淡化相比,海冰淡化的优势是(     
A.海冰储量大B.适用范围广C.海冰可再生D.脱盐难度小
3.环渤海地区运用海冰融水灌溉农田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2-01-11更新 | 671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元月期末联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5 . 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首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线路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管线起于新疆霍尔果斯首站,途经全国15个省区市、192个县级单位,止于香港,工程全长8704公里。下图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主气源来自(     
A.中亚B.俄罗斯C.鄂尔多斯盆地D.塔里木盆地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A.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B.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C.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我国天然气的出口能力D.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轮南—上海)相比,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具有的优点是(     
①修建成本更低②供气更稳定③环境破环更小④覆盖区域更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 . 利用多源信息地图,构建统一的“地下测、网上控、平台管”灌区综合监管“一张图”,实现智能感知、自动控制、智能监视、智能管理,促进灌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下图为某地用3S技术进行智能化灌区管理流程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构筑智能灌区“一张图”在地形图的基础上应重点增加(     
①灌区土地地价图②灌区水雨监测分布图③灌区人口密度图④灌区水系分布图⑤灌区水利工程分布图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④
2.下列关于智能化灌区管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BDS获取灌溉面积信息B.借助RS实现流量自动监控
C.运用GIS采集土壤含水量信息D.通过GIS实现精准灌溉调度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7 . 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给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下图为我国水、旱灾害分布示意图,下表为1949年至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



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
三江平原及长白山23219
松辽平原169357
环渤海平原415799
黄淮平原8461407
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南丘陵9492151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021-11-30更新 | 56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尾闾河道是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如图示意2001~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年冲淤量及累积冲淤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尾闾河道河床下降最明显的时段是(     
A.2001~2003年B.2005~2007年C.2009~2011年D.2014~2016年
2.推测2002年黄河冲淤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植树造林B.调水冲沙C.降水减少D.用水增加
2021-11-07更新 | 745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K市曾经以煤炭开采为中心发展经济,如今K市围绕“种源研发、种苗繁育一体化”的思路,形成了集花卉科研、种植、销售等于一体的现代花卉产业链。K市Z镇借此“东风”构建“互联网+花卉”的发展格局(下图),成为全国著名的花卉研、产、销基地。


(1)简析K市以煤炭开采为中心发展经济时可能存在的还境问题。
(2)分别举例说出Z镇“互联网+花卉”发展格局所促进的花卉种植上、下游产业。
(3)简述Z镇发展“互联网+花卉”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1-11-01更新 | 790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在科研应用与大众化应用等领域都很普遍。完成下面小题。

1.两名学生到云南丽江旅游,测量当地的玉龙雪山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2.2007年11月份我国完成了第一张月球表面形态图。“嫦娥一号”卫星获取月球表面形态信息及处理这些信息主要利用的技术是( )
①RS技术 ②GIS技术 ③GPS技术 ④数字地球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