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人类观测太阳活动以来,把1755年作为第一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隔一定时间科学家们会记录一个完整的太阳活动周期。上一个太阳活动周期的极大期是2014年4月,极小期是2019年12月。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知目前我们处于人类观测太阳活动以来的第____个太阳活动周期,每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从太阳黑子数量最____(多、少)的时候开始。预计下一次太阳黑子数最多的时候出现在____年前后。
(2)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于2021年10月14日发射并顺利进入太阳同步轨道,该卫星设计寿命3年。“羲和号”进入轨道后的3年里,太阳活动的强弱变化趋势是____;除了____层的太阳黑子外,“羲和号”还将记录到太阳色球层的日珥、____和日冕层的____等太阳活动的数据。
(3)强烈的太阳活动会对地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包括(     
①干扰航空、卫星的无线电短波通信②导致气温明显升高、加剧全球变暖③在极地地区的高空产生极光现象④导致地球自转、公转运动速度加快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01-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P、S表示的两种地震波中,S是____(纵/横)波,在地下2900千米处该地震波的变化是____,说明C层的物质状态可能为____(固/液/气)态。
(2)N处的地球内部不连续面名称是____面,B是地球内部圈层中的____
2023-01-0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地球经过漫长的演化才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现代大气。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1月4日早晨,因辐射降温加上天气静稳,上海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大雾,日出后雾逐渐消散。近地面的大气成分,一天之中含量比较稳定的是(     
A.干洁空气B.水汽C.微小颗粒D.氧气和水汽
2.日出后地面气温上升,大雾逐渐消散。下图表示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情形,最有利于大雾消散的是(     
A.B.C.D.
3.对流层的厚度与纬度有关,下列地区对流层最厚的是(     
A.海口(20°N)B.上海(31°N)C.北京(40°N)D.漠河(53°N)
4.绚丽的极光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和散逸层
5.周末的某一天天气晴朗,闵慧同学在南汇海边游玩,从旗帜飘动的方向能看出一日内海陆风的变化。以下判断与图相符的是(     
A.此时为夜晚,风由海洋吹向陆地B.此时为白天,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C.此时近地面气压,陆地高于海洋D.此时近地面气温,陆地高于海洋
6.以下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我国的台风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东海②台风眼影响的区域,狂风呼啸、大雨如注③台风经过常常会带来暴雨、引发洪涝灾害④主要在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1-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经过多年努力,在黄土高原建设淤地坝、旱作梯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科学配置,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人们发现“一碗水半碗沙”的黄河水变清了。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干流河段中,1989年以前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大的水文站是____站。从河口到桃花峪是黄河的中游河段,因流经____地形区,河流泥沙含量特别大。
(2)近十几年里,黄河年均输沙量明显减少。将下列代表地理现象的数字填入相应框内,完成黄河水变清原因的概念图。
①保持水土②泥沙含量减少③流域内退耕还林还草④调水控沙

(3)每年黄河汛期来临前,小浪底水利枢纽都会放水排沙腾库,时间一般安排在(     
A.早春B.初夏C.晚秋D.隆冬
(4)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渤海,形成黄河三角洲。黄河入海口的地貌类型是____,这里的景观,主要特点是____
(5)黄河入海泥沙减少,对黄河入海口的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2023-01-0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是由于云层的________、吸收等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较少,②表示的____较弱,所以气温低。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是由于夜晚③表示的____较强。图中____(填数字)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属于____(长波/短波)辐射。
(2)暑假去西藏旅游,白天需要准备防晒霜和墨镜,夜间需要厚衣服保暖,请解释原因。____
2023-01-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地球表面丰富多彩的形态,即地貌。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貌,主要由流水向下强烈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江苏长江边的河漫滩B.上海的横沙岛
C.云南金沙江的虎跳峡D.湖北荆江的曲流
2.被今人称为“旷世游圣”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广西、云南、贵州的石灰岩地区考察时详细记录了这里的(     
A.黄土地貌B.喀斯特地貌
C.冰川地貌D.风成地貌
3.在奇特壮观的地下溶洞里,能见到千姿百态的(     
①石林②石钟乳③石笋④石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如图所示,黄土地貌中长条形的高地是(     
A.黄土塬B.黄土墚C.黄土峁D.黄土沟
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其形成主要受到(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风力搬运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7 . 海水盐度受降水量、蒸发量、入海径流等因素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水温从________递减。
(2)海水盐度与水温的关系是:在____纬度地区,海水的水温越高盐度也越高。赤道附近海水盐度为____‰,略低于全球平均值,曲线呈波谷状的主要原因是____
(3)南纬60°附近海域的海水盐度,比北纬60°附近海域要____(高/低),原因是该纬度北半球海域陆地面积广,受到____的影响。
2022-12-29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层的纽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登陆浙江沿海的台风,属于图中数字____表示的____环节;修建水库、实施跨流域调水,主要影响了图中数字____表示的____环节。
(2)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如果该地区的大片森林转变为城市道路与建筑,可能会对该地区水循环的哪些环节造成影响?并分析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后果。环节:____后果:____

9 .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完成下面小题。



1.图所示的生物滞留池,是在低洼区种植树木、花草的雨水蓄积设施。推广建设生物滞留池,对城市的积极影响是(     
A.降低地下水位B.减轻城市内涝C.加剧热岛效应D.解决缺水问题
2.下列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海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于冬季B.有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都相同
C.各海区在相同深度处,水温相同D.相同纬度的海区,夏季水温相同
3.人类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①灌溉农田②船只侯潮进港③利用潮汐发电④发展滩涂养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列有关海水赤潮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赤潮是海洋水体呈富营养化的一种现象B.氮、磷和有机物是引起赤潮的主要原因
C.赤潮时海水呈红色是含有大量化工颜料D.在相对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引起赤潮发生
5.利用“海洋一号”卫星监测东海附近赤潮高发海域,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
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无线通信技术
6.孟加拉湾沿岸地区,风暴潮形成严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     
①孟加拉湾呈喇叭口形状②热带气旋活动频繁③地震多发④经济水平低,防灾设施落后⑤沿岸地势低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⑤
10 . 读“我国台风和洪涝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在以下5个区域。将各区域的数字代码填入下面的表格,与图上各字母所在的位置对应:
①东北松花江、辽河流域②华北的黄河流域③四川盆地④长江中下游地区⑤珠江流域
图中字母ABCDE
数字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气候:____水系:____地形:____
2022-12-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