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平原地处断裂陷落带,年降水量200 mm左右,蒸发量达1 600 mm,湖泊众多;因黄河流经,引水灌溉,盛产稻米等优质农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1998年底,国家开始对黄河水实施水量统一分配。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图。

(1)比较黄河甲、乙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解释宁夏平原湖泊众多的原因。
(3)与宁夏平原其他灌区相比,南部地区发展灌溉农业条件最好。分析其自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渭河是关中地区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关中地区属渭河的冲积平原,位于陕西中部,总面积5.55万km2,其北侧为陕北黄土高原,南侧为陕南秦巴山地。关中地区包括宝鸡、咸阳、西安等6个省辖地级市,共计54个县(市、区),是陕西省工、农业发达、城镇化速率快、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材料二图为“1990年和2015年渭河流域关中段水系分布图”。表为“1990年和2015年渭河流域关中段水系指标变化”。


水系指标1990年2015年
河网密度(km·km-2)0.0760.061
支流发育系数5.314.43
干流弯曲系数1.991.87
(1)比较渭河流域关中段南北两侧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主导因素。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与1990年相比,2015年渭河流域关中段水系的变化及可能影响。
2021-01-18更新 | 93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61 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帮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壳抬升伴随着流水下切是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某区域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大面积被黄土覆盖,沿沟谷出露丹霞地貌造景岩层,形成壮观的丹霞沟谷,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天井式、地缝式、巷道式。研究发现,该区域丹霞沟谷由残留壶穴(壶穴指因河水急流中常有涡流伴生,当河水挟带的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石块钻挖河床形成的圆形孔洞)贯通而成。下图示意该区域丹霞沟谷形态及类型。



(1)根据侵蚀强度,比较图中B、C两地丹霞沟谷受侵蚀时间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2)分析由壶穴到沟谷的地貌发育过程。
(3)与支沟相比,推测主沟沿线丹霞沟谷的形态差异。
(4)说明该区域上覆黄土对丹霞地貌的影响。
2021-07-06更新 | 699次组卷 | 6卷引用: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04期)--陕北黄土高原上遍布“地缝”和“天坑”?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表示甲、乙两座山地植被垂直变化。考察发现,甲山地冰川以下冬季几乎没有积雪。

(1)说明图中①地的气候特点。
(2)指出甲、乙两座山地地理位置的差异。
(3)据图分别比较a、b两坡段及c、d两坡段气温垂直递减率高低。
(4)与甲山地相比,推测乙山地冰川以下冬季形成积雪的原因。
2020-09-09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14 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帮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城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

(1)比较祁连山南坡、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的异同点。
(2)与南坡相比,同一土层深度的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较大,分析其原因。
(3)经调查发现该区域沟谷地带土壤有机碳浓度较高,分析其原因。
2023-12-18更新 | 384次组卷 | 23卷引用:15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高频考点拔高突破卷(自然地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不同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转化为地下径
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67540533768270
郊外平原区644.526796171377.5
(1)比较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原因。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3)近年来,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试分析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措施。
2022-08-06更新 | 940次组卷 | 31卷引用:05大气的热力作用-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高频考点拔高突破卷(自然地理)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铃薯喜温凉,易种、耐寒、耐旱、耐贫瘠,富含淀粉、登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含量少。2015年,农业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量全球占比接近1/4,但单产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图1为我国四大主粮与世界平均单产的比较。


材料二:自然条件、种植规模、产业基础、产业比较优势的差异,本着不与其他主粮抢水争地的原则,农业部将我国马铃薯主产区规划为五大优势区,旨在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图2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分布图;如下表中数值代表我国部分地区马铃薯综合比较优势。

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黄淮海地区
2016年0.871.711.680.740.16
2020年0.81.641.760.820.17
(1)从地形、土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描述我国马铃薯优势区的分布特征。
(2)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南和西北地区马铃薯综合比较优势高的原因。
(3)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简述我国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现实意义。
2022-06-04更新 | 327次组卷 | 20卷引用:3.2.1 特征描述类(分层练习)-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8 . 草地出现退化时,植被覆盖度降低。下图示意蒙古高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采样点植被覆盖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线附近区域多年来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草地管理举措,乙线附近区域施行自由放牧。

(1)比较甲线和乙线植被覆盖度的差异。任选一线,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蒙古国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2020年全国人口约336万,其中乌兰巴托人口约160万。该国城乡人口比例约7:3。

(2)概述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021-09-06更新 | 4631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题(非选择部分)
9 . 读流域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流域,黑河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被分裂成两个湖泊,下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林木茂盛,地表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黑河和红水河水文特征差异。
(2)分析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3)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4)从图文材料中找出两条相关信息分别对应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2021-10-08更新 | 103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题(非选择部分)
2019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利利湖(见下图)是以色列的第二大内陆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海岸地势多陡峭。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m,水清而味甜,盛产鱼类。水面常平静无波,但时有狂风巨浪。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出注入约旦河,上游是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



(1)比较加利利湖与死海水文特征的差异。
(2)分析加利利湖的主要补给类型。
(3)简述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1-10-08更新 | 946次组卷 | 13卷引用:考点07 水循环和洋流 -备战2021年浙江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