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下图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示意图,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原因。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比较甲、乙洪积扇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3-02-26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示意图,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原因。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比较甲、乙洪积扇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判断甲洪积扇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021-09-06更新 | 2249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桦南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中乙的名称是____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点测得地震的震级为8.0级,则E点测得地震的震级为____级。对A到B和A到E的纵波平均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
(3)请在图中用阴影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岭是我国南部的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线,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但有些地段的分水岭已经十分低矮狭窄,而且出现河流切穿分水岭脊的现象。南岭南北两侧气候有一定的差异,岭北常见霜雪,越冬作物都比较耐寒,岭南则很少有霜雪,热带栽培植物比较多。

材料二:早期地壳运动使南岭地区形成背斜构造,核心为花岗岩体,上覆岩层多为硬砂岩和石灰岩,其中硬砂岩后来多形成尖削的峰岭。狭义的南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5个山岭,它们均为花岗岩山体,其中骑田岭山势浑圆。下图为骑田岭景观图。



(1)说出南岭南北两侧气候的差异并简述理由。
(2)说明南岭部分地段分水岭出现被河流切穿现象的成因。
(3)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析骑田岭山势浑圆的形成过程。
2022-12-01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绿洲作为干旱区一种典型且特有的地理景观,是干旱地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沙漠与绿洲的热量差异,在沙漠与绿洲之间,便形成了局地热力环流。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连续两日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1)下图示意该绿洲及周边沙漠该时段高空等压面状况,请你判断沙漠和绿洲的位置(标注在相应括号中),并在图中绘出近地面等压面及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方向。

(2)据图比较该时段沙漠和绿洲地面长波辐射量的大小,并找出第二日沙漠和绿洲地面长波辐射差值最大的时刻。
(3)简析当天夜间绿洲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原因。
2022-11-24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锋面气旋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并说明判断依据。
(2)根据图示信息,从天气系统名称、锋面雨带位置、锋面雨带范围等方面比较LX和LY所示锋面系统的差异。并绘制出两者沿AB一线的锋面示意图来表现其差异性。
LXLY
天气系统名称________
锋面雨带位置________
锋面雨带范围________

示意图____
(3)如果12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中心L移动至B地东部,分析在此期间B地的天气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气压、气温、降水、风向考虑)
2022-11-2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提升水环境质量、推进水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共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一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地下径流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
2.该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①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②解决城市洪灾③增加下渗量④补充地下水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 .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都是岛国B.面积相差不大C.气候都比较湿润D.都多火山地震
2.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化起步晚
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C.甲传统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乙国传统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
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较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陵源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区内地形陡峭,河谷深切,地壳运动强烈,崖壁岩穴密布。调查发现,该区域现今岩穴多分布于山体西坡和北坡,山体东坡和南坡较少。下左图为武陵源典型岩穴分布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示意某山体岩穴发育过程。



(1)据右图指出同一山体形成多级岩穴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2)比较岩穴甲和岩穴乙发育情况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分析武陵源山区现今岩穴多分布于山地西坡和北坡的原因。
2022-08-02更新 | 871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铃薯喜温凉,易种、耐寒、耐旱、耐贫瘠,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含量少。2015年,农业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量全球占比接近1/4,但单产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图1为我国四大主粮与世界平均单产的比较。


材料二 根据自然条件、种植规模、产业化基础、产业比较优势的差异,本着不与其他主粮抢水争地的原则,农业部将我国马铃薯主产区规划为五大优势区,旨在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图2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分布图;下表中数值代表我国部分地区马铃薯综合比较优势。


地区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华南地区

黄淮海地区

2016

0.87

1.71

1.68

0.74

0.16

2020

0.8

1.64

1.76

0.82

0.17


(1)从地形、土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描述我国马铃薯优势区的分布特征。
(2)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简述我国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现实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