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92 道试题

1 . 如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熊猫国家公园(     
A.地跨川、晋、陇三省区B.地跨我国二、三级阶梯
C.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D.植被类型以针叶林为主
2.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为了(     
A.利于人们观赏大熊猫B.提升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水平
C.开发区域动植物资源D.提高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2024-04-27更新 | 25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的无定河流域某段(图)地处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过渡带,河流两岸均有沙漠分布,风水交互作用对沙漠、河流特征的影响季节差异显著。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岸沙漠比,推测南岸沙漠(     
A.厚度大,粒径细B.厚度大,粒径粗C.厚度小,粒径细D.厚度小,粒径粗
2.在风水交互作用下,图示河段弯曲程度季节变化明显,下列时间段河道弯曲程度变化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A.12—2月河道弯曲程度大,风力堆积B.6—9月河道弯曲程度变小,流水堆积
C.12—2月河道弯曲程度小,风力侵蚀D.6—9月河道弯曲程度变大,流水侵蚀
2024-04-23更新 | 508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3 . 氢能清洁、高效、用途广泛,制取方法有多种,其中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电解水制取的氢,因全程没有碳排放被称为“绿氢”。下图为“我国宜构建两大‘绿氢’经济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大“绿氢”经济带所跨省份发展“绿氢”产业的共同区位优势是(     
A.水资源丰富B.可再生能源丰富C.能源需求量大D.劳动力丰富
2.甲地是我国目前煤电重要输出地,发展“绿氢”产业主要是为了(     
A.实现能源替代B.缓解就业压力C.完善基础设施D.促进产业转型
2024-04-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测试地理试卷
4 . 左图为某日日照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空白部分为昼半球,虚线表示极圈。右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光照图反应该日北半球节气为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2)此时,C点日出时间为____点,昼长为____小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
(3)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与全球的占比是____
(4)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____点(填右图中序号),此日后半年内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
(5)此日,左图中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____
2024-04-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区域的适度人口规模。下表为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四省区生态适度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生态适度人口(万人)P1(万人)P2(万人)现实人口(万人)
广西3276.22970.67203.25331.4
新疆1957.31937.24303.32164.4
四川2990.33229.26574.59001.3
内蒙古1825.83912.34014.32453.2

注:P1表示将消费水平提高到全国平均消费水平后各省区人口容量,P2表示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各省区人口容量。

1.广西生态适度人口比新疆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位于珠江流域中下游,地形平坦开阔B.油气资源和煤炭丰富,能源充足
C.地域面积大,后备耕地资源充足D.水热条件好,生态环境相对适宜
2.推测内蒙古现实人口低于P1的主要原因是(     
A.距经济发达地区(京津唐地区)较近B.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C.草场广阔,畜牧业比较发达D.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
2024-04-01更新 | 235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短时强降水是强对流天气的一类,中央气象台定义的短时强降水是指小时雨量≥20毫米,而暴雨的标准是24小时内降雨量50毫米以上。相比之下,短时强降水的“爆发力”更强。下图为1991—2009年4—9月全国短时强降水一日内的变化统计图(台湾资料暂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一天当中,短时强降水最活跃的时段是午后16—17时,主要原因是午后(     
A.气温迅速上升,达一天中最高值
B.气温迅速下降,近地面水汽容易达到过饱和
C.地面气温开始上升,大气的上升运动更强烈
D.近地面大气受热不均,可能激发出一些热对流
2.图中显示,午夜会出现短时强降水的小峰值,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台风B.绿洲C.地形D.锋面
3.根据形成原理推测,夏季午后发生短时强降水频率最高的省区是(     
A.云南B.江西C.陕西D.四川
2024-03-0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豫南九校2022年高三上学期教学指导卷一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当地时间2020年7月1日19:00位于(30°N,45°E)的一中资企业员工拍摄的阿拉伯半岛中部某炼油厂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时刻的风向为(     
A.南风B.东北风C.北风D.西南风
2.在该风向和强劲风力持续影响下,该日前后几天的天气状况是(     
A.闷热少雨B.多雾霾C.多沙尘暴D.凉爽多云
3.该日前后,该中资企业员工可观察到所在地(     
A.日出时间提前,正午物影渐短B.日出时间推后,正午物影渐短
C.日出时间提前,正午物影渐长D.日出时间推后,正午物影渐长
2024-03-0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豫南九校2022年高三上学期教学指导卷一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甲地附近该等值线非常密集,主要原因是(     
A.海拔变化大B.空气中水汽含量变化较大
C.距海远近差异较大D.反射率南北差异较大
2.网友普遍认为,乙地附近小山上拥有中国最完美、透彻的晴夜,这主要是因为(     
①小山的海拔高   ②大气的透明度高   ③人烟稀少   ④日照时间短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3-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豫南九校2022年高三上学期教学指导卷一地理试题

9 . 我国南方某海拔近2000米、以花岗岩地貌为主的山地,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分布有多种常绿林,随海拔升高,常绿树种类减少,个体变小、变矮、弯曲,到1800米高度已无常绿林分布。该山地从山麓到山顶均有喜光植物马尾松分布,1500米以下松针较长,随海拔升高松干变矮、弯曲,松针变短。通过山麓气象站1960—2020年年均气温数据(下表)对比可知,常绿林和马尾松均在向山地上部延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代(年)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年均气温(℃)

8.0

8.2

8.4

8.9

9.6

10.1

10.8

1.该山地常绿林和针叶林并存的条件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形
2.导致该山地常绿树和针叶树随海拔升高形态发生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土层厚度B.风力大小C.气压变化D.空气湿度
3.常绿林和长针松向高海拔延伸反映该山地1月0℃等温线(     
A.南坡下移B.稳定不变C.北坡上移D.东坡下移
2024-03-0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押题金卷】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A卷)

10 . “保障粮食安全,要害是种子和耕地”。我国目前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种子以满足国内的需求,且进口总量和金额呈逐年增加趋势,存在一些种业“卡脖子”现象。农作物种业容易形成“卡脖子”的领域主要存在于种质资源(包括农作物的栽培种、野生种和濒危稀有种的繁殖材料)和育种两个环节,下图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不同类型作物种源“卡脖子”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玉米“卡脖子”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该种质资源
B.小麦和水稻种子我国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C.我国种源进口依赖是普遍存在的
D.蔬菜和花卉种子需要大量进口
2.下列有关应对农作物种源“卡脖子”问题的措施,错误的是(     
A.加大全球范围内种质资源的合作交流,拓宽种质资源
B.建立种质资源库,收集并贮藏各种农作物品种种子
C.加强育种技术研发投入
D.禁止进口国外种子
2024-02-27更新 | 35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