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52 道试题

1 . 读下面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只考虑下垫面状况,图中A点一月均温可能为(     
A.0℃B.-5℃C.2℃D.-6℃
2.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沿岸寒流,高原地形B.沿岸寒流,山地地形C.沿岸暖流,高原地形D.沿岸暖流,山地地形
3.图中A国使用的清洁能源主要为(     
A.太阳能B.地热C.沼气D.天然气
2024-04-1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 . 甲、乙两国历史悠久,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的原因。
(2)乙国B地区夏季洪涝灾害频繁,试分析原因。
(3)甲、乙两国都属本地区重要的人口大国,指出其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
2024-04-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受地形、气候、建筑材料的获取等因素影响,长城东、西段建筑材料大不相同。长城在东段山地多,地形起伏大,主要以砖石砌成,西段经过平坦的高原,主要用夯土筑成。其走向与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分界线基本一致。长城古代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分界线,该线以西以北地区受人口密度、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发展游牧业,是我国游牧民族聚居地,他们善骑射,耕作水平极低,衣食受自然灾害影响极大。


(1)简析长城以西以北发展游牧业的地理原因。
(2)分析长城在东段主要用砖石筑成的原因。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述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024-03-28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豫南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4 .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源田梦工场位于陕西西安高陵区张卜街道,濒临渭河,是陕西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村特色产业小镇,规划面积约8平方千米,依托农村改革政策,积极打造新型农业、乡村旅游、田园宜居三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下图为西安高陵区源田梦工场田园综合体位置示意简图。



简述高陵区建设源田梦工场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2024-03-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胡杨具有耐旱、耐盐碱、抗风沙能力,属落叶乔木,享有"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美誉。胡杨还有很强的排盐功能,一棵成年胡杨每年可排放出数十千克的盐碱。胡杨林是丝绸之路沿途高大壮观的绿洲森林景观和生态屏障,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稳定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人们称为"沙漠守护神"

材料二:甘草,喜光耐早,是一种适合在沙漠中生长的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能有效改良沙漠土壤。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传统的甘草种植方法是将甘草竖着种、竖着长,需要人工栽种和采挖,采挖时对生态破坏非常严重,因此甘草种植范围小且分散。近年来,当地发明了甘草平移栽培技术:在沙地中开挖约15厘米深的沟槽,将甘草苗平放或斜放在沟槽后盖土。"横种"甘草,使其根系横向生长,长得又好又快,每棵甘草可以治理1平方米沙漠。目前,当地甘草种植面积达到了上百万亩,形成了甘草健康产业链。图为甘草"竖种""横种"示意图和"横种"景观图。

(1)试分析胡杨林被誉为"沙漠守护神"的原因。
(2)分析相对于"竖种","横种"甘草的优势。
(3)阐述甘草规模化种植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2024-02-27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6 .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根据材料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阶段形成的三角洲平均粒径最小的是(     
A.老三角洲B.较老三角洲C.较新三角洲D.新三角洲
2.图中新三角洲形成的时段说法正确的是(     
A.较新湖岸线之前B.较新湖岸线之后,新湖岸线之前
C.新湖岸线之后D.都有可能
2024-02-27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7 . 砒砂岩(如图),因其“毒害”如砒霜而得名,集中分布于我国鄂尔多斯高原,它是一种松散的岩层;遇水如泥、遇风成沙;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沙棘是一种耐旱灌木,枝叶茂盛,根系发达,是砒砂岩区生态治理的先锋树种。当地人在裸露平缓的砒砂岩区种植沙棘,成活率高,成林快,效果理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砒砂岩的“毒害”表现在(     
A.含有有毒矿物B.植被不能生长
C.易起沙、流失D.土壤质地黏重
2.当地人在裸露平缓的砒砂岩区种植沙棘,可以(     
①保持水土②增加生物多样性 ③增加地表径流 ④增加土壤水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2-27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8 . 2020年“十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报道,通过八条高铁(铁路)线路,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下图是其中的四条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示高铁(铁路)表达正确的是(     
A.乘坐高铁①从北京一路向南,地势由第二阶梯过渡到第三阶梯
B.乘坐高铁②从长春一路向北,国庆节期间欣赏风吹稻浪秋意浓
C.乘坐高铁③从杭州出发,到黄山北,典型植被由森林过渡到草原
D.乘坐铁路④从成都出发,穿山而行,横跨云贵高原、南岭山脉
2.“从水墨画境之徽州到禅茶一味的闽越,一路好风如水,一路好景如歌。《坐着高铁看中国》,邀您寻访心中的诗意与远方。”这个宣传语中的高铁(铁路)指的是上图中(     
A.①B.②C.③D.④
9 .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①____,②____,④____;该区域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循环;假设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水循环②环节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
(2)甲、乙、戊三地地貌的形成是____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3)从地貌类型看,丙为____,多形成于河流的出山口;丁为____,一般形成在河流的入海口;从地质作用看,丙、丁处均由流水____作用形成。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人为原因外,自然原因是(     
A.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时空分布不均B.人类利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
C.水资源遭受污染D.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

(5)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4-01-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理科)

10 .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李华同学暑假到中国最美乡村之一张家界市石堰坪村奶奶家度假,发现堂屋虽然没有空调,但白天因穿堂风而感觉凉爽。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B.温室效应原理
C.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D.热岛效应原理
2.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     
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
B.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
C.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
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
2024-01-1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