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528 道试题

1 . 2022年9月18日,在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团队荣获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国际宇航联合会表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团队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为成功探索火星提供了创新性的选择。下图为我国行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揽星九天”标识中,序号和天体名称匹配的是(     
A.①金星B.②木星C.③水星D.④土星
2.“天问一号”是我国首次海上航天发射试验,探测团队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是为了避免(     
A.地球极光干扰航天器指挥员视线B.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
C.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不畅D.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风速
昨日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地理试卷(人教版)

2 . 滑坡的滑动面通常距离地表6米以下。强降水是南方地区滑坡发生的重要诱因。在降雨初期,树木的冠层可以拦截一部分雨水。下图为模拟我国南方某省份典型林地在不同的单次降水量级下的冠层截留情况,在这七次模拟降水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均未达到饱和。截留率是指截留量占单次降水量级的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1.在降雨强度逐渐增大时(     
A.植被截留量增加,地下径流减少B.植被截留量减少,地下径流增加
C.植被截留率增加,地下径流减少D.植被截留率减少,地下径流增加
2.坡地退耕还林是南方地区水土保持的重要工程,若在坡度较大的耕地退耕还林,其余条件不变,则(     
①滑坡次数增加   ②滑坡次数减少   ③滑坡强度减少   ④滑坡强度增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3 . 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川西横断山区曾经是中国的深度贫困区,近年来随着“康养旅游”概念的提出,这里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西南宜居地带”(下图),这里成为人们心中理想的康养地,从而带动当地脱贫致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川西(横断山区)地区人口较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便B.气候寒冷C.耕地较少D.水源不足
2.横断山区成为“西南宜居地”的原因是(     
A.植被茂密B.年降水丰富C.冬季降雪多D.夏季凉爽
3.川西雪山是横断山区重要的自然景观,日出或日落时,阳光照到雪山上形成“日照金山”景观,观赏到“日照金山”机会最小的季节为(     
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2022年是“中国天眼”(FAST)在平塘大窝凼建成六周年,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可探测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至今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发表于《自然》等国际杂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可观测宇宙
2.假若FAST接收到来自某星球的地外文明,那么这颗星球应具备存在生命的条件为(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有固体表面③有昼夜更替现象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⑤有液态水
A.①③B.②④C.④⑤D.①⑤
3.该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A.冰斗B.三角洲C.峰林D.风蚀蘑菇
7日内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一)地理试卷(中图版)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年楚河为雅鲁藏布江右岸最大支流,全长217公里,流域面积1.113万平方公里,属于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资料见下表)。河谷地区海拔3800--5000m,昼夜温差大。夏季白天谷内气温可高达29℃,晚上多夜雨,夜雨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大部分河谷两岸雪山连绵,高坡陡。区域内天然植被稀少。

月份123456789101112
平均气温(℃)4.61.92.05.39.112.712.511.59.96.20.63.8
降水量(mm0.20.41.44.74765.7100.2110.950.43.81.10.4

(1)简述年楚河谷夏季白天气温较高的原因
(2)分析年楚河谷夏季夜雨特别多的原因

材料二:20149月,6位平均年龄72岁的老人从成都出发,沿川藏公路318国道,历时19天到达拉萨(下图),完成了他们追寻阳光、倡导环保、骑行川藏线的梦想。下表是巴塘年内各月气温和水量的气象资料,他们决定9月出行。


123456789101112
气温/4.07.210.513.417.519.919.518.816.713.28.13.9
降水/mm0.11.04.316.630.885.5122.1101.181.122.72.80.7

(3)为应对沿途各种自然挑战,老人们在出发前制定了一个物品清单。请对清单进行补充完整(下表),并说明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
物品携带理由
冲锋衣和短袖衫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024-06-1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地理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地貌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下地貌名称又各有千秋,它们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材料二下图ABC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地貌。

(1)分别说出A、B、C所属的一级地貌类型。
(2)说出B图的地貌名称,并指出其形成的作用。
(3)简析C图所示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4-06-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一)地理试卷(中图版)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29512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地震波虽然带来大量灾难但也是科学家们探索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重要依据。

材料二甲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及地球内部圈层图”。

(1)指出本次地震震源所在的圈层,并说出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
(2)指出乙图中地震波A、B的名称,并说明其判断依据。
(3)简述地震波经过F界面时发生的变化,并说出F面以上E的物质状态。
2024-06-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一)地理试卷(中图版)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气是由干洁空气、固体杂质和水汽等组成的混合物,人类活动会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臭氧层是指大气层臭氧浓度最高的区域。研究表明,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每减少1%,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就增加2%

材料二下图为“大气中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变化图”。

(1)请列举出2项影响大气中固体杂质组分的人类活动。
(2)指出臭氧层在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位置及其作用。
(3)说出臭氧层所在的大气分层的气温特点并简析主要原因。
2024-06-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一)地理试卷(中图版)
9 . 阅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在太阳系中并不突出。但又由于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别是存在着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因此,她也是宇宙中一颗十分独特的行星。

材料二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表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物理性质比较表”。

太阳系八大行星物理性质比较

太阳系成员距日远近(地球=1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半径(地球=1
水星0.390.060.060.38
金星0.720.820.860.95
地球1111
火星1.520.110.150.53
木星5.20317.831321.3311.21
土星9.5895.16763.599.45
天王星19.20.14.5463.084.01
海王星30.0517.1557.743.88
(1)结合图文材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2)结合图文材料,简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有利条件。
2024-06-0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一)地理试卷(中图版)
10 . 为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某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帮助该同学完成探究任务。

活动一:文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文献检索中,该同学发现古人对太阳的观测和记录。如《汉书·五行志》中记载:公元前28年“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活动二:查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活动综述信息。

(1)活动一:文中记载的“黑气”是指____,发生在太阳的____,因其所处位置温度较低而呈暗黑色。
(2)活动二:2020年太阳活动很弱,________影响地球不明显,地球磁场没有出现“____”现象。
(3)提建议: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
2024-06-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