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关海水运动形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洋流是海洋表层水体最常见、最普通的运动形式
B.只有地震和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能引起海水的波动
C.海浪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D.海浪是海洋表层水体最常见、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 . 2019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它与恐龙易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完成下面小题。

1.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新生代C.中生代D.元古代
2.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成于该地质年代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2024-02-28更新 | 48次组卷 | 39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水泥窑协同处置是一种通过高温焚烧实现固体废物转化的技术手段,目前我国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普及率仅2%,集中于不易处理的低热值生活垃圾。下图示意水泥窑协同处置流程。



简述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的优点,并指出普及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前提条件。
2024-02-06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西藏林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漠地表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对于恢复风成环境、探讨沙漠砂物质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西部,其范围一般指弱水—额济纳河冲积扇戈壁以东、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中蒙边界以南的区域,为中国第二大沙漠。某课题组沿巴丹吉林沙漠南北方向,纬度平均间隔3′随机采样,局部为东西方向间隔3′随机采样。依据采样点纬度并结合中值粒径变化趋势将巴丹吉林沙漠分为5个区(见下右图),各区纬度间隔基本相同(如下左图),下表示意巴丹吉林沙漠沙不同部位均值粒度对比(单位:mm)。


沙丘类型横向沙山新月形沙丘金字塔形沙丘
迎风坡0.2400.2330.225
背风坡0.1940.180——
丘间地0.3250.6800.325
(1)说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不同部位均值粒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巴丹吉林沙漠5区到2区沙样粒度中值变小的原因。
(3)据材料推测巴丹吉林沙漠沙源。
(4)分析古湖泊附近盐碱地的形成过程。
2024-01-3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2023年5月28日上午,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C919实现首次商业飞行。今后,广大旅客可以选择乘坐国产大飞机出行了。下图为C919首次商飞航班信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C919在执行首次商飞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后平稳飞行时,驾乘人员看到太阳在(     
A.右后方B.右前方C.左后方D.左前方
2.在C919首次商飞飞行过程中,北京首都机场灯塔的影子(     
A.长度逐渐变长B.长度逐渐变短
C.由东南方位顺时针方向移动到西南方位D.由西北方位顺时针方向移动到东北方位
3.C919首次商飞在首都机场降落时(     
A.纽约夜幕降临B.伦敦朝霞映目C.东京夜深人静D.悉尼朝霞映照
2024-01-30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

绿地对气温产生的影响,专家称为“绿岛效应”。“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下降0.5℃以上的现象。目前,广州基本形成“森林圈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城市景观。下图示意城市市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异。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市区比郊区气温高的原因。
(2)指出除增加绿地面积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

材料2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天山南坡焉耆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盛产各种淡水鱼。一天湖泊西侧的张大爷发现他家没有固定好的小渔船,夜晚漂走白天又漂回来,张大爷百思不得其解。湖泊附近的居民大量引河流水灌溉农田,让这里成为“西北江南”。



(3)请用所学知识为张大爷解惑。
2024-01-15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末地理试题

7 .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最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2—27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B.高层大气C.中间层D.平流层
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D.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3.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4.我国北方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大气逆辐射B.减弱了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024-01-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已表示安第斯山脉。据此回答。

(1)说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带甲、乙、丙、丁四自然带分布形状的共同特征,并分析该特征的形成原因。
(2)B地的自然带是____,从A地到D地自然景观的更替体现了自然环境的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形成这种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是____
(3)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五要素)分析丙地的环境特征。
2024-01-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9 .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处地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貌的形成只与外力作用有关B.图中地貌的形成只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2.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2024-01-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10 . 读“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③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B.终年西风带控制
C.常年赤道低压带控制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024-01-11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