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②____,④____,⑤____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循环。
(3)下列现象中,具有图中②环节作用的是(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C.影响我国的冬季风D.高山冰川融化
(4)按水循环原理,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措施是(     
A.拦蓄和利用雨水B.跨流域调水C.修建水库D.铺设防渗膜
(5)请同学为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三项的可行措施。

2 . 崩岗是指山坡土体或岩体风化壳在重力与水力综合作用下分离、崩塌和堆积的侵蚀现象。赣州(图)过去治理崩岗效果不佳,近年来推进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现烂山地貌变绿水青山,并助推当地脱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赣州崩岗区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     
A.土地沙化B.土壤侵蚀C.石质荒漠化D.土壤盐碱化
2.赣州综合治理崩岗的对策是(     
①种树不种草②山上与山下同治③生物与工程措施结合④禁止农林开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赣州崩岗区百姓靠“生态饭”鼓了腰包,当地农业适宜发展(     
A.水稻种植业B.高山畜牧业C.水产养殖业D.特色林果业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阳光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适当晒太阳对人体有好处,比如能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对佝偻病、贫血等患者恢复健康有一定益处;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

紫外线指数预报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十分有用的预报,按照预报发布的紫外线指数,人们可以主动地采取一些措施,预防过多紫外线的伤害,也可在合适的时间段里有效地利用好紫外线。紫外线指数一般是指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的时间段里,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紫外线指数变化范围用0~15的数字来表示。通常,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高原地区、晴天时的紫外线指数为15。下表示意紫外线指数、等级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

紫外线指数与等级紫外线强弱对人体的影响及对策
0-2:1级阴或雨天,最弱安全,可以不采取措施
3-4:2级多云天气,弱正常外出戴防护帽或太阳镜
5-6:3级少云天气,中等除戴防护帽和太阳镜外,擦防晒霜
7-9:4级晴天无云,强避免在10-16时外出;外出时尽可能在遮阴处,或采取防护措施等
大于10:5级夏季晴日,很强尽量不外出,必须外出时要采取防护措施
(1)能吸收太阳紫外线的大气成分主要是____
(2)下列地区,紫外线指数最高的是(     )(选择填空)。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土高原
(3)为了减少紫外线的伤害,说出人们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
(4)试举出两个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利用紫外线为人类服务的例子。
2022-02-13更新 | 483次组卷 | 1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019·陕西·高考模拟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可可原产于美洲雨林地区,其适宜生长条件为年均温22 - 260C,年降水量1 500 -2 000毫米,相对湿度不低于90%。可可叶片宽大而薄,易受风害。

材料二:上世纪末中国与科特迪瓦进行农业水稻种植合作,使科特迪瓦水稻生产取得很大成就。现在我国与科特迪瓦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培训、贸易等方面全面合作。

材料三:农业是科特迪瓦经济的支柱产业,预计2020年可可产量约占世界50%.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南亚种植面积不断赶超科特迪瓦,加之国际市场可可豆价格下跌,再加上科特迪瓦东部可可树老化质量下降,行业流通贸易机制落后影响产量提高。这些问题引起了科特迪瓦政府关注并积极寻找对策。



(1)与科特迪瓦相比,说明我国可可种植的不利气候条件。
(2)中国与科特迪瓦将全面推进农业合作,对科特迪瓦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3)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科特迪瓦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4)在确定科特迪瓦农业持续发展方向时,有人提出进一步扩大可可种植面积,以促进经济发展,有人反对。你认为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2019-03-12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十大孔兑区域(下图)分布着十条相邻并行的山洪沟,上、中、下游依次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库布齐沙漠和冲积平原,年降水量250350毫米。库布齐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曾经是水草丰美的地方,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库布齐的土地荒漠化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对下游冲积平原区的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造成了极大危害。后经上游小流域综合治理和中游防风固沙等措施,该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1)简述图示冲积平原区有利于发展种植业的气候条件。
(2)因自然条件不同,库布齐东部和西部的土地荒漠化程度不同。其中荒漠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山洪沟河床内的泥沙有一部分是由风从中游沙漠区搬运而来,搬运作用主要发生在春季。从风力、地表状况的角度说明该区域风力搬运作用主要发生在春季的原因。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库布齐的土地荒漠化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都会对冲积平原区带来危害。
①指出库布齐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对冲积平原区带来的主要危害。
②阐释山洪沟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与下游冲积平原区洪涝灾害之间的关系。
(5)有专家建议采用大面积植树造林的措施以改善库布齐沙漠的生态环境。你是否赞同该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3-09-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素养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6 . 据相关数据可知,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为倒金字塔型,预测到202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新生儿的数量将降低到7.41万,比2019年降低了1.73万。下图为2011—201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出生人口数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新生儿数量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增长率上升B.外来人口迁入
C.经济快速增长D.生育政策调整
2.针对上海市目前的人口结构,建议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包括(     
①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②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
③减轻育龄家庭养老负担④延长退休年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2-12-29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地理试题(Ⅱ)

7 . 土壤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2020年10月3日,皖南某校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进行土壤野外考察。同学们采集了土层标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发现这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此次同学们带回的土壤样本应属于(     
A.黑土B.水稻土
C.红壤D.紫色土
2.这种土壤肥力低、土质黏重、呈酸性,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在报告中同学们可以建议当地农民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推广秸秆还田   ②大量施用化肥   ③增施熟石灰   ④土壤中掺沙子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08-05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

8 . 根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黄河小浪底工程每年都要进行泄洪排沙,利用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开闸放水,利用水流的冲击,将水库里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从而减少库区和河床的淤积,以达到防洪和人工调节的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泄洪排沙时间一般会选择在汛期之前,主要原因是(     
A.可以降低水库库容,为防汛做准备B.上中游来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可最大程度的冲沙减淤D.下游需水量增加,补充灌溉用水
2.为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下列建议和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下游大力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③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储集工程
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07-11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呼包鄂城市群是黄河流域规划范围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者有着非常密切的经贸和社会联系。下图为呼包鄂区战城市群位置示意图。

(1)概括目前呼包鄂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呼包鄂城市群发展的突出矛盾,从节水角度简述该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3)就加快构建区域开放新格局,请为呼包鄂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三点建议。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持续抓好国土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是其重要内容。下图为我国某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区域的局部地形图。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1)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分析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2)依据材料分析当地被形容为“穷山恶水”的自然原因。
(3)说明把当地的“穷山恶水”变为“绿水青山”的主要措施。
(4)有人建议在当地河流上修建多座小水电站,你是否赞成?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