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696 道试题

1 . 山西兴县地处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境内丘陵棋布,沟壑纵横。下图为该县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县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典型自然植被的特征是(     
A.植物垂直结构复杂B.树叶缩小为针状,抗旱抗寒
C.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D.森林常绿,革质叶片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
②林地稀疏,蒸发加剧,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土壤变干
③坡面含水率下降,林地退化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②→④→①→③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古生代寒武纪以前的时期)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下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

(1)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并说明理由。
(2)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请作出合理解释。
(3)根据材料,简述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柳州高级中学高三1月热身考(月考)地理试题

3 . “羲和二号”是我国在研的新型太阳观测卫星,预计2026年发射升空。“羲和二号”对探索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起源和演化,揭示日冕、耀斑等形成的物理机制有重大意义,可提前45天观测到即将面向地球的太阳活动,实时追踪面向地球的太阳爆发。下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太阳大气层为(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C.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2.耀斑主要发生在图所示的(     
A.太阳内部B.①层C.②层D.③层
3.“羲和二号”可有效减轻太阳活动影响,主要表现是(     
A.减少极光发生次数B.减少通讯设备损坏
C.减少太阳活动次数D.避免磁暴现象产生
7日内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练——专题02-1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 . 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系统,将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使得管道中的水被加热。下图示意家庭太阳能供热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纬度相近城市中,家庭屋顶安装太阳能系统单位面积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最多的是(     
A.湖泊众多的武汉B.雾都重庆
C.临江面海的上海D.日光城拉萨
2.乌鲁木齐某居民屋顶装有的太阳能系统,一年中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7日内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灵神星是一颗位于小行星带距地球36亿公里金属小行星,稀有金属储量丰富。20231013日“灵神星”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对该小行星的探测旅程。下图示意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和公转方向。表示意八大行星轨道倾角大小。

行星序号
轨道倾角7°3.4°0°1.9°
行星序号
轨道倾角1.3°2.5°0.8°1.8°

(1)灵神星位于图的________之间(填序号)。
(2)据图和表,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轨道具有________等特征。
(3)上图中③行星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请说出该行星存在生命的主要条件。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练——专题02-1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6 . 20231011日阿富汗西部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图示意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距地表深度。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阿富汗西部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源地,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     
A.②层上部B.②层下部C.③层上部D.③层下部
7日内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练——专题02-2 地球的演化历史与圈层结构

7 . 碧石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内。碧石风景区拥有大量的石蛋山体,研究表明该地岩石多为花岗岩。景区形成初期为大量石蛋山体,经过长期环境变迁逐渐风化演变为当前地表多沙质地层,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恐龙化石距今约1.45亿年形成,下左图为碧石风景区岩层剖面图,右图为恐龙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碧石风景区石蛋山体的形成过程为(     
A.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挤压
B.岩浆喷出→地壳抬升→球状风化→剥蚀出露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剥蚀出露→球状风化
D.岩浆侵入→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拉张
2.关于该地区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历史主要环境为冷干,蕨类植物繁盛
B.历史同期环太平洋地区发生燕山造山运动
C.组成石蛋的主要物质来源于地壳上部
D.该地区景观形成过程中主要以流水侵蚀为主
7日内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全真模拟检测地理试题

8 . 中轴线不仅是北京城的特色与标识,更是中华文化的体现与见证。大红门地处北京南中轴向南延伸的起点。2021年,大红门地区结束了20余年北方最大服装集散地的发展业态;2022年,新的区域综合发展蓝图绘制完成。如图为大红门博物馆群及周边地区规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红门地区曾经聚集服装批发行业的区位优势有(     
①地处南中轴线,知名度高   ②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③城市化加速,劳动力廉价   ④离市中心远,土地租金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与服装纺织品集散地相比,新的发展规划可以(     
A.减轻市区交通压力B.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C.疏解首都核心功能D.提升区域综合影响力
3.在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中,图示区域未来的主要功能为(     
A.中心商务区B.开放文化区C.绿色居住区D.生态涵养区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上·贵州·专题练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区城镇化进程(下图),逐步在郊区规划建设了许多功能区,促进各类要素在此集聚。2001年后,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布局大型购物中心,逐步实现产城融合。

临港新城(L)是上海产城融合的典范,中国新闻网对此报道:脚下是陶瓷废料制成的再生地砖,蓝色透水沥青路旁边草木葱茏。海风徐徐,树影婆娑,高达50%的森林覆盖率让临港不仅空气清新,而且较别处更多了几分清凉。围绕滴水湖,已经形成了功能各异的城市环带。

(1)归纳阶段I到Ⅲ上海郊区功能区演变的特点。
(2)说明阶段Ⅲ各要素流动对上海人口流向郊区的拉力作用。
(3)从集聚效应的角度,评价上海郊区大型购物中心对入驻商家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2024高三上·贵州·专题练习
10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