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58 道试题

1 . 据报道,至2019年3月26日俄罗斯勘察加边疆区克柳切夫火山群已爆发了32次。下图是该地区火山喷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A.岩石圈B.地壳C.地幔D.地核
2.这些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020-10-26更新 | 93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中国气象局介绍,截至2020年7月29日,上一个台风“鹦鹉”生成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经沉寂了超过40天,预计7月底之前台风生成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月底前仍无台风生成,2020年将是1949年以来首个7月“空台”的年份。下图为“2020年副热带高气压和常年副热带高气压位置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太平洋全年都有台风活动,一般发生频率最高月份是(     
A.6月B.7月C.8月D.9月
2.导致我国7月出现“空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入夏以来副热带高气压持续偏弱、偏东
B.入夏以来副热带高气压持续偏强、偏南
C.西北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高
D.中国内陆大部地区气温异常偏高
3.推测7月“空台”可能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是(     
A.东北、华北地区旱情严峻
B.长江流域梅雨开始晚、强度小
C.黄河流域面临凌汛威胁
D.华南地区持续晴热、高温少雨
2023-08-08更新 | 277次组卷 | 7卷引用:西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二)文综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A.甲处以变质作用为主B.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
C.丙处沉积作用形成凹岸D.地层形成顺序是③②①
2.据图中信息推测,湖泊
A.冬季水位高是因气温低蒸发弱B.水位下降,流域面积不断缩小
C.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D.对丙河的流量仍具有调蓄作用

4 . 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流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观,地理学者把它称作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湿地等平坦地区。下图为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玉树直门达村附近的通天河,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被称为“嵌入式蛇曲”,展现另类的立体蛇曲之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     
A.侧蚀作用强烈,更加弯曲
B.位于青藏高原,落差更大,立体感强
C.流量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D.地壳断裂下陷,峡谷幽长,更加柔美
2.据材料推测“立体蛇曲”的形成过程顺序是(     
①冰川侵蚀   ②地壳隆起   ③侧蚀   ④断裂下陷   ⑤下切侵蚀
A.①④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③②⑤
2018-03-18更新 | 593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藜麦是营养价值丰富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藜麦原产地在安第斯山脉,国内在与原产地环境相近区试验种植获得成功(数据来自惠农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藜麦批发地

所在地价格

时间

青海海西格尔木市

15.61元/斤

2023﹣03﹣24

山西忻州市繁峙县

12.68元/斤

2023﹣03﹣24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

10.5元/斤

2023﹣03﹣24

云南丽江市古城区

13元/斤

2023﹣03﹣24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

13.5元/斤

2023﹣03﹣24

如果依照产地决定品质,品质决定价格的规律,可以判断藜麦能适应高价格区的生长环境,由此推测藜麦的生长习性应该是(     
A.喜湿热B.喜湿凉C.耐寒旱D.耐干热
2023-08-17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4讲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讲义)-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19-20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层示意图,科学家在甲乙丙地层中分别发现爬行类、哺乳类和鱼类等生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区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岩石类型最有可能是沉积岩
B.丙地层可能形成于太古代
C.甲乙丙三个地层的由新到老的排序为甲-乙-丙
D.该地区的地层未受干扰
2.通过对该地区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得出的正确结论为(     
A.该地区的化石只由古生物遗体形成
B.该地区的动物演化顺序为鱼类—哺乳类—爬行类
C.哺乳动物形成于中生代
D.丙地层在地质历史时期为海洋环境
2019-10-21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1.2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练习题2(鲁教2019版必修一)-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锋面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下图为某半球中纬度的锋面气旋,图中闭合实线为等压线。



(1)判断图示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并说明理由(至少两点)。
(2)从锋面类型、雨带位置、雨带范围等方面比较图中左右两个锋面系统的差异。如果一段时间后,该天气系统中心向东移动至C地,请推测在此期间A地的天气变化情况。
2022-12-10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苏木吉林湖为我国西北地区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浅碟形盐湖,底部有湖底泉涌出。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4毫米,理论蒸发量3000毫米,全年实际蒸发量1261毫米。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苏木吉林湖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若不考虑下渗因素的影响,推断苏木吉林湖每年地下水平均补给量约为(     
A.1260毫米B.160毫米C.3000毫米D.1100毫米
2.根据图文信息判断,湖泊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3.如果大量种植耐旱植物治理荒漠化,苏木吉林湖可能(     
A.湖泊面积缩小B.湖面蒸发量增多C.湖水盐度不变D.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2024-05-19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五)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模拟实验是指采用某种实验方法,借助一些实验仪器、设备、模型,来模拟自然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产生、变化、作用等的实验,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某些自然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

某中学的李老师带带领同学们上了一堂地理实验课(如下图)。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2个数字测温探头分别插入2个烧瓶瓶塞的中孔。
②打开数字测温探头开关,将两个探头悬在空气中,待两个显示屏温度相同时,记录温度起点。
③将一袋小苏打(碳酸氢钠)和1袋醋酸倒入其中的甲烧瓶中,乙烧瓶保持空瓶,然后盖上插入数字测温探头的两个烧瓶塞,两烧瓶间相隔约3厘米距离。
④将台灯放置两个烧瓶中间对面约17~20厘米距离,拉低灯罩使光源距离瓶口5~7厘米,让热光源等距离照射两个瓶体。
⑤使用秒表计时器每分钟读取一次温度数据。收集10分钟内温度数据,记录在下面的温度记录表上。
⑥10分钟后,关闭白炽灯,继续观测温度变化,把两个瓶子5分钟内温度的变化记录在表格内。

温度记录表

时间(分钟)01234567
烧瓶甲18.319.119.720.120.420.520.620.8
烧瓶乙18.318.919.419.619.819.920.120.1
时间(分钟)89101112131415
烧瓶甲20.820.921.120.720.320.119.919.8
烧瓶乙20.320.320.420.119.719.519.319.2
(1)实验发现开灯后甲烧瓶的温度增加速度较乙烧瓶快,请解释其原因。
(2)请根据以上实验推测,如果适当增加小苏打和醋酸的量,甲烧瓶的温度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实验课快结束时,李老师要求各小组汇报实验收获。如果你是小组成员,请结合实验现象和当今气候变化说出两条该实验给你的启示。
2021-11-07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通过研究慕士塔格冰芯、珠峰东绒布冰芯、纳木错湖芯三个监测点BC(黑碳:石油、煤、柴草等不完全燃烧发生热解的产物)浓度和通量数据,发现三地样本中的BC与西风带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南亚)、青藏高原内陆区密切关系。下图示意三地BC浓度(通量)变化。



(1)如果BC浓度保持上升,推测纳木错水位和水质的变化。
(2)为避免跨境污染物引发的国际矛盾,请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2-10-03更新 | 991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